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认同、社会资本与商业拓展——马来西亚的中国回族商人个案研究
本文关键词:身份认同、社会资本与商业拓展——马来西亚的中国回族商人个案研究 出处:《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马来西亚 东南亚华人 回族 华商网络 跨国主义
【摘要】:论文基于社会资本的理论视角,考察了马来西亚中国回族移民的概况,以中国回族移民在马来西亚从事纺织品业、旅游业和教育中介业的商人及企业为个案,考察中国回族商人如何在马来西亚的多元族群社会及政治经济环境中协商、重构并利用其"中国人"与"穆斯林"的身份,积极建立并维护社会关系网络,获取并积累社会资本。研究显示,马来西亚的社会背景因素,连同中国回族移民基于宗教认同与族群认同而建立的在当地的社会网络以及与中国的跨国网络,从中获得商业合伙人的信任、政府的支持以及社会资源,成为了促进中国回族移民在马来西亚商业发展的社会资本。
[Abstract]:This pap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capital based on the survey of Malaysia China Hui immigrants, to Chinese Hui immigrants engaged in textile industry in Malaysia, businessmen and enterprises in tourism and education intermediary industry as a case study in Malaysia Hui merchants Chinese how ethnic social and political and economic environment in the negotiation, using its "Chinese" with the "Muslim" reconstruction and identity, actively establish and maintain social relations network, the acquisition and accumulation of social capital.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social background of Malaysia, together with the Chinese Hui immigrants religious identity and ethnic identity based on the local social network and Chinese transnational network, get the trust of partners in business the support of the government, and social resources, promote the Chinese become immigrants in the commercial development of Malaysia Hui's social capital.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基金】:教育部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资助(201406380016)
【分类号】:D634.3;F279.27
【正文快照】: 在海外华人研究领域,华人商业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之一。影响早期海外华人商业发展的因 素,研究者主要从以下两种路径进行分析:其一是强调华人传统文化对于华人商业发展的作用。认为华人传统文化及价值观,如华人重视家庭、亲属及“关系”,华人吃苦耐劳的精神及衣锦还乡的抱负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宏;李如东;郝时远;;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少数民族海外华人研究”开题实录[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6期
2 黄永宝;张焕萍;;穆斯林的流动与中国新移民——马来西亚回族流动个案研究[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3年02期
3 丁宏;;少数民族海外华人研究的思考——兼谈东干人的“文化中介”意义[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4 赵和曼;少数民族华侨华人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4年03期
5 赵和曼;试论海外少数民族华人的若干特点[J];南洋问题研究;2004年01期
6 李安山;少数民族华侨华人:迁移特点、辨识标准及人数统计[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3年03期
7 陈志明;国际视野与海外华人研究——在海外华人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总结发言[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8 刘宏;社会资本与商业网络的建构:当代华人跨国主义的个案研究[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0年01期
9 龙登高;论海外华商网络[J];当代亚太;1998年04期
10 龙登高;海外华商经营模式的社会学剖析[J];社会学研究;1998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建英;;清代以来维吾尔族华人华侨形成的历史考察[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7年02期
2 徐黎丽;杨亚雄;;维吾尔族跨国布料生意困境研究——以新疆阿图什市DXLK村跨国商人为例[J];广西民族研究;2017年03期
3 李海鹰;;略论董浩云的远洋航运思想与实践[J];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02期
4 马海龙;;身份认同、社会资本与商业拓展——马来西亚的中国回族商人个案研究[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7年02期
5 陈肖英;;信任与海外华商族群网络研究——来自田野的调查与思考[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7年02期
6 杨建军;;论东南亚回族华人文学的旅行书写[J];民族文学研究;2017年01期
7 刘宏;张慧梅;范昕;;东南亚跨界华商组织与“一带一路”战略的建构和实施[J];南洋问题研究;2016年04期
8 周雯婷;全志英;刘云刚;;韩国的中国移民增长及其居住空间分布[J];世界地理研究;2016年05期
9 陈宇;;我国陆疆少数民族华侨华人研究的历史及其未受重视的原因[J];广西民族研究;2016年03期
10 任娜;刘宏;;本土化与跨国性——新加坡华人新移民企业家的双重嵌入[J];世界民族;2016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振鹏;;印尼华人穆斯林社团初探[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3年04期
2 刘志扬;;海外藏人的人类学研究:围绕北美藏学博士学位论文的评析[J];思想战线;2012年06期
3 合富祥;冯瑜;;泰国北部华人穆斯林身份认同的变化[J];世界宗教文化;2012年01期
4 苏发祥;;论海外藏人社区的文化人类学研究及其特点[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5 王云;洲塔;;对印度、尼泊尔藏人聚居区的人类学调查——以措班玛和保达纳斯为例[J];南亚研究;2009年02期
6 王云;洲塔;;印度、尼泊尔藏人文化变迁研究[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7 吉松久美子;涂华忠;姚继德;;云南回族入缅商路与移居点考——以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为中心[J];回族研究;2008年02期
8 赵和曼;少数民族华侨华人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4年03期
9 赵和曼;试论海外少数民族华人的若干特点[J];南洋问题研究;2004年01期
10 曾少聪;民族学视野中的海外华人——两岸三地民族学海外华人研究述评[J];民族研究;2003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庞士让;中国回族近代爱国主义的时代特点[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4年03期
2 本刊编辑部;;回望与掘进——中国回族学会会长高发元访谈录[J];回族文学;2010年02期
3 李振中;;论中国回族及其文化[J];回族研究;2006年04期
4 晁天义;;关于中国回族“700年战斗历史”的文化反思[J];中国文化研究;2008年01期
5 陈育宁;汤晓芳;;《中国回族文物》导论[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6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杨华祥;;中国回族汤瓶八诊疗法[A];弘扬中华养生文化 共享健康新生活——中华中医药学会养生康复分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敏俊卿 杨宝军 敏承华;中国回族学会第十六次学术研讨会在廊坊召开[N];中国民族报;2006年
2 记者 陈湘;中国回族学会第十七次学术研讨会在昆明举行[N];中国民族报;2008年
3 记者 张唯 丁建峰 高菲;罕见文物亮相中国回族博物馆[N];宁夏日报;2011年
4 雷润泽;全面展示中国回族历史文化[N];中国文化报;2007年
,本文编号:13627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1362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