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视角下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研究
【学位单位】:江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D62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选题的由来、目的和意义
一、选题由来
二、选题目的
三、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评述
二、国外研究评述
第三节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与创新之处
一、选题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二、创新之处
第二章 核心概念及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第一节 民生概念及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一、民生的内涵及属性
二、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及其在当代发展
三、民生实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目标
第二节 民主概念及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一、民主的不同内涵
二、马克思主义民主观
三、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民主观的丰富和发展
第三章 民生实现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内在关联
第一节 公民权利的多个维度:自由、民生及民主
第二节 民主政治的两种不同视角及比较
一、自由视角的民主政治形态及风险
二、民生视角的民主政治形态及优势
第三节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民生实现的必然要求
一、我国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要求
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利于实现民生需求和供给平衡
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利于实现民生供给的公平正义
第四节 以民生为指向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必然选择
一、以民生为指向的民主政治建设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二、民生需求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基本动力
三、以民生为指向的民主政治建设有利于政治合法性和有效性的同时实现..
第四章 民生视角下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路径选择
第一节 明确民主政治发展的重点领域
一、保障公民的基本民生权利
二、完善利益矛盾协调及调处机制
三、建构公众参与型社会治理机制
第二节 丰富公民民主权利实现的有效形式
一、注重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选举权的相均衡
二、实现竞争性民主和协商性民主的相协调
三、推进政治民主和经济民主、社会民主的相适应
第三节 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基本政治制度
一、强化人民代表大会重大事项决定权制度建设
二、加强人民政治协商中的公众参与
三、健全公众参与型政府公共政策机制
四、完善基层民主自治制度
五、积极引导社会性组织建设
结语:当前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未来趋向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俊明;王娟;陈佳楠;;试析当前我国国家治理面临的双重风险与民主政治建设的战略重心[J];社会主义研究;2015年04期
2 张晓莉;;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建设问题的思考[J];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年02期
3 宋煜萍;;公众参与社会治理:基础、障碍与对策[J];哲学研究;2014年12期
4 蒋俊明;魏志祥;;利益关系协调视域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研究[J];社会主义研究;2013年02期
5 郭融莉;蓝蔚青;;以民主促民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切入点[J];浙江社会科学;2012年11期
6 林祖华;;论民生的内涵和特点[J];理论与改革;2012年03期
7 张纯厚;;政治民主与社会民主:西方自由民主的两个层面及其启示[J];文史哲;2012年02期
8 林尚立;;民主与民生:人民民主的中国逻辑[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9 李良栋;;自由主义旗帜下两种不同民主理论的分野——当代西方主要民主理论评述[J];政治学研究;2011年02期
10 蒋锦洪;王慧;;马克思的民生思想及其当代实践意义[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邵静野;中国社会治理协同机制建设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2 蒋俊明;利益关系协调视域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机制建设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3 陈运普;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贡献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葛兴旺;习近平的民主观研究[D];东南大学;2017年
2 吴凤庭;化解社会利益矛盾的长效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598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2859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