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产业集聚与地区工资差距——基于中国城市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

发布时间:2018-01-01 20:03

  本文关键词:产业集聚与地区工资差距——基于中国城市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 出处:《当代经济科学》2014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产业集聚 市场潜能 地区工资差距 空间计量模型


【摘要】:本文以新经济地理学和城市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利用中国2003-2012年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统计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产业集聚对地区工资水平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论表明:中国城市职工平均工资的空间相关性呈现波动性的递增趋势;制造业集聚对地区工资水平为显著的负影响,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和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共同集聚有利于地区工资水平的提升;从集聚外部性效应来看,MAR外部性和Porter外部性抑制了地区工资水平的提升,Jacobs外部性有利于地区工资水平的提升。
[Abstract]: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new economic geography and city economics,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al data of China 2003-2012 285 level and above city, using spatial econometric model to analyze the spatial spillover effect of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on regional wage level, the conclusion of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spatial correlation of the average wage of workers in the city China showed the trend of increasing volatility;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gglomeration on regional wage level is significantly negative effect, agglomeration of producer services and manufacturing and producer services agglomeration is conducive to the common regional wage level; from the external effect of agglomeration, externalities and MAR external Porter inhibited the regional wage level, Jacobs externality is conducive to regional the wage level.

【作者单位】: 泰山学院管理学院;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环境规制下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项目编号:71173116)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产业聚集的福利效应与中国区域福利均等化政策研究”(项目编号:11CJL06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长三角制造业聚集的福利效应研究”(项目编号:10YJC790284)
【分类号】:F127;F249.24;F2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21世纪以来,地区间工资差距越来越大。从纵向比较来看,图1显示,随着时间的推移,最高城市工资与最低城市工资的差距越来越大,由2003年的差距18700.42元大幅上涨到2012年的差距63487.18元。从横向比较来看,图2显示,2012年高工资水平的城市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京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宣烨;;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与制造业效率提升——基于空间外溢效应的实证研究[J];财贸经济;2012年04期

2 桑瑞聪;王洪亮;;本地市场需求、产业集聚与地区工资差异[J];产业经济研究;2011年06期

3 刘修岩;贺小海;殷醒民;;市场潜能与地区工资差距:基于中国地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7年09期

4 李金滟;宋德勇;;专业化、多样化与城市集聚经济——基于中国地级单位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8年02期

5 陈国亮;陈建军;;产业关联、空间地理与二三产业共同集聚——来自中国212个城市的经验考察[J];管理世界;2012年04期

6 韩峰;柯善咨;;追踪我国制造业集聚的空间来源:基于马歇尔外部性与新经济地理的综合视角[J];管理世界;2012年10期

7 杨仁发;;产业集聚与地区工资差距——基于我国269个城市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13年08期

8 王开科;曾五一;王开泳;;中国省域城镇工资水平的区域分异机制与空间效应[J];地理研究;2013年11期

9 王海宁;陈媛媛;;产业集聚效应与地区工资差异研究[J];经济评论;2010年05期

10 刘修岩;殷醒民;;空间外部性与地区工资差异:基于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经济学(季刊);2009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昊;;对外贸易与劳动力市场关系研究评述[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2 王永培;袁平红;;基础设施、拥挤性与城市生产率差异——来自中国267个城市市辖区数据的实证研究[J];财经科学;2011年07期

3 刘海洋;孔祥贞;汤二子;;基于微观异质性的新新经济地理研究[J];财经科学;2012年04期

4 李培;;中国城市经济运行的特征分析[J];财经研究;2007年05期

5 张秀武;胡日东;;区域高技术产业创新驱动力分析——基于产业集群的视角[J];财经研究;2008年04期

6 李培;;中国城市间的分工效应研究[J];财经研究;2008年04期

7 黄枫;吴纯杰;;中国省会城市工资溢价研究——基于分位数回归的空间计量分析[J];财经研究;2008年09期

8 刘修岩;;集聚经济、公共基础设施与劳动生产率——来自中国城市动态面板数据的证据[J];财经研究;2010年05期

9 王海宁;陈媛媛;;产业集聚效应与工业能源效率研究——基于中国25个工业行业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10年09期

10 吴三忙;李善同;;中国制造业地理集聚的时空演变特征分析:1980-2008[J];财经研究;2010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燕武;郑建清;;我国不同部门间的工资传递效应—基于省际面板VAR模型的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2 文雁兵;张旭昆;;制度变迁、政府行为与经济空间聚集:基于Hall and Jones“社会基础设施”的C-P-I空间模型[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范剑勇;石灵云;;产业内集聚、关联产业集聚与劳动生产率:基于制造业细分行业的分析[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刘修岩;殷醒民;;空间外部性与地区差距:基于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郑长德;;集聚与增长:来自中国各省自治区的证据[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张丽华;林善浪;;我国软件产业集聚现状及其经济效益研究——基于城市数据的分析[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赵作权;;空间分布经济学研究综述[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杨晶;;制造业集聚、竞争程度与劳动生产率关系的区域差异——基于中国省级四位码数据[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城市与区域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9 于立平;余剑;;总部经济对北京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影响机制研究[A];北京市第十六次统计科学研讨会获奖论文集[C];2011年

10 汪进;钟笑寒;;刘易斯转折点到来了吗?——理论辨析与国际经验[A];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报告(总第30期)[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汤晓莉;社会医疗保险可携带性政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朱妍;劳动力流动、产业转移与城市发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肖建清;对外开放、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4 吴兴杰;我国流动人口收入差距与犯罪率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5 张弛;基于产业链治理的集群国际竞争力提升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孙波;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张晓芳;关于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再分配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郭凤鸣;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中性别工资差异的经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尹明;汽车产业成长影响变量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傅莹;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和强;新泰市城镇化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2 宋洋;中国服务业集聚效应的区域比较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郭宛京;蚌埠学院发展战略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4 陈澄民;珠海(揭阳)产业转移工业园商业计划书[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王永涛;重庆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0年

6 胡观敏;城市化进程中“资源诅咒”的理论、模型及中国的实证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7 黄晶晶;兵团农十三师红星二牧场哈萨克族职工生活方式变迁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0年

8 张继美;数据挖掘技术在高职就业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9 陈丽琼;基于专业化与多样化视角的城市集聚经济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汤杰;山东省区域经济差距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永培;袁平红;;工资差异、劳动力流动与工业集聚——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解释和实证检验[J];财经科学;2010年03期

2 李国璋;戚磊;;市场潜力、经济集聚与地区间工资差异[J];财经科学;2011年05期

3 刘修岩;;集聚经济、公共基础设施与劳动生产率——来自中国城市动态面板数据的证据[J];财经研究;2010年05期

4 刘修岩;张学良;;集聚经济与企业区位选择——基于中国地级区域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10年11期

5 程大中,黄雯;中国服务业的区位分布与地区专业化[J];财贸经济;2005年07期

6 程大中;;中国服务业存在“成本病”问题吗?[J];财贸经济;2008年12期

7 胡霞;魏作磊;;中国城市服务业集聚效应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9年08期

8 顾乃华;;我国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工业的外溢效应及其区域边界——基于HLM模型的实证研究[J];财贸经济;2011年05期

9 袁冬梅;魏后凯;;对外开放促进产业集聚的机理及效应研究——基于中国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J];财贸经济;2011年12期

10 童馨乐;杨向阳;陈媛;;中国服务业集聚的经济效应分析:基于劳动生产率视角[J];产业经济研究;2009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郑才林;生产性服务对不同阶段产业集群竞争力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志成;张二震;;开放对发展中国家工资差距的影响:一个文献综述[J];世界经济研究;2007年09期

2 甘春华;;行业工资差距研究述评[J];开放导报;2008年01期

3 邢春冰;李实;;中国城镇地区的组内工资差距:1995—2007[J];经济学(季刊);2011年01期

4 郭馨梅;;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行业工资差距的实证分析[J];社科纵横;2012年11期

5 蒋毅一;顾传祥;;汇率对我国工资差距的影响分析研究[J];中国商贸;2012年30期

6 李程晨;;国内行业工资差距文献综述[J];北方经济;2013年06期

7 陈享光;孙科;;行业间工资差距与行政性所有权垄断的实证研究[J];经济纵横;2013年11期

8 踏雪痕;;缩小工资差距,重在反垄断[J];江淮法治;2009年22期

9 胡欣洁;北京市职工工资差距透视[J];北京统计;2001年06期

10 崔鸿雁;;太原市不同行业工资差距扩大的原因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邢春冰;李实;;中国城镇地区的组内工资差距:1995—2007[A];经济学(季刊)第10卷第1期[C];2010年

2 范闽;;我国信息业的性别工资差距[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李飞跃;;结构变迁与工资差距[A];经济学(季刊)第10卷第2期[C];2011年

4 王询;彭树宏;;中国行业工资差距的演化与特征:1983-2008[A];“财富的生产和分配:中外理论与政策”理论研讨会暨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马红瀚;万诗磊;;基于户籍歧视的工资差距的实证分析[A];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金宰贤 (韩国);为何韩国男女工资差距如此之大?[N];21世纪经济报道;2014年

2 丁守海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未来中国 工资差距扩大趋势或将缓解[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朱四倍;谨防“数字迷雾”遮蔽工资差距的陷阱[N];中华工商时报;2011年

4 楚一民;私营和非私营单位工资差距说明什么[N];济南日报;2011年

5 邓志君;不能让工资差距成为和谐社会的“杀伤因子”[N];联合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张翼;平均工资差距有多大[N];光明日报;2014年

7 崔书文;工资差距大的背后[N];经济日报;2014年

8 李雪 记者  谭迎春;城镇工资差距呈扩大趋势[N];黑龙江日报;2006年

9 记者  孙秀霞;我省城镇工资差距加大[N];黑龙江经济报;2006年

10 ;行业间工资差距大怎么缓解?[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黄顺春;产业创新视角下的转型期产业工资差距变迁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9年

2 刘翠翠;经济开放对我国工资差距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3 许娜;工资差距对技术偏向选择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周琳;国际经济活动与我国工资差距相关性的多维度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5 冯晓华;国际贸易对中国工资差距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赵云;国有单位和非国有单位的工资差距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7 张涛;技术进步与工资差距[D];复旦大学;2003年

8 袁冬梅;对外贸易对中国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青;两岸贸易对两岸工资差距的影响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金丹;中国中间品进口对制造业工资差距的影响[D];浙江理工大学;2014年

3 郭玉杰;产业集聚、工资差距与区域协调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4 胡昆鹏;对外开放、市场准入与工资差距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5 姚洁;外包贸易与工资差距[D];湖南大学;2012年

6 黄央信;外贸对制造业行业工资差距影响的实证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7 李芝瑞;性别工资差距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3年

8 王小勇;基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的中国工资差距探析[D];浙江工商大学;2007年

9 王娜;经济开放、劳动力转移与地区工资差距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10 朱清涟;国际贸易、技术进步对中国制造业工资差距的影响研究[D];宁波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3659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3659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8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