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清代广州佛教寺院与城市生活

发布时间:2020-08-10 20:30
【摘要】:广州自古是我国中外宗教文化交流的重要门户和枢纽。繁华都市中的佛教寺院,不仅是佛教外在形态的主要表现以及民众认识和接触佛教的主要渠道,而且在与世俗社会的长期互动中,逐渐成为城市公共生活的载体,在各个层面上对城市生活发生深远的影响。 清代是广州佛教寺院发展的繁荣期,本论文以清代广州为个案,通过历史场景的再现,从城市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以及市民日常生活等方面,对清代广州的佛教寺院与城市生活的互动关系展开较为系统的研究。 研究的具体内容根据上述主题按章节展开: 第一章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界定了本研究的对象、时间、地理范畴,阐明了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并搭建了论文的研究路线与框架。 第二章在回顾了佛教在广州宗教史中的地位和影响之后,绘制了广州佛教寺院分布的历史变迁图,并着重分析清代广州佛教寺院分布的特征;然后综合使用GIS空间分析和历史文献分析等方法,对清代广州城的空间状况进行了复原,以探寻影响清代广州佛教寺院分布的主要因素。 第三章在分析清代广州佛教寺院发展的政治背景基础上,分别选取了光孝寺、海幢寺、大佛寺作为典型案例,分析它们与朝廷官方典仪、外交事务、地方政务等城市政治生活的关系;之后对清代广州的地方官僚以及地方士绅与佛教寺院的互动展开论述,以探寻佛教寺院在城市政治生活中占据重要一席之地的缘由。 第四章在介绍清代广州城市经济空间格局的基础上,分析了寺院作为一个大型消费主体的主要消费状况;然后梳理了佛教寺院三种主要的收入来源形式,包括获得捐赠的渠道、寺院经营的各类产业、以及寺院承担的法事法会等;最后,着重以长寿寺的对外贸易活动为案例,剖析佛教寺院在清代广州城市经济生活中的积极投入姿态。 第五章首先分析清代广州佛教寺院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然后论述了在佛教寺院中开展的各种城市公共文化活动,包括文教活动以及僧俗雅集活动;在此基础上,从文学、书画、刻书业、戏曲、对外文化交流、慈善活动等几个方面总结了佛教寺院对清代广州城市文化的多层面推动作用。 第六章针对佛教寺院作为清代广州市民的重要世俗生活场域,从寺院的宗教性、经济性、游乐性与社区性等四个方面,探讨了佛教寺院在市民日常生活中所占据的不可忽略的地位。 经过上述研究,本论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佛教寺院是清代广州重要的公共活动场域。宗教性赋予佛教寺院的精神意涵,使其在清代广州的城市公共生活中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同时,佛教寺院又是城市世俗生活的公共场所,深刻反映着清代广州的社会图景。 (2)佛教寺院的开放性和复合性是其发挥城市效应的基础和前提。佛教寺院与社会各阶层的密切来往,使其成为联结城市各个阶层的纽带,以及精致文化与通俗文化的独特集结点;而寺院空间的开放性,则导致了佛教寺院在城市层面上的场所化。 (3)佛教寺院的物质存在反映和影响了城市形态的特征,其分布反映了城市的总体空间格局,也带动了周边街区的城市形态发展。 (4)影响佛教寺院在清代广州城市公共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因素,主要有非物质因素和物质空间因素两大类。非物质因素包括寺院本身的宗教地位、历史久远度、朝廷的外贸体制和外交惯例、寺院护法人的身份地位以及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等等;物质空间因素则主要包括寺院所在的城市区位以及寺院的总体布局和寺院内部环境。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 (1)全面深刻理解佛教寺院在城市中存在的作用与意义; (2)从佛教寺院的独特视角对城市历史形态进行深入观察和研究; (3)运用现代数字技术,为城市历史形态研究以及后续的城市历史保护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TU-0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谷凯;城市形态的理论与方法——探索全面与理性的研究框架[J];城市规划;2001年12期

2 郑莘,林琳;1990年以来国内城市形态研究述评[J];城市规划;2002年07期

3 王树声;明初西安城市格局的演进及其规划手法探析[J];城市规划汇刊;2004年05期

4 魏立华;闫小培;刘玉亭;;清代广州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J];地理学报;2008年06期

5 王均,祝功武;清末民初时期北京城市社会空间的初步研究[J];地理学报;1999年01期

6 李凡;司徒尚纪;;民间信仰文化景观的时空演变及对社会文化空间的整合——以明至民国初期佛山神庙为视角[J];地理研究;2009年06期

7 刘凤云;;明清传统城市中的寺观与祠庙[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5年06期

8 金秋野;朱文一;;宗教空间在北京[J];北京规划建设;2007年03期

9 敬海新;;公共领域理论形成的历时态分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10 石锡兴;无锡布码头述略[J];江海学刊;1994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孙旭;宋代杭州寺院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炎;清代南阳“梅花城”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王茂生;清代沈阳城市发展与空间形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885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7885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5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