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关联、融资约束与民营企业效率:中国的经验
发布时间:2020-10-17 19:11
民营企业发展是当前中国经济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关系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治理模式来看,中国正处于从人治向法治的转型过程中,民营企业家所具有的政治关联对于民营企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目前民营企业普遍存在融资难(即融资约束)的问题,它已经成为阻碍企业效率提高的障碍,在关于中国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研究文献中,大多是讨论融资约束对企业效率的影响,我们尚未发现,将政治关联这种重要的非正式制度引入分析框架之中的文献,这是本文重要的创新点。 固定资产投资是民营企业效率提高的重要前提。但是根据调研数据,目前绝大多数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融资难(融资约束),这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乃至企业的效率。基于此,我们提出了本文的假说一:融资约束阻碍了民营企业效率的提高。另外,我们发现民营企业家积极发展自身政治关联的现象很普遍,这与很多学者提出的政治关联可以帮助企业获取部分资源的观点相一致。如果企业通过发展政治关联可以更容易的获得银行贷款从而避免高利息的非正式渠道融资(比如民间贷款),那么企业家的政治关联就可以通过削弱融资约束(融资难)而对企业效率起正面作用。基于此,我们提出了假说二:企业可以通过建立政治关联降低融资约束而达到增加企业效率的目的。 本文利用2006年第七次全国民营企业调查数据,采用实证方法检验了政治关联约束下融资约束对民营企业效率的影响。此外,我们设计了符合中国国情的融资约束指标。我们没有采用许多学者所用的现金流方法(Fazzari and Peterson,1993),因为该方法是从间接的角度刻画融资约束,并且其合理性也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Alti,2003)。综合Huang(2006),Beck and Demirguc-Kunt(2006)和Hope et al.(2009)等人的设计方法,考虑到民间贷款是中国具有特色的一种融资形式,因此用民间贷款与贷款总额的比例能够更加合理的刻画民营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 通过实证分析我们发现,融资约束每增加1个单位,民营企业效率就会下降至少8.6个百分点;更为重要的是,随着民营企业政治关联不断增加,融资约束对民营企业效率的负面影响逐渐减弱。特别的,只要民营企业具有至少两种政治关联,融资约束的不利影响就会消失。根据调研数据,大约22.1%的企业家拥有两种及两种以上的政治关联。 上面我们用政治关联(Political Connection)度量企业家所具有的政治资本,这是通过打分的方式评价企业家政治关联的客观指标。为了保证检验结果的稳健性,我们用民营企业家对自身政治地位的主观评价(Political Status)来替代政治关联(Political Connection),以观察上述估计结果是否稳健。考虑到直辖市特殊政治经济环境可能对估计结果的噪音影响,我们又剔除直辖市样本进行重新检验。以上两组稳健性检验都得支持了我们的结论。 虽然民营企业可以通过政治关联削弱融资约束对企业效率的不利影响,但是我们并不主张所有的企业都去发展政治关联:首先,建立政治关联需要花费一定的成本,且当很多企业都致力于发展政治关联的时候发展政治关联将会成为一种低效率的活动。其次,鼓励企业发展政治关联会危害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最后,我们认为完善正式制度(比如法律等)才是削弱融资约束提高企业效率的“上上策”。
【学位单位】:浙江财经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3
【中图分类】:F275;F276.5;F224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主要创新点
第四节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文献回顾
第一节 融资约束对企业效率的影响
第二节 政治关联
第三节 影响企业效率的其他因素
第三章 研究背景及假设提出
第一节 民营企业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民营企业的地位
第三节 民营企业的投资和发展环境
第四节 民营企业的融资情况
第五节 民营企业家的政治关联
第六节 法律环境
第七节 假说提出
第四章 实证分析
第一节 数据来源
第二节 模型设计
第三节 指标设计
第四节 回归结果分析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
第五章 结论和政策含义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政策含义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45209
【学位单位】:浙江财经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3
【中图分类】:F275;F276.5;F224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主要创新点
第四节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文献回顾
第一节 融资约束对企业效率的影响
第二节 政治关联
第三节 影响企业效率的其他因素
第三章 研究背景及假设提出
第一节 民营企业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民营企业的地位
第三节 民营企业的投资和发展环境
第四节 民营企业的融资情况
第五节 民营企业家的政治关联
第六节 法律环境
第七节 假说提出
第四章 实证分析
第一节 数据来源
第二节 模型设计
第三节 指标设计
第四节 回归结果分析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
第五章 结论和政策含义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政策含义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曲平;高伟;;民营企业政治关联及其效应研究[J];商业研究;2011年09期
2 曲天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及其对策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1年07期
3 陈冬华;地方政府、公司治理与补贴收入——来自我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财经研究;2003年09期
4 连玉君;程建;;投资—现金流敏感性:融资约束还是代理成本?[J];财经研究;2007年02期
5 牟伟明;韩宇堃;;基于调查数据的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6 李河新;;提升私营企业主政治地位意义探究[J];东岳论丛;2010年06期
7 张秋雷,周海欧;民营企业家政治地位提高的经济学分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8 邓建平;曾勇;;政治关联能改善民营企业的经营绩效吗[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02期
9 张纯;吕伟;;机构投资者、终极产权与融资约束[J];管理世界;2007年11期
10 余明桂;潘红波;;政治关系、制度环境与民营企业银行贷款[J];管理世界;2008年08期
本文编号:28452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845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