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广西北部湾同城化战略思考

发布时间:2017-12-30 07:18

  本文关键词:广西北部湾同城化战略思考 出处:《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改革思维 北部湾经济区 同城化


【摘要】:提升北部湾经济区城镇化水平,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推进北部湾四市同城化,是提高北部湾经济区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增强对全区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和北部湾经济升级版的重大举措。要通过建立多元化的新型地方治理机制、区域一体化市场体系和市际利益协调机制、破除产业同质化竞争、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发展和城镇体系、产业一体、物流通关和社会事业同城化发展,把握规律,改革创新,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同城化水平。
[Abstract]:......
【作者单位】: 广西区委党校;
【分类号】:F127
【正文快照】: 中国—东盟黄建英广西北部湾同城化战略思考一、问题的提出西方发达国家在20世纪50年代就出现了城市“趋同”发展现象。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国力增强、区域经济竞相发展,开始进入城镇化加速期、城市群活跃期,传统行政区的经济形态已经不适应发展需要,为了打破行政分割、促进市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温丹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同城化发展中的人口整合研究[J];新西部(理论版);2013年2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邢铭;大都市区同城化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佃利;杨妮;;城市群发展中的同城化策略探析——以省会城市群发展为例[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2 杨妮;;跨域治理视角下的同城化策略探析——基于省会城市群中济莱同城化的发展[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白聪霞;安旭;郑晓燕;;“同城化”视角下的金义都市区发展对策研究[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0-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雪松;徐守松;;基于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模式的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6期

2 奚汀;;国内“新城市主义”文献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8期

3 李红;董超;;对同城化发展的几点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3期

4 杨波;;迎接城市区域化的春天[J];中国城市经济;2004年01期

5 张敏,顾朝林;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1年02期

6 吴向鹏;;市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演化与优化[J];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06期

7 张强;;全球五大都市圈的特点、做法及经验[J];城市观察;2009年01期

8 张京祥,邹军,吴启焰,陈小卉;论都市圈地域空间的组织[J];城市规划;2001年05期

9 武廷海;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形态的影响研究述评[J];城市规划;2002年04期

10 陈小卉;都市圈发展阶段及其规划重点探讨[J];城市规划;2003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林木;[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2 辽宁社科院研究员 冯贵盛;[N];辽宁日报;2007年

3 韩忠明;[N];中华建筑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谢守红;大都市区空间组织的形成演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王士君;城市相互作用与整合发展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曹传新;大都市区形成演化机理与调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李培祥;东北地区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机理及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于亚滨;哈尔滨都市圈空间发展机制与调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姜博;辽宁中部城市群空间联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韩守庆;长春市区域空间结构形成机制与调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马利彪;区域主导产业选择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杨大海;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腹地互动发展模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国娟;;浙商活跃在北部湾[J];今日浙江;2007年15期

2 本刊编辑部;;期待广西大发展[J];当代广西;2007年15期

3 邹宏仪;;观潮北部湾[J];群众;2007年09期

4 郭宇;黄晓勇;;观潮北部湾[J];实践(思想理论版);2007年10期

5 景伯平;;北部湾:贵州出海大“码头”[J];当代贵州;2007年23期

6 黄耀东;;如何在开放开发中保护北部湾的生态环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年12期

7 张铁强;陈国雄;黄桂良;;区域竞争新格局下北部湾金融发展策略研究[J];南方金融;2008年03期

8 金巧鸿;;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广西北部湾发展战略的探索[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年11期

9 李力;;北京力推广西北部湾[J];当代广西;2008年07期

10 厉无畏;;推进泛北部湾合作,打造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J];团结;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廖洁明;;图书馆应积极为北部湾发展服务[A];广西图书馆学会2008年年会暨第26次科学讨论会论文评选集[C];2008年

2 卢昭清;;关于发展广西北部湾沿边地区经济的思考[A];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与沿边经济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戴英历;;引人财物大集聚 促北部湾大发展[A];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与沿边经济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北部湾畔的璀灿明珠[A];城市社区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3年

5 黄树茂;覃乃勉;;北部湾区域经济开放开发与高校教育文化支撑的构想——关于构建北部湾大学城的理论思考[A];广西老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李宁宇;;借开发北部湾之契机促产业链发展[A];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与沿边经济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蓝永耀;;营造良好软环境 用好北部湾开放开发政策[A];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与沿边经济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谭善梅;;抓住机遇 发挥优势 实现广西北部湾经济跨越式发展[A];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与沿边经济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程兆麟;曾孟佳;;北部湾划界后我国渔民转业转产对策研究[A];2008中国渔业经济专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崔忠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 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发展[A];东方行政论坛(第一辑)[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蒋正华;让北部湾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N];光明日报;2007年

2 中国国家开发银行行长 陈元;加快北部湾的开发合作具有重要意义[N];广西日报;2007年

3 广西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刘建文;泛北部湾旅游合作发展的方向和建议[N];广西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赵亚明 覃文宇 采写;携手推进北部湾崛起[N];广西政协报;2007年

5 姜峗邋王军;10年内,泛北部湾将令人兴奋[N];人民日报;2007年

6 郭怀沔;北部湾有条件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N];人民政协报;2007年

7 包松娅;北部湾正形成强大资本吸力[N];人民政协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苗燕;北部湾发展银行胎动[N];上海证券报;2006年

9 谢晓冬;筹谋“北部湾银行” 广西划定南宁商行重组路线图[N];上海证券报;2007年

10 谢晓冬;四大行较劲北部湾 国开行“搅局”[N];上海证券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阙晋园;港城互动发展研究:北部湾港口群与城市群的实证[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2 马兆蔚;北部湾(广西)经济区金融合作问题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9年

3 张云锋;新中国成立以来广西与泛北部湾国家旅游交往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黄玉斌;面向东盟的北部湾旅游企业员工培训与开发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5 姚远;北部湾海陆一体化下的政府协调机制研究[D];广东海洋大学;2012年

6 谢童伟;广西北部湾港口经济探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7 黄燕;泛北部湾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8 靳林林;北部湾渔业资源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9 刘新刚;广西北部湾海洋产业发展对策研究[D];广西大学;2013年

10 丁硕;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史新探(1840年至今)[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3538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3538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8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