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化与我国农村信贷担保问题
[Abstract]:The risk of modern meaning was generated by western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and then expanded in the world. Risk includes not only politics, economy, culture, but also social, educational and other fields of human society. At present, China's economy, there are increased risks, complex problems, weak growth and other problems. The investment risk brought by the capital market and capital investment will further affect the overall economic performance with the help of the amplification effect of the financial market. This journal organizes this group of topics, starting from the risks in the economic and legal fields, analyzes the risk aversion of foreign investment, the institutional protection of investors, and the credit guarantee in the field of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and separately discusses the risks. Investment and protection of the content of interpretation. For example, Tao Binzhi and others have pointed out that the scale of China's current foreign investment is expanding day by day. Under this background, building a sound policy overseas investment insurance system is a necessary means to effectively avoid political and economic risks in the world. And this question has carried on the thorough analysis. Cao Shengliang believes that the system of investor suitability in the field of financial markets in China has some problems, such as low efficiency and single structure, so it is necessary to build a complete one on the basis of drawing lessons from the appropriate system of investors in developed economies. Suitable for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of the appropriate system of investors. Aileen and others have pointed out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financial market in China is full of problems, especially the problem of credit guarantee in rural areas, which directly brings financial and social risks in the field of "agriculture, countryside and agriculture". Therefore, we need to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 of rural credit guarantee. Investment, risk and protection are one of the eternal themes of the modern market economy. Our research is only a drop in the ocean.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our country market economy risk prevention system.
【作者单位】: 内蒙古工业大学;
【基金】:2014年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研项目(NJSY14071) 内蒙古自治区2014年软科学项目
【分类号】:F83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张蕴萍;;我国农村信贷担保机制创新研究述评[J];东岳论丛;2011年08期
2 田静婷;;我国农村信贷担保融资制度的创新研究——从产权的视角分析[J];未来与发展;2011年12期
3 张卫星;田松冈;胡芳;;对农村信贷担保机制的思考[J];武汉金融;2009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仁杰;谢志忠;;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研究综述[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10期
2 孟全省;;建立农户生物资产融资机制的思考[J];商业研究;2006年17期
3 熊振兴;;财政支持农村抵押担保的新构想[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4 ;临沧系列报道:茶马古道边的云县再续传奇——访云南省云县县委副书记、县长杨世吉[J];财经界;2012年02期
5 何芊杉;李秀阁;张倩;钟柳琴;;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过程中贷款难问题的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2年01期
6 朱喜;马晓青;史清华;;信誉、财富与农村信贷配给——欠发达地区不同农村金融机构的供给行为研究[J];财经研究;2009年08期
7 徐文学;张韵;;标准化小额信贷机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于CAMEL框架的改进模型[J];财会通讯;2010年05期
8 张龙耀;杨军;陈畅;;信贷需求、信贷交易成本与农村利率市场化——基于农户调查数据的经验分析[J];财贸经济;2011年11期
9 刘杰;燕兴胜;;论农村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垂直一体化”[J];长沙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10 李海萍;;浅析经济发达地区农村信贷市场的格局[J];当代经济;2010年2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灿秋,罗怡;全面实施农户小额信贷的困境和出路[J];财经科学;2005年03期
2 潘经富;;金融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问题探讨——以广西贵港市为例[J];南方金融;2008年07期
3 徐旭,蒋文华,应风其;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动因分析[J];管理世界;2002年09期
4 杨帅;温铁军;;经济波动、财税体制变迁与土地资源资本化——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三次圈地”相关问题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10年04期
5 柳建平;张永丽;;甘肃农业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及规避措施[J];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6 臧凯波;;“四化”同步背景下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研究[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7 黎翠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制度探讨[J];软科学;2008年02期
8 闵达律;梁必文;王振;;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模式研究:恩施实证[J];武汉金融;2010年04期
9 刘振海;肖化军;;发展农村林权抵押贷款的实证分析[J];中国金融;2007年21期
10 徐广平;肖化军;吴兴勇;;制约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业务发展的因素——以山东省为例[J];中国金融;2009年2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毓,刘伯泉;拓展农村信贷领域需澄清的三个误区[J];浙江金融;2000年02期
2 常修克,敬志恒,高文献;目前农村信贷投入新的风险因素及防范对策[J];武汉金融;2002年11期
3 刘金磊,邓俊锋,何文虎;论中国农村信贷的可持续发展[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4 董海涛;农村信贷场划分的理性市思考及服务构想[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2年08期
5 潘石金;建立农村信贷资产保险保障机制初探[J];浙江金融;2004年10期
6 王国政;“保”字文章该如何做——关于建立农村信贷保险保障机制引出的话题[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4年12期
7 赵泽轩;;农村信贷服务“弱化”问题不容忽视[J];农村工作通讯;2004年11期
8 欧阳建新,魏文军,龚文娟;农村信贷的信用风险及防范对策分析[J];经济师;2005年06期
9 刘国刚;;农村信贷政策实施中的问题和建议[J];河北金融;2005年07期
10 吴敌;应高度重视当前农村信贷中存在的问题[J];西南金融;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兰静;刘溢海;;河南省农村信贷供需问题研究[A];2012管理创新、智能科技与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2 宋磊;王家传;;金融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证分析——基于山东省泰安市农村信贷需求现状的调查[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6年
3 袁建岐;;改进农村信贷扶贫工作的思考[A];2005年经济体制课题研究和优秀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贾青芳;农村信贷亟待迎势而上[N];中国特产报;2006年
2 吴红军;创新与突破:催生农村信贷新模式[N];金融时报;2008年
3 夕阳侠;构建科学有效的农村信贷运行机制[N];大理日报(汉);2008年
4 李永明;旺苍县政协建议 激活农村信贷金融[N];四川政协报;2008年
5 通讯员 赵福英;凤仪农村信贷呈现“三大转变”[N];大理日报(汉);2009年
6 莫开伟 蒋晓明;提振农村信贷需求的途径[N];农民日报;2012年
7 温跃;青岛农村信贷需求呈现四大转变[N];金融时报;2004年
8 河南 程铁军 李勇卫;当前农村信贷需求层次提高[N];金融时报;2004年
9 秦海松;创新农村信贷服务的思考[N];中国信息报;2006年
10 邢振明;农村信贷供给机制亟需改进[N];金融时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TOURE SAOUDATOU(杜雷);关于农村信贷对受益人群效果的评估:几内亚法兰那地区案例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2 张龙耀;中国农村信贷市场失灵与创新路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冰娜;我国农村信贷对农民收入增长支持作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2 张党;中国农村信贷供给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3 唐军;中国农村信贷供需均衡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4 管雪丽;农村信贷与湖南农村经济发展关系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马卫娟;新疆农村信贷供求问题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0年
6 肖春波;我国农村信货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7 徐瑶;中国农村信贷效率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8 刘天清;河北省农村信贷与农民收入关系研究[D];燕山大学;2014年
9 李科;农村信贷服务的现状与发展探索[D];山东大学;2014年
10 吴健;临安市农村信贷支农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3301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330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