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动态变化及收敛性检验——基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7-12-30 07:35

  本文关键词: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动态变化及收敛性检验——基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分析 出处:《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TFP增长率 SFA 区域差异 收敛性


【摘要】:基于2000—201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模型,从TFP(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八大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动态变化及其收敛性。结果表明:我国TFP增长率整体上呈中西高东部低的格局;发达地区的技术进步变化率和技术效率变化率低于欠发达地区,这表明欠发达地区充分发挥了其后发优势;各区域的资源配置效率和规模经济效率虽然从动态来看均呈上升趋势,但整体效率值为欠发达地区低于发达地区;从TFP增长率的收敛性来看,全国范围内不存在绝对收敛,虽然落后地区存在追赶发达地区的趋势,但未来一段时间内,各区域间的发展差距将长期存在。
[Abstract]:......
【作者单位】: 湘潭大学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空间非一致性、房地产价格波动与最优货币政策选择研究”(项目编号:71273221) 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中国区域均衡发展战略的实施效果检验及其对策分析—基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视角”(项目编号:CX2013B240)
【分类号】:F224;F127
【正文快照】: 一、引言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业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在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却存在着区域发展的非均衡。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远远快于中西部地区,且存在着区域差距不断扩大之势,这种区域差距如果得不到矫正和扭转,势必会阻碍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晓珍;杨龙;;中国区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差异及收敛分析[J];财经研究;2011年04期

2 屈小娥;;考虑环境约束的中国省际全要素生产率再估算[J];产业经济研究;2012年01期

3 徐盈之;赵豫;;中国信息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区域差异与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10期

4 刘建国;李国平;张军涛;孙铁山;;中国经济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分异及其影响[J];地理学报;2012年08期

5 余利丰;邓柏盛;王菲;;金融发展与中国生产率增长——随机前沿分析的视角[J];管理科学;2011年04期

6 武群丽;;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变化解构及区域收敛性分析[J];经济经纬;2010年01期

7 江涛涛;郑宝华;;低碳经济下中国区域全要素生产率的收敛性研究[J];经济问题;2011年12期

8 王争;郑京海;史晋川;;中国地区工业生产绩效:结构差异、制度冲击及动态表现[J];经济研究;2006年11期

9 周晓艳;韩朝华;;中国各地区生产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分解(1990-2006)[J];南开经济研究;2009年05期

10 陶长琪;齐亚伟;;中国省际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差异与变动趋势[J];科研管理;2012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秀玉;;我国电信行业经济效率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2 莫志宏;沈蕾;;全要素生产率单要素生产率与经济增长[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3 侯经川;;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制度变革绩效评价研究:1978-2005[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4 涂正革;肖耿;;The impact of environmental constraint on China's industrial productivity growth:An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an directional environmental production model[J];China Economist;2010年02期

5 傅晓霞;吴利学;;中国地区差异的动态演进及其决定机制:基于随机前沿模型和反事实收入分布方法的分析[J];中国经济学;2009年00期

6 王耀辉;;中国公共投资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08期

7 栾光旭,费淑静;中国渐进式改革中的金融制度安排及其效率[J];财经科学;2003年S1期

8 蒲艳萍;王维群;;我国工业行业资本配置效率差异解析[J];财经科学;2008年07期

9 傅帅雄;张文彬;张可云;;污染型行业区域布局的转移趋势——基于全要素生产率视角[J];财经科学;2011年11期

10 吴寿平;戚红艳;;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工业结构变化[J];财经科学;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剑;;中国省际社会保障财政支出效率比较研究——基于马克思社保理论之下的理论与实证研究[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延安经济社会发展新思路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李谷成;冯中朝;范丽霞;;家庭禀赋对农户家庭经营技术效率的影响冲击 基于湖北省农户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实证[A];“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湖北省首届涉农领域青年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邓智团;;要素集聚技术进步与城市生产率——基于长三角16城市的实证分析(1978—2004年)[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10)[C];2010年

4 程名望;史清华;;经济增长、资本投入、技术进步与就业:中国案例与解释(1978—2006)[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年度主题卷)[C];2008年

5 贺京同;李峰;;中国地区间互作、人力资本、技术扩散与技术进步[A];中国经济特区研究[C];2008年

6 蒋萍;谷彬;;中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分解与效率演进——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分析[A];2008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戴平生;陈建宝;;我国省域工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福建省社科界第五届学术年会——经济改革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施晓丽;石爱虎;;福建省中心城市全要素生产率演变及分解[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暨“全球化与中国区域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宋在斗;陈秀山;;外商直接投资与技术进步的相关性研究——基于对1981-2005年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的分析[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暨“全球化与中国区域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卢博科;唐清泉;;基于松弛投入产出的中国省级区域创新效率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思薇;中国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2 魏下海;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人力资本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郭明伟;我国交通运输业要素投入和生产率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孙旭;人力资本及其对中国省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熊鸿军;经济转型期上海工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就业效应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6 张志元;东北地区制造业发展模式转型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徐光瑞;我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尹明;汽车产业成长影响变量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胡晓绵;教育、健康与我国经济增长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李伶俐;公司治理对企业效率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键;萝卜生产成本收益及全要素生产率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张夏;我国区域技术进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3 朱琳;中国高增长、低就业研究分析及政策建议[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马会增;外商直接投资对青岛市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刘家宏;我国轿车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实证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6 宋亚璞;产业结构调整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7 周亮;城市集聚经济与城市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D];西北大学;2011年

8 纪红军;FDI引入对中国区域工业TFP和环境绩效影响的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王向;分税制下地方政府投资冲动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田文军;中国能源效率区域差异及收剑性的实证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胜文;李新春;杨学儒;;中国的环境效率与环境管制——基于1986-2007年省级水平的估算[J];财经研究;2010年02期

2 胡晓珍;杨龙;;中国区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差异及收敛分析[J];财经研究;2011年04期

3 金相郁;;中国城市规模效率的实证分析:1990-2001年[J];财贸经济;2006年06期

4 袁晓玲;张宝山;张小妮;;基于超效率DEA的城市效率演变特征[J];城市发展研究;2008年06期

5 高春亮;;1998-2003城市生产效率:基于包络技术的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7年01期

6 李郇,徐现祥,陈浩辉;20世纪90年代中国城市效率的时空变化[J];地理学报;2005年04期

7 方创琳;关兴良;;中国城市群投入产出效率的综合测度与空间分异[J];地理学报;2011年08期

8 徐建华,鲁凤,苏方林,卢艳;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尺度分析[J];地理研究;2005年01期

9 孙威;董冠鹏;;基于DEA模型的中国资源型城市效率及其变化[J];地理研究;2010年12期

10 张军,威廉·哈勒根;转轨经济中的“过度进入”问题──对“重复建设”的经济学分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家章;宗晓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差异与区域经济收敛[J];开发研究;2009年01期

2 师萍;韩先锋;宋文飞;周凡磬;;我国R&D技术效率的空间差异及变动趋势检验[J];统计与决策;2011年01期

3 戴永安;陈才;张峁;;我国建筑业内外资企业效率差异及其收敛趋势研究[J];技术经济;2009年11期

4 陶应虎;;农村居民区域收入收敛性实证分析——以江苏为例[J];经济问题;2009年08期

5 陈英姿;;我国相对资源承载力区域差异分析[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04期

6 李婉;;财政分权影响地方财政规模的区域差异研究[J];北方经济;2008年02期

7 刘昕;;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差异的实证分析[J];时代金融;2008年05期

8 覃志豪,尹昌斌,,黄小清;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原因及对策[J];农业经济问题;1994年12期

9 薛蓉娜,谢曼英;我国电信业发展的区域差异研究 上篇:电信发展区域差异的表现形式及其成因[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10 王军,梁红莲;保定市区域差异特点分析及区域发展战略探讨[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葛昭攀;王铮;;我国经济的收敛性及区域发展的多重均衡态实证分析[A];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2 舒怀林;;PID神经元和PID神经元网络分析[A];1998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8年

3 赵国伟;曾宪雯;祁晓彬;徐永红;;线性方程组收敛性迭代解法[A];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研究进展——2002(9)卷——中国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会第9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娄志辉;董张卓;;快速分解法用于求解配电网潮流的研究[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5 佟毅;;密度估计函数的L_r阶收敛性[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6 李世楷;;度量空间中非空闭集序列关于Vietoris拓扑J_v的收敛性讨论[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委员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选集[C];1990年

7 周其节;裴海龙;梁天培;;神经网络非线性控制[A];1993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3年

8 徐健;黄建宇;吴仁彪;;最陡下降恒模算法及其收敛性研究[A];第十九届中国(天津)'2005IT、网络、信息技术、电子、仪器仪表创新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徐桥南;袁震东;;频域模型误差硬界及其收敛性[A];1993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3年

10 刘永清;胡e

本文编号:13539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3539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f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