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微博舆论演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9-02-18 18:17
【摘要】:从Web1.0发展到2.0,再到现在的社交媒介,信息传播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单向的一对多,到网民自己生产内容,再到全民自由发布与相互传播,使得舆论环境也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任意一名网民在微博发布一条信息,都可能在非常短的时间内经过裂变式传播,形成公众舆论,一些具有负面效应的舆论常常对社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例如2008年郭美美事件,对整个红十字会与社会信任都带来了严重打击。基于这样的背景,对舆论的运动规律进行研究就显得十分关键,抓住了舆论的运动规律,才能利用它的规律寻找出有效的引导方法。然而,舆论研究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到现在,一直停留在传统的线性研究层面,这和舆论运动本身是不相符合的,因为舆论的产生是由许多网民的言论组成,而网民是具有思想的智能的个体,受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甚至心理因素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系统,用简单系统的线性方法去研究,就像是方枘圆凿,有失偏颇。因此,本文运用非线性自组织理论系统研究舆论的运动规律,提出更接近于舆论演化本质的引导方法,给相关舆论监管部门提供参考。本文的主要部分是第三章到第五章,第三章和第四章从开放性和远离平衡态考察微博舆论系统,论证是否满足耗散结构的形成条件,对子系统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以及系统随机性动力—涨落,揭示出微博舆论系统的内部动力机制,然后从循环的三个层次论述舆论系统演化的组成形式。第五章根据舆论系统的运动规律,针对性提出舆论引导的新思路,然后结合实际案例以论证引导思路的正确性。本文涉及的许多理论来自于自然科学,在人文学科的应用微乎其微,是一次跨学科的新尝试,对舆论的研究有着创新性意义。
[Abstract]:From the development of Web1.0 to 2.0 and now to social media, the mode of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has undergone a fundamental change, from one-way one-to-many, to the production of content by netizens themselves, to the free distribution and mutual communication of the whole people. The public opinion environment has also changed a lot. Any netizen who publishes a message from Weibo may spread it through fission in a very short period of time and form public opinion. Some public opinion with negative effects often causes irreparable losses to society. For example, the 2008 Guo Meimei incident, the entire Red Cross and social trust has brought a serious blow. Based on this background,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study the movement law of public opinion. Only by grasping the movement law of public opinion, can we find out an effective guiding method by using the law of public opinion. However, from the 1990s to the present, the study of public opinion has remained at the level of traditional linear research, which is not in line with the public opinion movement itself, because the generation of public opinion is made up of the remarks of many Internet users. Internet users are intelligent individuals with ideas, affected by various political, economic, cultural and even psychological factors, is a complex system, using a simple system of linear methods to study, just like square peg round chisel, biased. Therefore, this paper uses the nonlinear self-organization theory to study the law of public opinion movement, and puts forward a guiding method which is closer to the essence of the evolution of public opinion, and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supervision department of public opinion. The main parts of this paper are chapters 3 to 5. The third and fourth chapters examine Weibo's public opinion system from an open and far away from equilibrium state, and prove whether the formation condition of dissipative structure is satisfied and the nonlinear interaction between subsystems is proved. The internal dynamic mechanism of Weibo's public opinion system is revealed, and then the composition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public opinion system is discussed from three levels of circulation. In chapter five, according to the movement law of public opinion system, a new idea of public opinion guidance is put forward, and then the correctness of guiding thought is proved by actual cases. Many of the theories involved in this paper come from natural science,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humanities is very small, which is a new interdisciplinary attempt and has innovative significance to the research of public opinion.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2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伏羲子;创新发展观的开拓性力作——评胡皓等新著《自组织理论与社会发展研究》[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4年03期

2 刘春年;张曼;;自组织理论视野下文物的分类与编码研究[J];现代情报;2013年11期

3 李宏轩;信息自组织理论探讨[J];情报科学;2000年02期

4 漆安慎;自组织理论——它的产生和发展[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989年09期

5 王建萍;高校科研系统自组织理论初探[J];研究与发展管理;1998年03期

6 方刚;应宏;刘福明;汤小斌;;自组织理论视角下师生共建科研团队研究[J];计算机时代;2014年06期

7 马礼慧;朱振蕙;;基于自组织理论的信息化教学和学习[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0期

8 杨小华,唐文利;高校信息系统的自组织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5年05期

9 古筝;;自组织理论视角下的网络虚拟社区系统研究[J];魅力中国;2009年35期

10 "舆情与社会稳定研究"课题组;高红玲;张中全;;自组织理论视角下的人肉搜索现象研究[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胡金星;;产业融合产生的内在机制研究——基于自组织理论视角[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7年

2 吴本连;季浏;;自组织理论与阳光体育发展战略研究[A];第五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第二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姚德民;梁俊国;;研究复杂系统的新方法——自组织理论的应用[A];科学决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C];1990年

4 胡金星;;产业融合产生的内在机制研究——基于自组织理论视角[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5 王承阳;;自组织理论没有面临难题[A];2004全国能源与热工学术年会论文集(2)[C];2004年

6 赵叔平;;用自组织理论探讨核问题的可能性[A];第九届全国核物理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4年

7 姜璐;;客观世界的自组织[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8 顾凯平;朱学群;侯宁;;教育的科学发展观与系统科学[A];和谐发展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阳烽(作者单位:招商银行广州分行);自组织理论对企业组织设计的启示[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2年

2 洪星范;自组织理论与社会发展[N];学习时报;2004年

3 王希坤 ;从《道德经》到自组织理论[N];浙江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建波;基于自组织理论的企业进化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2 才华;基于自组织理论的黑龙江省城市系统演化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雪;自组织理论视角下单位型社区的社区能力建设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6年

2 冯予;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微博舆论演化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5年

3 赵丽萍;自组织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设计思想再构[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周燕萍;基于自组织理论的贫困地区扶贫开发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5 罗丹;自组织理论视角下非政府组织联盟成因及其管理启示[D];广西大学;2014年

6 淡金华;网络环境中的知识自组织模型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7 郑雪梅;自组织理论对物理创新教育的几点启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梁涛;基于自组织理论的企业集群形成机制分析[D];河北工业大学;2006年

9 郎婧;基于自组织理论的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问题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3年

10 王双生;教育虚拟社区从他组织到自组织转变的策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4260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4260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0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