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政治经济论文 >

抗战时期四川地区的华侨教育研究(1937-1945)

发布时间:2020-10-23 13:59
   全面抗战爆发,日军狂势来袭,南京沦陷。为保存有生力量,夯实基础,再谋反攻,国民政府决定迁都重庆,而四川成为了整个抗战大后方的中心。随国民政府一同迁来的还有全国党政军各部门重要机关,各部门领导中心集体迁渝,其中就有全国华侨教育的重要指导机构——侨务委员会。侨务委员会迁渝,不仅使重庆成为全国华侨教育的指挥中心,在其指导下重庆及周边相继成立一批华侨教育机构、研究机构,吸引大批回国升学的华侨学子前来,此外还有部分华侨学校备受战火煎熬,迁来四川寻求生存空间,由此揭开四川地区华侨教育的崭新一页。在华侨教育机构方面,侨务委员会会同教育部于1939年在重庆成立回国升学华侨学生临时接待所,为回国升学的华侨学子提供了可以落脚之地。考虑华侨长居海外国文能力有限,在临时接待所内还专设补习机构增强其综合素质,加强对祖国认识且将学习能力作为判定侨生升学层次的重要依据,充分发挥国内教育资源的有效性。1941年又将南洋小学教科书编辑委员会改为侨民教育教材编辑室,在重庆继续从事华侨教育教材编辑工作,在华侨初级小学、高级小学教材编辑上取得相当成果。1942年成立重庆成立华侨教育会,指导海内外各地华侨教育会筹措义款救济伤兵难民,宣传中华文化,增强海外华侨的祖国认同感,但战时环境动乱,重庆教育总会一直未能真正成立,所有职能均由华侨教育会战时筹备委员会暂代,后太平洋战争爆发,海外教育会大部沦陷。在华侨教育研究机构方面,南洋研究所作为国民政府推动海外侨教事业重要机构,意从中央视导、帮助筹备各地华侨教育会、筹集华侨教育基金等方面助力海外侨教发展。但抗战军兴,国民政府自顾不暇,从外交上南洋研究所并未取得有效成果,侨教资金也因战时军费开支巨大,物价飞涨难以完全兑现。不过在研究南洋政治经济问题,增强民众对南洋认识上取得了相应成果。侨务问题研究室则是更为专职研究侨务问题机构,为侨务委员会拟定海外侨教大政方针提供了有力支撑。在华侨学校方面,主要分为中学教育、专科院校、师范教育三类。除解决回国华侨升学所创办的国立第二华侨中学,解决侨教师资问题的侨民教育函授学校及师资训练班外,其余均为战时迁入。虽然是战时开办或临时迁入,但上述学校的组织机构均非常完备,在师资力量亦不逊色同期同类学校,但各类学校尤其是专科院校与师范类教育的授课教师还常有重复,但多为知名学校的教授学者,丰厚的师资也为华侨教育在四川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不同类型的学校在课程设置上有所不同,专科院校更加看重专业技能,意在培养专门人才,因此其课程设置非常丰富,且指向性明显。师范院校注重国文基础、写作能力等职业技能,在教材教法上亦有相当之份额,同时还要求关注海外侨务、各地新闻以通达海内外之情形,丰富自身之教学本领。华侨中学则偏重于基础学科,但因其开办在国内且深处大后方,其课程开设与海外华侨中学有明显区别。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三类学校在三民主义教育,思想引导上均有偏重,也可看出国民政府对于拉近华侨群体与祖国距离的迫切性。上述华侨学校,除接收侨生就读外亦在四川及其周边地区招收学生。在动乱的环境中,华侨师生不忘祖国,共赴国难,谱写出首首壮丽赞歌。可惜四川并非侨乡,没有固定华侨生源,在抗战结束后,战时华侨教育研究机构大多停办,华侨学校大部分迁走。但在四川的7年之中,上述机构及学校均在战时为解决侨生回国升学,培养华侨人才,动员华侨群体抗战,缩短海外华侨群体与祖国距离的重要作用,四川也为保留国内华侨教育血脉作了重要贡献。
【学位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G74;K265
【部分图文】:

分布情况,语文,学生,湖南


图 4.1 1946 年国立东方语文专科学校学生籍贯分布图①由上图我们可看出,云南籍贯的学生占比最高,湖南排第二,广东紧随其后第三,第四则是江苏,第五为四川。此分布情况符合以侨生侨乡为首,就近原随其后的规律。具统计,迁至重庆后招收的学生大多来自于云南、湖南、广东川等地,也有几名来自甘肃、青海、康巴、西藏等地,其中男生有 125 人,女 人。而华侨工商学院在 1945 年迁至重庆南岸办学,在教育部授意下多招川蜀学生,人数一度达到 1000 余人,后因回港复校,川籍学生经济困难无力赴港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栋梁;;近代南洋华侨教育的发展脉络——评《近代南洋华侨教育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6年06期

2 杨柳平;;文革前国内华侨教育述评[J];咸宁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3 冯翠;夏泉;;1929年第一次南洋华侨教育会议研究:以文化认同与适应为视角[J];东南亚研究;2010年06期

4 曹华清,别必亮;韩国近代华侨教育初探[J];当代韩国;2000年01期

5 黄昆章;从“面向祖国”到“面向印尼”的艰难转变——印尼华侨教育工作的反思[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7年S1期

6 别必亮,田正平;近代华侨教育的历史考察[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7 周聿峨;;菲律宾独立前的华侨教育[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0年01期

8 谢慧民;梁披云先生的华侨教育思想与实践[J];黎明大学学报;1992年00期

9 廖赤阳 ,李红;华侨大学学生状况综合调查报告[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1期

10 肖庆璋;;郑洪年的华侨教育思想述略[J];上海高教研究;1988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吴明罡;近代南洋华侨教育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吴莹;异域与本土:近代英属马来亚华侨教育百年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蓓蓓;抗战时期四川地区的华侨教育研究(1937-1945)[D];重庆师范大学;2019年

2 宋佳书;黄炎培华侨教育思想及实践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年

3 张伟然;暹罗华侨教育与民族认同(1912-1949)[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4 崔现我;韩国华侨教育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5 范文娟;泗水华文教育的现状和前景[D];厦门大学;2006年

6 叶泉鹏;华侨华人与近现代闽南侨乡教育事业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7 耿庆华;江苏省华侨学生教育研究(1949-1966)[D];南京大学;2015年

8 张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华侨教育政策研究[D];河北大学;2012年

9 郭健;马来西亚与新加坡华文教育发展历程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曙光;民国时期广东省内高校华侨学生教育状况研究(1937-1949年)[D];暨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531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8531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3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