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认知角度对日语教育的思考
本文选题:日语教育 切入点:文化素养 出处:《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年1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随着国际交往日益密切,国际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不断深入,对外语的学习也随之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潮。这促使高等院校要加快外语教育改革的步伐,对高校外语人才培养的目标模式等要有一个清醒认识。为此,本文分析总结了当前国际社会对专业外语人才的要求,并提出当前日语教育所面临的课题应该是对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而目标应是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Abstract]:With the increasingly close international contacts,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s exchanges in political, economic, cultural and other fields are deepening, and the study of foreign languages has also entered an unprecedented climax, which urge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speed up the pace of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reform. It is necessary to have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target mode of foreign language talents train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refore,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for foreign language talents. It also points out that the current Japanese education should be faced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cultural literacy, while the goal should be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作者单位】: 淮北师范大学;
【基金】:淮北师范大学青年科研项目“日语语言文化中内外有别的语言表达与异文化交际探讨”(编号:2013xq35)研究成果
【分类号】:H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宁;;外语人才应该为人文社会科学的国际化作出贡献[J];中国外语;2009年05期
2 王秀文;;日语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孙继红;王丰才;;外语人才的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同步论——以水产贸易外语人才为例[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智慧;;基于文化认知角度对日语教育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年14期
2 王灵玲;;“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高校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6年05期
3 王立坤;;大连职业学校商务日语专业课程改革新思路[J];中华少年;2015年24期
4 郭力;;国际化背景下高校日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03期
5 李佳旭;;商务日语教学探究[J];学园;2015年07期
6 黎刚;邹文;邓高;;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相关问题研究——以长江大学为例[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年11期
7 荣新星;;浅谈新形势下高职日语教育[J];现代企业教育;2014年18期
8 祝朝伟;刘智娟;;毕业论文多样化改革及对教学的反拨作用[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4年09期
9 李蕊;;边疆地区民族院校日语专业特色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云南民族大学为例[J];民族教育研究;2014年04期
10 李静;;论高校日语教育的转型[J];当代教研论丛;2014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赵贤洲;文化差异与文化导入论略[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9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亦瑜;高职日语教育初探[J];云梦学刊;2001年04期
2 胡以男;日本的日语教育与日语教授法管窥[J];山东外语教学;2002年02期
3 胡以男;中日日语教育考察——神户大学留学生中心日语教育考察所思[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4 ;日语教育振兴协会介绍[J];出国与就业;2002年17期
5 周新平;关于日语能力考试“出题基准”的变化及发展趋势[J];日语知识;2003年06期
6 胡振平;中国日语学研究的可喜收获——兼评《日语口译学论稿》[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3年01期
7 ;“朝日”让你开口说日语[J];成才与就业;2005年20期
8 廖瑞平;;学习日语口译技巧[J];成才与就业;2006年09期
9 冯立华;;初、中级日语教育的指导方法[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年11期
10 金玉兰;;高校日语教育的现状和改革浅析[J];潍坊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静;;大学日语专业精读教材词汇研究——关于《新编日语》(1-4册)[A];首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王士花;;华北沦陷区教育概述[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3年卷[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本报记者 于洪全;我市中小学日语教育呈健康推进态势[N];大连日报;2008年
2 记者宋晖;高端学术会议提升中国日语教育水平[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姜乃强;赴日留学与日语教育呈现新动向[N];中国教育报;2010年
4 张帆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文化软实力解读之日语国际推广[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章红雨;《标准日本语》缘何畅销20年[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6 铁军;立体解读人教社《标日》品牌之路[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7 师艳荣 天津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文化软实力视阈中的国际交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姜乃强;留日说明会启示录[N];中国教育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 王波;大连理工社缘何异军突起?[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凌蓉;关于日语被动句和汉语“被”字句的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次仁德吉;有关日语委婉表达的考察[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郑艳青;汉语语气词“吧”与日语相应表达的对比与教学研究[D];广西大学;2015年
3 崔艳茹;论古汉语“唇音”在日语中的演变[D];黑龙江大学;2015年
4 贾修龙;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日语因果条件句汉译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5 王莹;日语复句的误用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6年
6 曲紫瑞;清末民初和改革开放以来的日源借词及其汉化研究[D];渤海大学;2016年
7 赵灿;日语条件句习得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8 赵烨;考察大学日语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马可英;民国时期中国人编日语教材之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10 蔡欢;日语接续词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6026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1602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