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以来乡村宗族复兴及其对村治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1-27 09:46
乡村宗族是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现象。宗族的地位特点并非一成不变,随着历史的发展,宗族与政权的关系呈现出消长变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村社会中出现了编修族谱、修坟祭祖、修缮祠堂、宗族聚吃等风潮,乡村宗族呈现复兴的迹象。宗族复兴的原因在于经济、政治和社会环境的改变,同时也与宗族本身的发展逻辑有关。宗族复兴对村庄治理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其中包括积极和正面的影响,比如调节农村纠纷、促进农村公共事业、监管正式权力组织的规范运行等。同时,宗族复兴对村庄治理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和负面的影响,比如由宗族情结而燃起的农村械斗,由宗族观念而衍生出一些封建落后观念,此外,宗族的存在也干扰了农村的法治建设。宗族对村庄治理的影响不是机械的、线性的,而是存在着一定的作用机制。宗族本身存在一套文化体系,它通过这套体系对人们实行族化。同时,.宗族通过自身的组织化来加强自身的力量,并通过对村庄选举和农村干部的控制对村治施加影响。因而,宗族对村庄治理的影响机制主要包括族化、组织化以及对选举和干部的控制等等。从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来看,乡村宗族的复兴是暂时,而消退则是必然的。宗族式微的原因包括乡村生产力水平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由与意义
1、研究缘由
2、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 研究目标
(二) 研究内容
(三)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四节 研究重点、难点与拟创新点
(一) 论文重点
(二) 论文难点
(三) 拟创新之处
第五节 核心概念及研究方法
(一) 概念
(二)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宗族与村治关系的历史回顾
第一节 族权与政权的合作
第二节 政权对族权的冲击
第三节 政权对族权的消解
本章小结
第三章 20世纪80年代乡村宗族复兴
第一节 乡村宗族复兴的表现
一、编修族谱
二、修坟祭祖
三、修缮祠堂
四、宗族聚吃
第二节 宗族复兴的原因分析
一、“小农”经济复活
二、乡村行政控制衰退
三、“公共品”供给不足
四、宗族“根底”尚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宗族对村治的作用机制
第一节 以“选举”为舞台
第二节 以干部为媒介
第三节 以组织为依托
第四节 以族化为杠杆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宗族复兴对村庄治理的影响
第一节 宗族复兴对村治的积极影响
一、解决纠纷,弥补法律不足
二、保护弱势,提供农村公共品
三、互助互济,扩大谋生手段
四、传承文化,丰富农村精神生活
第二节 宗族复兴对村庄治理的消极影响
一、束缚乡村经济发展
二、干扰正式权力组织
三、破坏乡村法制
四、滋生落后观念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乡村宗族的式微趋向及时下应对之策
第一节 乡村宗族式微的原因
一、经济水平提高
二、城市化进程加快
三、基层组织逐步完善
四、文教能力增强
第二节 对宗族现象的时下应对之策
一、革故鼎新,促进消解
二、规范控制,挖掘潜能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宗族与晚清民国时期皖北地区社会变迁[J]. 梁家贵.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6)
[2]宗族组织复兴在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功能分析[J]. 喻磊.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10)
[3]浅论宗族势力对我国乡村民主治理的影响[J]. 李珩嘉. 黑河学刊. 2012(10)
[4]浅析宗族(家族)对乡村治理的影响[J]. 孙召鹏. 团结. 2012(05)
[5]近30年来农村宗族研究述评[J]. 贾先文,刘智勇. 武陵学刊. 2012(05)
[6]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基层治理格局重构——基于村委会与宗族关系的探讨[J]. 杨沛艳. 贵州社会科学. 2011(07)
[7]宗族对乡村治理的消极影响与消解对策分析[J]. 杨孝艳,张勇刚. 邢台学院学报. 2011(01)
[8]华南的村治与宗族——一个功能主义的分析路径[J]. 孙秀林. 社会学研究. 2011(01)
[9]现代社会变迁中的宗族与儒家精神[J]. 米莉. 文史博览(理论). 2010(08)
[10]作为象征的宗族公产——以黄梅县程氏宗族为例[J]. 徐斌.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8(06)
本文编号:3002845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由与意义
1、研究缘由
2、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 研究目标
(二) 研究内容
(三)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四节 研究重点、难点与拟创新点
(一) 论文重点
(二) 论文难点
(三) 拟创新之处
第五节 核心概念及研究方法
(一) 概念
(二)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宗族与村治关系的历史回顾
第一节 族权与政权的合作
第二节 政权对族权的冲击
第三节 政权对族权的消解
本章小结
第三章 20世纪80年代乡村宗族复兴
第一节 乡村宗族复兴的表现
一、编修族谱
二、修坟祭祖
三、修缮祠堂
四、宗族聚吃
第二节 宗族复兴的原因分析
一、“小农”经济复活
二、乡村行政控制衰退
三、“公共品”供给不足
四、宗族“根底”尚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宗族对村治的作用机制
第一节 以“选举”为舞台
第二节 以干部为媒介
第三节 以组织为依托
第四节 以族化为杠杆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宗族复兴对村庄治理的影响
第一节 宗族复兴对村治的积极影响
一、解决纠纷,弥补法律不足
二、保护弱势,提供农村公共品
三、互助互济,扩大谋生手段
四、传承文化,丰富农村精神生活
第二节 宗族复兴对村庄治理的消极影响
一、束缚乡村经济发展
二、干扰正式权力组织
三、破坏乡村法制
四、滋生落后观念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乡村宗族的式微趋向及时下应对之策
第一节 乡村宗族式微的原因
一、经济水平提高
二、城市化进程加快
三、基层组织逐步完善
四、文教能力增强
第二节 对宗族现象的时下应对之策
一、革故鼎新,促进消解
二、规范控制,挖掘潜能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宗族与晚清民国时期皖北地区社会变迁[J]. 梁家贵.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6)
[2]宗族组织复兴在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功能分析[J]. 喻磊.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10)
[3]浅论宗族势力对我国乡村民主治理的影响[J]. 李珩嘉. 黑河学刊. 2012(10)
[4]浅析宗族(家族)对乡村治理的影响[J]. 孙召鹏. 团结. 2012(05)
[5]近30年来农村宗族研究述评[J]. 贾先文,刘智勇. 武陵学刊. 2012(05)
[6]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基层治理格局重构——基于村委会与宗族关系的探讨[J]. 杨沛艳. 贵州社会科学. 2011(07)
[7]宗族对乡村治理的消极影响与消解对策分析[J]. 杨孝艳,张勇刚. 邢台学院学报. 2011(01)
[8]华南的村治与宗族——一个功能主义的分析路径[J]. 孙秀林. 社会学研究. 2011(01)
[9]现代社会变迁中的宗族与儒家精神[J]. 米莉. 文史博览(理论). 2010(08)
[10]作为象征的宗族公产——以黄梅县程氏宗族为例[J]. 徐斌.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8(06)
本文编号:30028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engzhijingjixuelunwen/3002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