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论现代性视域下《尘埃落定》的美学意蕴

发布时间:2018-06-03 21:51

  本文选题:现代性 + 傻子 ; 参考:《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摘要】:在某种程度上,"现代"意味着现在和过去的断裂。阿来《尘埃落定》以一个傻子的视角,描绘了一个土司家族在历史前进道路上兴衰消亡的过程,体现了与旧有的社会、政治、经济、人物、观念、生活方式断裂的过程中人们对自我身份的迷失、对快速到来的历史转型的恐慌和无奈。《尘埃落定》也正是在这种现代性上展示了诗性叙述中的困惑之美、高度现代性下的狂欢之美、镜像与电影技巧的融合之美、源于民间叙事的魔幻之美。
[Abstract]:To some extent, "modern" means a break between the present and the pas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 fool, Alai depicts the rise and fall of a Tusi family on the way forward in history, embodying old social, political, economic, people, and ideas. In the process of breaking the way of life, people lose their self-identity, panic and helplessness about the rapid coming historical transformation. It is precisely in this modernity that people show the beauty of confusion in poetic narration. The beauty of carnival under high modernity and the fusion of mirror image and film skill are derived from the magic beauty of folk narration.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I207.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周政保;“落不定的尘埃”暂且落定──《尘埃落定》的意象化叙述方式[J];当代作家评论;1998年04期

2 冉云飞,阿来;通往可能之路——与藏族作家阿来谈话录[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茂叶;;借题与发挥——谈08版电影《画皮》的改编[J];蒲松龄研究;2009年04期

2 曹萍;;尤金·奥尼尔的《送冰的人来了》——一部充满狂欢精神和多重复调的戏剧[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3 凌宏;;国外爱国主义教育对我国的启示[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4 方国武;;试析巴赫金小说时空体理论的诗学特征[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5 章征科;略论全球化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6 张薇;熊腾芳;;人神共舞:莎士比亚喜剧对古希腊神话的传承[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陶媛媛;;成长小说视角下的《简·爱》[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8 王岚;;大众传媒语境下的金庸作品——狂欢与意识形态的反抗[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1期

9 涂玉星;;浅谈电影《不能说的秘密》的形式美[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10 颜桂堤;;经典:流动与建构[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龚武;龚圣理;;中国古代社会及其私有制的终结——谨以此文献给中国共产党九十周年华诞[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2 饶洪生;;遵义会议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河[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贵州发展——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理论研究[C];2011年

3 周计武;;作为美学范畴的怪诞[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巫文强;;社会主义经济的制度安排与人的全面发展[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5 李欣欣;孙秋云;;电视下乡、打工经历与贵州苗族、侗族乡村妇女家庭生活变迁[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性别视野下的中国道路和社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董正华;;全球化:歧义纷沓的解说与真实的历史进程[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文化共存下的记忆与遗忘”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7 宋霖;;共同理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地位[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8 余建清;;网络恶搞:狂欢与抵抗——基于《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的分析[A];中国传媒大学第一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9 李传桐;;新自由主义与俄罗斯养老保障制度改革[A];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30年: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刘洪英;;瞿秋白对殖民地国家革命前途理论的中国化[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二辑)[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龙秀雄;中国共产党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白雪峰;当代中国大学人文精神的培养[D];辽宁大学;2010年

5 李长中;文学文本基本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7 杨芳;马克思的社会分工理论及其当代意义[D];武汉大学;2010年

8 伍先成;民族文化保持的影像到场[D];云南大学;2010年

9 傅建安;20世纪中国文学都市“巫女”形象论[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任相梅;张炜小说创作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跃华;对人与社会的批判与拷问[D];河北大学;2007年

2 蒋辉月;论许地山文学创作的悲剧精神[D];河北大学;2007年

3 任海滨;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当代启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顾博;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理论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谢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探源及其突破性贡献[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岩;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小横;女性身体的丑怪书写[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卢春迎;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义务[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汝秋实;约翰·福斯特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郑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基础教育政策的嬗变与评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丁;跨越还是对立——《尘埃落定》族别问题浅析[J];文艺评论;2003年04期

2 申载春;反讽:《尘埃落定》的叙事策略[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3 翟瑞青;《尘埃落定》:还原人生本相[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4 梁华;《尘埃落定》:世俗人寰的俯视[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5 佘向军;超常、越界与反讽——论《尘埃落定》对叙事可靠性的消解[J];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05期

6 徐其超;《尘埃落定》“圆形研究”[J];民族文学研究;2004年02期

7 盛琴琴;流淌在交错的时空瞬间——对《尘埃落定》中穿梭在魔幻语境中的主人公的认识[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8 索晓海;;解读《尘埃落定》中傻子之傻[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9 李建;《尘埃落定》中的民间原型解读[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10 张立驰;论《尘埃落定》语言的隐喻性[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脚印;《尘埃落定》:一路旅程与传奇[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3年

2 樊明君;川剧《尘埃落定》成都首演[N];中国文化报;2009年

3 ;《尘埃落定》是当代中国文学的优秀之作[N];中华读书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王前海;商务视角能否看清《尘埃落定》[N];中国信息报;2000年

5 郝静;《尘埃落定》别有一番韵味[N];中华新闻报;2004年

6 龙钢华;傻眼看世界[N];文艺报;2002年

7 秦弓;生命最深处的冲动[N];人民法院报;2000年

8 本报记者 张珏娟 郭燕 实习生 刘文婷;四川舞蹈无奈唱响“空城计”[N];四川日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姚贞;再版:能否制造“二版精品”[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10 壮壮;神秘奇谲的《尘埃落定》[N];中国审计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霞;《尘埃落定》的空间化书写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巍;《尘埃落定》文本构成分析及其它[D];四川大学;2005年

2 祝成明;论《尘埃落定》的诗意追求[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3 胡金龙;论《尘埃落定》的狂欢特征与民间文化[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4 寇旭华;《尘埃落定》的隐性寓意:强势文化撞击下理智与情感的二律背反[D];吉林大学;2004年

5 韩福娜;论《尘埃落定》的空寂观[D];吉林大学;2009年

6 曼拉太;《尘埃落定》藏译本翻译技巧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7 张立驰;论《尘埃落定》的语言诗性美[D];安徽大学;2003年

8 张弛;阿来《尘埃落定》语言美感的修辞学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9 曾帅;《尘埃落定》英译本回译实践报告[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10 马烈;阿来及其《尘埃落定》与藏族口传文学[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743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19743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02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