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民素质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6 18:06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总体上己经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的发展阶段。在这种新的时代背景下,党和国家适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这是在新的历史形势下进行的一次农村综合改革,它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丰富内涵,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深远的意义。 农民是我国人口中人数最多的社会群体,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农民的整体素质不高,还不能满足现代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研究如何提高农民素质的问题就显得尤为必要。 在国内外对农民素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方法和对比分析方法,查阅历史文献、政策文献以及大量实证调查、统计等研究资料,了解国内外在提高农民素质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进展,作更进一步的研究探索。 在文章中,系统地阐释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及目标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农民的含义、素质的含义和农民素质的构成;分析了提高农民素质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的作用,提高农民素质能够促进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协调统筹发展;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民素质存在的主要问题,具体来说是思想道德素质有待提高、政治法律素质亟待加强、经营管理素质比较落后、科学文化素质普遍不高、身体健康素质不容乐观,农民素质总体较低。造成我国农民素质不高的原因主要有农村经济相对落后、二元经济社会体制的影响、农民自身存在的问题等;最后提出了提高我国农民素质的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这些对于促进我国有关农民素质理论的发展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来说,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从理论意义上说,充实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研究体系的内容;从现实意义上说,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提高农民素质的培训工作提供践行的依据。
【学位单位】:安徽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D422.6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民素质概述
2.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概述
2.1.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
2.1.1.1 农业为工业提供积累的历史任务已经基本完成
2.1.1.2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条件已基本成熟
2.1.1.3 二元城乡经济结构制约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2.1.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2.1.2.1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在物质文明方面的目标
2.1.2.2 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是新农村建设在精神文明方面的目标
2.1.2.3 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在政治文明方面的目标
2.2 农民素质概述
2.2.1 农民的含义
2.2.2 素质的含义
2.2.3 农民素质的构成
3 提高农民素质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作用
3.1 提高农民素质能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政治建设
3.1.1 对农民进行法制教育是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前提
3.1.2 提高农民素质能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基层民主建设
3.2 提高农民素质能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
3.2.1 提高农民素质有利于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和技术进步
3.2.2 提高农民素质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3.2.3 提高农民素质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3.3 提高农民素质能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
3.3.1 提高农民素质有利于传播先进文化,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
3.3.2 提高农民素质能促进农民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3.4 提高农民素质能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建设
3.4.1 提高农民素质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4.2 提高农民素质是构建和谐社会和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前提
4 我国农民素质现状及原因分析
4.1 我国农民素质存在的主要问题
4.1.1 思想道德素质有待提高
4.1.2 政治法律素质亟待加强
4.1.3 经营管理素质比较落后
4.1.4 科学文化素质普遍不高
4.1.5 身体健康素质不容乐观
4.2 影响我国农民素质的原因
4.2.1 农村经济相对落后
4.2.2 二元经济社会体制的影响
4.2.3 农民自身存在的问题
5 提高我国农民素质的对策建议
5.1 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措施
5.1.1 深入开展农村各项教育活动,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
5.1.2 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提高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
5.1.3 加强农村文化事业建设,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
5.2 提高政治法律素质的措施
5.2.1 开展民主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法律素质
5.2.2 培养广大农民的主人翁意识、平等意识和参政议政观念
5.2.3 健全农村基层民主制度,保障农民各项民主权利
5.3 提高经营管理素质的措施
5.3.1 开展市场经济知识教育,树立市场经济观念
5.3.2 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农民进入市场
5.4 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措施
5.4.1 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5.4.2 建立健全农业推广体系,为提高农民科学素质提供平台
5.5 提高身体健康素质的措施
5.5.1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创造美好生活环境
5.5.2 改善农村医疗卫生状况,提高农民身体健康素质
5.5.3 开展农村体育活动,增强农民体质
6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本文编号:2827305
【学位单位】:安徽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D422.6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民素质概述
2.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概述
2.1.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
2.1.1.1 农业为工业提供积累的历史任务已经基本完成
2.1.1.2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条件已基本成熟
2.1.1.3 二元城乡经济结构制约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2.1.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2.1.2.1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在物质文明方面的目标
2.1.2.2 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是新农村建设在精神文明方面的目标
2.1.2.3 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在政治文明方面的目标
2.2 农民素质概述
2.2.1 农民的含义
2.2.2 素质的含义
2.2.3 农民素质的构成
3 提高农民素质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作用
3.1 提高农民素质能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政治建设
3.1.1 对农民进行法制教育是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的前提
3.1.2 提高农民素质能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基层民主建设
3.2 提高农民素质能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
3.2.1 提高农民素质有利于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和技术进步
3.2.2 提高农民素质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3.2.3 提高农民素质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3.3 提高农民素质能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
3.3.1 提高农民素质有利于传播先进文化,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
3.3.2 提高农民素质能促进农民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3.4 提高农民素质能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建设
3.4.1 提高农民素质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4.2 提高农民素质是构建和谐社会和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前提
4 我国农民素质现状及原因分析
4.1 我国农民素质存在的主要问题
4.1.1 思想道德素质有待提高
4.1.2 政治法律素质亟待加强
4.1.3 经营管理素质比较落后
4.1.4 科学文化素质普遍不高
4.1.5 身体健康素质不容乐观
4.2 影响我国农民素质的原因
4.2.1 农村经济相对落后
4.2.2 二元经济社会体制的影响
4.2.3 农民自身存在的问题
5 提高我国农民素质的对策建议
5.1 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措施
5.1.1 深入开展农村各项教育活动,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
5.1.2 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提高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
5.1.3 加强农村文化事业建设,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
5.2 提高政治法律素质的措施
5.2.1 开展民主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法律素质
5.2.2 培养广大农民的主人翁意识、平等意识和参政议政观念
5.2.3 健全农村基层民主制度,保障农民各项民主权利
5.3 提高经营管理素质的措施
5.3.1 开展市场经济知识教育,树立市场经济观念
5.3.2 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农民进入市场
5.4 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措施
5.4.1 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5.4.2 建立健全农业推广体系,为提高农民科学素质提供平台
5.5 提高身体健康素质的措施
5.5.1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创造美好生活环境
5.5.2 改善农村医疗卫生状况,提高农民身体健康素质
5.5.3 开展农村体育活动,增强农民体质
6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云峰;赵志红;;基于新农村建设视域下的农民素质提升探微[J];高等农业教育;2010年05期
2 刘文君;苏红军;;新农村视角下新农民素质问题探析[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3 吴利才;张晓波;;新农村建设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素质[J];改革与开放;2011年02期
4 徐礼平;王平;;整合本村“在读大学生”资源服务新农村建设[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8期
5 陆景辉;;新农村建设中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途径[J];黑龙江史志;2010年03期
6 姜正国;;试论我国农民素质教育的主要对策[J];继续教育;2011年03期
7 梁春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提高农民素质[J];学理论;2011年27期
8 王建武;;新农村建设重在提高农民素质[J];世纪桥;2011年17期
9 吴浙;徐健剑;吴江;;新农村建设与提高农民素质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8年09期
10 曾丹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民素质的内在关联[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徐丽;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2 张艳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吉林省农民素质问题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273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827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