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中华文化圈视野下的契丹王朝

发布时间:2020-10-18 03:58
   “中华文化圈”,或称“汉字文化圈”、“儒家文化圈”,通常出现在研究当前世界如朝鲜、越南、韩国、新加坡等受中华文化影响深远国家的论著中,但从历史上看,这一概念同样适用于研究现在看来已经融入中华民族之中的契丹、女真、蒙古、满洲等政权。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考量,以契丹王朝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语言文字、儒家思想、儒家“天下秩序”观念以及丧葬制度四个方面,探讨中华文化在契丹这一由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中所发挥的影响。本文第一章是关于中华语言、文字在契丹王朝的影响。第一节首先介绍了契丹族与奚族的族源,通过文献学以及考古学、人类学的证据,对契丹族族出鲜卑的结论予以了肯定。接着就契丹族语言、文字与突厥语、鲜卑语、汉语、女真语、室韦语等之间的联系展开论述,并就契丹大字、契丹小字的创制及其对女真族文字的影响作了讨论。第二节分析了契丹王朝宫廷(宫帐)、祭祀、军事、外交、丧葬与其余场合中语言、文字的使用情况,基本确定汉语、汉字是契丹王朝使用的主要语言、文字,同时契丹本族的语言与文字在某些场合如军事、祭祀活动中占有主要地位。第三节介绍了契丹王朝时期的“双语者”,即同时通晓汉语与契丹语两种语言的人员情况,从实际看,在整个契丹王朝存在的约两百年中,契丹王朝方面的“双语者”人数要远远多于中原政权中的“双语者”。本文第二章是关于中华儒家各方面思想对契丹王朝的影响。第一节首先概要性地通过分析儒家典籍在契丹的传播来介绍契丹王朝成立前后儒家思想对契丹人的影响,可以确认在契丹政权成立前,儒家思想虽然已传播至契丹人中,但影响很小,且主要限制在上层人物与一些“归化”的契丹人中。而在契丹政权成立后,契丹人得以大量接触儒家思想,以“十三经”为代表的儒家典籍也得以广泛流行于契丹王朝境内,但其受到的重视程度则因不同原因而各不相同。第二节具体介绍儒家政治、经济思想对契丹王朝的影响,政治思想方面的任贤、行仁、敬天等观念都被契丹统治者接受并宣扬,而经济方面的重农思想也得到了统治者的大力支持,契丹统治者甚至在一些不太利于农业发展的地区推广农业,以彰显其“重农”的态度。第三节介绍儒家社会、宗教思想对契丹王朝的影响,与政治、经济思想类似,儒家社会思想中关于孝道、忠诚等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保持政局稳定的内容也都得到了契丹朝廷的有力支持,而宗教思想方面,因契丹王朝崇尚佛教,故除其中涉及禁止左道邪术传播的内容外,对于儒家宗教思想并未有过多关注。本文第三章是关于中华儒家“天下秩序”观念对于契丹王朝的影响。第一节介绍契丹王朝“中国观”与“正统观”的演变,与通常的认识不同的是,本文认为契丹人的这两种观念在历史上经历了反复的过程,而二者之间的发展也并不同步。第二节介绍宋与契丹对峙时期双方的外交博弈,双方之间的整体关系经历了由“战”到“和”的变化,而在外交领域这一“软实力”的较量中,并没有任何一方完全处于劣势。第三节介绍了契丹王朝的朝贡体系,从魏晋南北朝时期至契丹王朝成立,契丹人实现了由朝贡者向被朝贡者的转变。在契丹人的朝贡国中,高丽与西夏二国占有重要的地位,与中原王朝往往通过“虚爵制”来实现理想化的“天下秩序”不同的是,作为北族王朝的契丹王朝更多考虑实用性,通过不同而非一些固化的“模式”来控制不同的属国、属部。本文第四章是关于中华丧葬制度对于契丹王朝的影响。第一节介绍契丹人丧葬方式的转变。早期的契丹人死后并没有土葬的习俗,此后约至唐代,逐步在下葬时使用石室或利用棺木下葬,而在辽帝国建立后,开始大量吸收汉人的丧葬制度。第二节介绍中古丧葬礼仪对于契丹帝后及贵族的影响。就契丹帝后丧葬方面,其葬礼在圣宗以后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制,唐代帝王去世后所经历的诸多环节在契丹人的帝后丧葬中也基本可见,只是经过了一定的简化。而就契丹贵族方面,同时期汉人丧葬中的卜葬观念以及停殡待葬时间较长等情况在其墓志中也有体现。第三节介绍中古墓志铭义例对契丹王朝的影响,唐代以后逐步形成的墓志铭“十三事”在各个时期的辽墓中同样有反映。契丹人还根据自身游牧部族出身的传统,对其中诸如“乡邑”等项进行了变通。同时,契丹墓志铭继续发扬光大了自唐代开始兴起的、对于志主的各种细致描写。第五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
【学位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K246.1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与学术史回顾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对象的选择
    概念说明、研究范围与研究内容
    相关学术史回顾
        一、关于契丹王朝“汉化”方面的研究著作
        二、关于汉语、汉字以及其他语言文字在契丹王朝使用方面的研究著作
        三、关于儒家思想在契丹王朝的影响方面的著作
        四、关于儒家“天下秩序”观念在契丹王朝的影响方面的著作
        五、关于中国中古丧葬制度在契丹王朝的影响方面的著作
        六、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第一章 中华语言、文字在契丹王朝的影响
    第一节 契丹王朝时期的民族、语言、文字大背景
        (一) 契丹族与奚族的族源
        (二) 契丹族与奚族的语言、文字
    第二节 契丹王朝时期各种场合下语言、文字的使用
        (一) 宫廷(宫账) 中语言、文字的使用
        (二) 祭祀中语言、文字的使用
        (三) 军事中语言、文字的使用
        (四) 外交场合中语言、文字的使用
        (五) 丧葬场合中语言、文字的使用
        (六) 其他场合中语言、文字的使用
    第三节 契丹王朝时期的通事群体与双语者
        (一) 五代、宋与契丹对峙时期的通事群体
        (二) 契丹语与汉语的双语群体
第二章 中华儒家文化对契丹王朝的影响(上) ——儒家政治、经济、社会、宗教思想对契丹王朝的影响
    第一节 契丹王朝成立前后儒家典籍的传播
        (一) 契丹王朝成立前儒家思想对契丹人的影响
        (二) 契丹王朝时期儒家经典的传播
    第二节 儒家政治、经济思想对契丹王朝的影响
        (一) 儒家政治思想对契丹王朝的影响
        (二) 儒家经济思想对契丹王朝的影响
    第三节 儒家社会、宗教思想对契丹王朝的影响
        (一) 儒家社会思想对契丹王朝的影响
        (二) 儒家宗教思想对契丹王朝的影响
第三章 中华儒家文化对契丹王朝的影响(下) ——儒家“天下秩序”观念对契丹王朝的影响
    第一节 契丹王朝“中国观”与“正统观”的演变
        (一) 契丹王朝的“中国观”
        (二) 契丹王朝的“正统观”
    第二节 “复数”天下——宋王朝与契丹王朝间的外交博弈
        (一) 从“澶渊之盟”到“划地交涉”
        (二) 宋、契丹王朝双方基于“盟誓”内容的博弈
        (三) 宋、契丹王朝双方基于“盟誓”礼仪的博弈
    第三节 契丹王朝朝贡体系的构建
        (一) 属国、属部的朝贡义务
        (二) 属国、属部的助军义务与其它义务
        (三) 契丹王朝对于属国、属部的册封
第四章 中华中古丧葬制度对契丹王朝的影响
    第一节 中国中古丧葬礼仪对契丹王朝的影响
        (一) 契丹族丧葬形式的转变
        (二) 中国中古丧葬礼仪对契丹王朝帝后的影响
        (三) 中国中古丧葬礼仪对契丹王朝贵族的影响
    第二节 中国中古墓志铭义例对契丹王朝的影响
        (一) 契丹王朝时期墓志铭“十三事”分析
        (二) 契丹王朝时期墓志铭写人进程分析
第五章 总结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参考文献
    一、古籍资料
    二、考古资料(包含考释文献)
        (一) 著作
        (二) 论文
    三、今人著作
        (一) 著作
        (二) 硕士、博士论文
    四、今人论文
后记


本文编号:28457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8457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5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