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资本论文 >

PF银行优先股融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5 13:12

  本文关键词:PF银行优先股融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优先股 融资工具 银行融资 融资风险


【摘要】:2013年11月30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开展优先股试点的指导意见》,标志着我国在资本市场上的又一项全新尝试。优先股融资试点推出后,银行类股指涨幅达到1.66%,表现出市场对优先股融资推出反应积极。2013年12月9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审议通过《优先股试点管理办法》,该办法针对优先股融资的具体操作方案提供了规范与框架。银监会于2013年12月披露的统计数据显示:商业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与资本充足率分别为9.95%和12.19%,较2012年末的10.62%和13.25%下降了约一个百分点,商业银行体系为满足监管要求,预计于2016年左右会出现较为集中的资本需求,优先股融资试点为上市商业银行提供了新的资本募集渠道。由于优先股同时具有股权和债权的特点,表现为能够计入股东权益且具有相对固定的分红率,并可计入银行一级资本中“其他一级资本”,在股价估值偏低、普通股股权融资受限的情况下,银行优先股具有较高的收益率和确定度,有助于银行的一级资本补充,同时能有效降低普通股融资的压力,并有利于公司在二级市场的估值提升。PF银行是国内最先公布有限股发行方案的银行之一,本文根据目前PF银行公布的优先股发行方案,力图从现有的方案出发,从具体的方案条款入手,透过情景分析的方式,模拟测算本次优先股发行前后,公司的财务数据、资本管理、资本结构、公司治理等方面的变化。站在发行方的角度分析本次优先股发行的具体做法对公司带来的利与弊,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日后同类企业的优先股融资提供有效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优先股 融资工具 银行融资 融资风险
【学位授予单位】:长沙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32.51;F832.3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一章 绪论9-16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9-11
  • 1.1.1 研究背景9
  • 1.1.2 研究意义9-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4
  • 1.2.1 国内优先股融资研究现状11-12
  • 1.2.2 国外优先股融资研究现状12-14
  • 1.3 研究方法14
  • 1.4 研究主要内容及思路14-16
  • 第二章 优先股融资相关理论分析16-22
  • 2.1 优先股融资的内涵16-18
  • 2.1.1 优先股的涵义16
  • 2.1.2 优先股的性质与特征16-17
  • 2.1.3 优先股的类型17-18
  • 2.2 优先股融资的理论基础18-22
  • 2.2.1 MM理论18-19
  • 2.2.2 权衡理论19-20
  • 2.2.3 信息不对称理论20
  • 2.2.4 控制权理论20-22
  • 第三章 PF银行融资现状分析22-31
  • 3.1 PF银行的基本情况22
  • 3.2 PF银行融资现状的SWOT分析22-25
  • 3.2.1 具备的优势22-23
  • 3.2.2 存在的劣势23-24
  • 3.2.3 遇到的机遇24
  • 3.2.4 面临的挑战24-25
  • 3.3 PF银行其它融资途径比较25-31
  • 3.3.1 与一级资本融资工具比较26-27
  • 3.3.2 与二级资本融资工具比较27-31
  • 第四章 PF银行优先股融资方案分析31-51
  • 4.1 方案总体框架分析31-33
  • 4.2 方案相应的会计处理分析33-36
  • 4.3 方案关键条款分析36-39
  • 4.3.1 股息分配条款分析36-37
  • 4.3.2 表决权限制与表决权恢复条款分析37-38
  • 4.3.3 强制转股条款分析38-39
  • 4.4 方案财务后果分析39-51
  • 4.4.1 盈利能力指标分析39-44
  • 4.4.2 资本结构指标分析44-48
  • 4.4.3 资本监管指标分析48-51
  • 第五章 PF银行优先股融资风险与防范对策51-59
  • 5.1 PF银行优先股融资的风险分析51-53
  • 5.1.1 盈利能力下降的风险51
  • 5.1.2 普通股表决权摊薄风险51-52
  • 5.1.3 分类表决导致的决策风险52-53
  • 5.2 PF银行优先股融资风险的防范对策53-59
  • 5.2.1 适度增加附属资本54
  • 5.2.2 提升中间业务占比54-55
  • 5.2.3 推进混业经营55-56
  • 5.2.4 全面对接互联网金融56-59
  • 结论59-61
  • 参考文献61-64
  • 致谢6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全先银;;优先股与商业银行改革[J];中国金融;2014年02期

2 黄宁;;从美国实践看我国银行业引入优先股的意义[J];南方金融;2013年08期

3 巴曙松;严敏;王月香;;我国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4 谢婷;;大型银行创新各级资本工具比较研究[J];农村金融研究;2013年07期

5 丁楹;;从美国优先股制度发展历程看中国转轨时期优先股制度的建立[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3年05期

6 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年12期

7 陈钢;郑良琳;;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金融脱媒现象探析[J];上海金融;2012年11期

8 宣,

本文编号:7369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byz/7369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6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