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宋代临床方药用量下降原因分析

发布时间:2018-07-06 15:33

  本文选题:方药用量 + 煮散剂 ; 参考:《中医杂志》2015年15期


【摘要】:张仲景方剂药物计量所使用的是东汉时期国家度量衡标准,其重量单位"两"的量值合今约13.8 g,按此计算的汉代经方药物用量远远高于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规定的中药剂量范围。但在宋代,由于煮散剂的推广应用,方药临床用量出现了骤然大幅度的下降。通过对宋代医药发展、传承及社会、历史、政治、经济等背景因素的综合分析及对煮散剂自身优势的分析,探讨煮散剂在宋代大规模盛行的原因。
[Abstract]:Zhang Zhongjing prescription drug metering is used in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national standards of measurement and measurement, The quantity of "two" in weight is about 13.8 g, and the dosa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current Pharmacopoeia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RC Pharmacopoeia). But in Song Dynasty, because of the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poaching powder, the clinical dosa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creased sharply.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inheritance, social, historical, political, economic and other background factors of medicine in the Song Dynasty, and the analysis of its own advantag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asons for the large-scale prevalence of the poaching and dispersing agents in the Song Dynasty.
【作者单位】: 北京中医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市丰台区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0CB530604)
【分类号】:R289.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傅延龄;宋佳;张林;;经方本原剂量问题研究的意义[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2 丁毅;傅延龄;;宋代散剂盛行原因分析[J];中医杂志;2014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爱华;;千载黄粱梦,悠悠文士心——从“黄粱梦”故事看封建时代的文人理想[J];蒲松龄研究;2011年02期

2 陆军;;古代羌藏盟誓习俗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3 赵永忠;;论北宋对威州、茂州羌族的治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4 胡莲玉;从《明悟禅师赶五戒》对《五戒禅师私红莲记》的改写论冯梦龙的艺术成就[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5 吴海涛;北宋时期汴河的历史作用及其治理[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6 张金铣;南汉史料史籍述评[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7 张光辉;明代的首犯与从犯[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8 庄华峰,王建明;安徽古代沿江圩田开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9 吴晓萍;略论地缘政治与北宋外交[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10 沈晋贤;从巫祝用“土”到以“土”为药论——兼论马王堆医书巫祝用土[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珊珊;;北宋城市演进中的经济影响[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2 刘明杉;;明代前期祭瓷的种类、功能及地位[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辑)[C];2012年

3 程海英;;肿瘤化疗后副反应的针刺干预研究[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4 王富春;;灸法的古今文献整理研究[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5 文琼;杨舟;刘密;彭亮;石佳;张国山;常小荣;;历代文献关于艾灸治疗外科实热阳证的论述[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6 池晓玲;谢玉宝;萧焕明;蔡高术;;臌胀古代外治疗法特点探析[A];第七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外治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7 陈海鹰;;京大戟的研究进展[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炮制分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陈星;单鸣秋;丁安伟;;茜草炮制的历史沿革[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炮制分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周倩;孙立立;;艾叶饮片炮制沿革及现代炮制方法述要[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炮制分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植国满;吴剑聪;于天源;;膏摩膏剂的制作法演变探讨[A];第十二次全国推拿学术年会暨推拿手法调治亚健康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学习班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夏铂;中医骨伤科技术发展史论[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刘剑锋;中医望色诊病的历史与发展[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那坤;柔肝颗粒对肝纤维化大鼠TGF-β_1/Smads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7 姜宁;《春秋》义疏学研究(南北朝—唐初)[D];南开大学;2010年

8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佟大群;清代文献辨伪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赵爱华;乱世与古小说[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轶芳;叶梦得及其词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2 彭慧蓉;中国射箭文化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焦珞珈;肺炎喘嗽中医证治规律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谭正洋;分段开窗旷置结合切扩挂线置管引流术治疗复杂性肛瘘安全性的多中心临床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罗育连;分段开窗旷置结合切扩挂线置管引流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有效性多中心临床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龙亮;《金匮要略》痰饮病因机证治与药伍规律探讨[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宋浩;论岳飞历史地位的变迁[D];湘潭大学;2010年

8 魏姗;晚唐“二曹”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黄艳春;胡宿及其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马英菊;范成大《石湖词》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袁冰,石东平,宋延青;略论宋代的煮散[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年10期

2 傅延龄;蔡坤坐;宋佳;;方药量效关系文献与理论研究思考[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年09期

3 范行准;;中国古代军事医学史的初步研究(一)[J];人民军医;1957年03期

4 高少才;王志勇;;《周易参同契》简析[J];陕西中医;2009年04期

5 顾吉辰;论后周末年的一场政治谣言——兼论赵匡胤上台[J];学术月刊;1994年04期

6 杨金萍;刘更生;王振国;;《神农本草经》的道家养生思想与汉画像石中的羽人仙药图[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宋佳;经方50味药物在明代13位医家中的用量规律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宋延强;金元四大家对经方50味常用药物的临床用量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丁毅;经方50味常用药物在宋朝用量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4 许霞;宋以前方剂剂型的历史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士魁;;药用量须以三因制宜[J];吉林中医药;1982年03期

2 桑滨生;侯召棠;;中日药用量不同的探讨[J];中医药信息;1988年02期

3 李久成;;方药用量撷要[J];辽宁中医杂志;1992年11期

4 张丰强,李玲;试述中药用量宜大[J];中医教育;1997年02期

5 张新安;我院1996~1997年中药成药用量分析报告[J];中国药业;1999年02期

6 吴亚飞;;浅述中药用量[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8年01期

7 ;关于“用肾上腺素治疗溃疡病”一文中的药用量问题[J];人民军医;1955年01期

8 仝小林;刘文科;;论方药用量策略[J];中医杂志;2011年06期

9 姬航宇;焦拥政;刘文科;仇菲;王婷婷;韦姗姗;;基于文献挖掘的方药用量策略构建研究[J];中医杂志;2011年21期

10 岳美中;;方药用量在施治上的重要性[J];中医杂志;196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吕薇;;治疗头痛方剂中常用中药的使用注意[A];北京中医药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仝小林;以人为本体的方药用量策略[N];中国中医药报;2013年

2 ;方药用量安全评价体系亟待建立[N];中国中医药报;2013年

3 ;方药用量策略之一 因病施量[N];中国中医药报;2013年

4 李亚兰;中药之秘在于量[N];大众卫生报;2001年

5 于涛;中药之秘在于……[N];保健时报;2005年

6 钱丽;将来能发展哪些中药材[N];山西科技报;2002年

7 维明;中医不传之秘在于剂量[N];大众卫生报;2003年

8 陆善旦;鱼腥草走畅价扬[N];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姬航宇;基于多层次文献挖掘的经方用量策略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1032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1032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2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