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安全量度体系构建
本文关键词: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安全量度体系构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安全量度体系构建;张汉林,魏磊2011-04-28;摘要:本文将国家经济安全划分为粮食安全、就业安全;化安全、信息安全以及人力资本与技术安全八个方面,;关键词:经济全球化,经济安全,金融安全,公共管理;一、引言;安全是一个国家永恒的主题;就经济安全的量度体系而言,赵英(1999)第一次;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中国经济安全所面临的问题;在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安全量度体系构建
张汉林,魏磊 2011-04-28
摘 要: 本文将国家经济安全划分为粮食安全、就业安全、金融安全、市场安全、能源资源与环境安全、文
化安全、信息安全以及人力资本与技术安全八个方面,同时搜集国际研究机构的第一手权威研究资料及数据,提炼出中国经济安全的国际测度指标,将其作为中国经济安全量度体系的第九个有机组成部分。而后,从这九个方面入手,建立起一个能够全面反映经济安全影响因素的,完全能够量化的,并且具有预警性质的中国经济安全量度体系。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经济安全,金融安全,公共管理
一、引言
安全是一个国家永恒的主题。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安全的内容有了明显的扩展和延伸,经济安全的地位日益突出,己成为国家安全中的重点所在(金钿,2001)。在国家安全的诸多因素中,经济安全处于目的和基础地位,其他安全因素则是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安全的手段(朱仲羽,1999)。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开始关注和研究经济安全问题,理论研究逐步上升到政策实践,1993年美国总统克林顿宣布将经济安全作为对外政策的主要目标。20世纪70年代日本学者开始关注“日本的生存空间和经济安全问题”。1980年日本政府在《国家综合安全报告》中明确提出“经济安全”概念。1996年俄罗斯发布《国家安全构想》将经济安全置于重要位置。英国、澳大利亚、韩国和印度也开始关注经济安全问题。SamuelHuntington(1993)、Saracalvo(1996)、JeffreySachs(1996)、HansMorgenthau(1998)以及WilliamJ.Cliton(1999)从不同角度人手对经济安全概念、表现形式、传导机制和实现途径进行了研究。
就经济安全的量度体系而言,赵英(1999)第一次系统地研究了中国经济安全量化指标体系,,将经济安全研究从一般性理论探讨,提高到定量研究水平。其对“定量研究经济安全问题的局限”也进行了分析,认为在定量分析的同时也需要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并从哲学的高度对“量化的国家安全战略”进行了论述。不过,
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中国经济安全所面临的问题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需要对这些量化指标进一步地丰富与完善。例如,对金融安全的指标设计应该给予更多的重视等。黄俊军(2000)对国家经济安全评估方法进行了研究与分析,主要是从威胁经济安全的四大因素人手进行评估,这四大因素分别是商品流通、金融、外商直接投资、信息传递。陈首丽(2002)主要从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的风险因素人手,设计了国家经济安全监测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对外依存度的风险程度、市场风险程度、主导产业风险程度、宏观经济调控力度、基础产业风险程度、科技风险制约程度、社会保障程度及人们对今后经济发展的预期、金融风险程度八个方面。并且在每个风险因素下面设置了一些指标。不过,这些风险因素指标设计很不完善,仅仅是试探性地提出一些指标,而且没有用数据对指标的最终状况进行评估分析。余根钱(2004)将国家经济安全问题分为六大类,分别是财政金融类、社会类、外经类、粮食、矿产资源类以及其他经济安全问题(国有企业经营困境和宏观层次的产业安全)。总共用25个具体指标来量化这六大类经济安全问题。设定每个具体指标临界值(危险值和安全值)。并且将国家经济安全状况分为安全、基本安全、有风险、有重大风险和面临危机五个等级。该指标体系将“其他经济安全问题”作为经济安全问题的一大类别,虽然从理论上可以全面反映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因素,但是从具体操作上无法穷尽所有其他的经济安全问题。其对经济安全状况的级别划分与对各指标临界值的划分并不对称,这在具体计算时将存在误差,而且其所选定的指标在数据的可得性以及可量化上存在一定差距。所以,该学者并没有依据现实数据,就该指标体系给出一个经济安全的评估分值。顾海兵等(2006)学者设计的中国经济安全监测评估系统主要分为安全条件指标系统和安全能力指标系统两部分。其中,安全条件指标系统包括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安全能力指标系统包括变化趋势指标和定量指标。定量指标用来计算安全系数,定性指标是专家评估及调研得到的。该评估系统是目前国内较为全面的对国家经济安全进行检测评估的系统,比较全面,涉及到经济安全的方方面面,从经济地理到经济空间,从国内到国外,从内生到外生,从能力到保障,从定量到定性,几乎包括了所有与国家经济安全相关的变量,是一个较为全面系统的国家经济安全评估体系。不过在具体计算的时候,由于该评估体系的复杂性,在具体指标的可量化性以及数据的获得性方面存在困难。另外,年志远、李丹(2008)构建了国家经济安全预警指标体系。王伯安、张德胜(2010)从行业的角度设计出中国石油经济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在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考虑到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以后,影
响中国经济安全的因素也发生了很大改变,而且同一个因素在不同的时期对经济安全影响的程度也不尽相同,迫切需要将新的影响因素纳入到中国经济安全的量度指标体系之中,同时也需要对原有的影响因素进行权重方面的调整,以求能够及时、全面、正确地评估中国经济安全状况的新变化,为中国经济安全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基础性保障。
二、中国经济安全量度体系的指标选择
(一)一级指标的选定
经济安全的内涵十分丰富,涵盖经济领域的各个方面。根据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客观性、系统性、公正性、可行性、可比性的设计原则,兼顾考虑国内经济、开放经济以及国内经济与开放经济的互动,建立一个由三个层次指标构成的开放条件下中国经济安全量度体系,将中国经济安全量度体系作为一级指标,总权重设为1。一级指标的经济学含义就是中国经济安全的整体形势。
(二)二级指标的选定
一级指标下涵盖9个二级指标,分别是粮食安全、就业安全、金融安全、市场安全、资源能源与环境安全、文化安全(侧重于文化贸易)、信息安全、人力资本与技术安全、中国经济安全的国际测度。其中,中国经济安全的国际测度,主要是借鉴一些国际组织和机构的统计指标,从一个侧面衡量一下中国国家经济安全相关领域的水平。严格来说这不能算是中国经济安全的表现,但是中国经济安全的国际测度是一些国际组织、国际机构对中国经济贸易方方面面的测度和衡量结果,这些结果大多具有自己的独立数据来源,具有很大的全球影响力,对中国经济安全相关方面的指标具有借鉴作用。这些国际组织和机构都有自己的数据收集渠道和经济评估方案,可以从一个侧面衡量中国经济安全相关领域的水平,而且其国际影响力比较大,所以本文将其作为一个重要的二级指标。
图l:中国经济安全量度体系
(三)三级指标的选定
9个二级指标下面共包括135个三级指标,其中粮食安全包含12个三级指标、就业安全包含25个三级指标、金融安全包含27个三级指标、市场安全包含25个三级指标、资源能源与环境安全包含12个三级指标、文化安全包含7个三级指标、信息安全包含9个三级指标、人力资本与技术安全包含13个三级指标、中国经济安全的国际测度包含5个三级指标(见图1)。
三、中国经济安全量度体系各指标权重的确定
赋予指标权重属于间接量化的范畴,带有较强的主观意愿。为尽可能减少指标权重中的主观意向,对于指标体系中的三个不同层级指标,采用逐层独立权重法,即每一层级的一组指标权重均相对独立,其权重之和为l,经过分级加权合成,形成各级指标的合成结果。
采用逐层独立权重法的优点是允许各组内的参与加权合成的指标个数不必相等,指标组内的各个指标只是以合成结果参与上一级指标的合成,也即下一级指标个数多少与合成上一级指标的结果没有直接关系。具体而言,1个一级指标的总权重设为1,9个二级指标的权重之和为1,其中粮食安全权重设为0.1、就业安全权重设为0.15、金融安全权重设为0.15、市场安全权重设为0.15、资源能源与环境安全权重设为0.l、人力资本与技术安全权重设为0.1、文化安全权重设为0.05、信息安全权重设为0.1、中国经济安全的国际测度权重设为0.1。之所以这样设定权重,是考虑到系统优化原则,在确定各部分的权重时,不能只从单个指标出发,而是要处理好各评价指标之间的关系,合理分配它们的权重,把整体最优化作为出发点和追求的目标。在这个原则指导下,对评价指标体系中各项评价指标进行分析对比,权衡它们各自对整体的作用和效果,然后对它们的相对重要性做出判断。就业安全、金融安全、市场安全包含了反映经济安全的大部分指标,能够从总量、速度以及结构方面相对全面地反映出中国经济安全程度,所以将其权重设为0.15,文化安全指标相对来说比较难以衡量,所以将其权重设为0.05以免对整个系统造成过度偏离,粮食安全虽然是经济安全的重要基础,但考虑到其包含的指标相对较少,而且容易受到季节因素的影响,所以将其权重设为0.1,其余的人力资本与技术安全、信息安全以及中国经济安全的国际测度指标权重也分别设为0.1。这一层级各权重加总为1。这就是前面提到的“逐层独立权重法”,即每一层级的一组指标权重均相对独立,其权重之和为1,经过分级加权合成,形成各级指标的合成结果。
总之,各级指标权重的设立遵循上面所说的系统优化原则,采用逐层独立权重法,在确定这些指标的权重时既不平均分配,又不片面强调某个指标,根据其相对重要性综合平衡地分配各自的权重。
四、中国经济安全量度体系分值的确定
(一)中国经济安全量度体系分值的确定方法
在确定总指标分值时面临一个指标种类不同的问题,因为有些指标数值是绝对数,有些数值是相对数,有些是速度,有些是比重。这样不可能直接进行换算来确定分值。所以,在确定分值之前,应该对这些指标
下载地址:90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安全量度体系构建.Doc
【】最新搜索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安全量度体系构建
初中英语第二册词汇表(外研版初中起点)
第十五章 食品包装市场调研实践
国税发 2010 40
高一第二学期语文月考试题
双述双评会议记录
人事档案存放证明原件、人事托管合同以及托管费用发票
住宿学生须知
2004年造价工程师案例分析试题_图文
本文关键词: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安全量度体系构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156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156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