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供给抑制政策下的中国经济

发布时间:2018-01-02 13:30

  本文关键词:供给抑制政策下的中国经济 出处:《经济研究》2014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供给抑制 中国经济 储蓄率 内需不足 服务业


【摘要】:我国消费率持续下滑,经济增长严重依赖外需,但另一方面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却持续高速增长,大量领域有效需求得不到满足。本文构筑了一个多部门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对这些看似矛盾的现象给出一个内部逻辑一致的解释。本文证明,当政府对一些重要经济领域实施供给抑制政策时,这些领域的消费需求会被人为压制,而其它领域的需求增长则无法赶上供给的扩张速度,这会压低消费率,最终驱使经济走上外需推动型的增长道路。基于数理模型,本文研究了1992年以后我国相关数据,发现我国受供给抑制政策影响较深的服务业年均增速较潜在合理水平要低38%。以此衡量我国的供给抑制政策并做出数值模拟,可以解释我国超过60%的储蓄率上升以及许多看似矛盾的现象。
[Abstract]:China's consumption rate continued to decline, economic growth is heavily dependent on external demand, but on the other hand, China's total retail sales of social consumer goods continued rapid growth, large areas of effective demand can not be met.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multi sector dynamic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 of these seemingly contradictory phenomena are a consistent interpretation of internal logic. This paper proves that when the government of some important economic area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supply suppression policy, these areas of consumer demand will be artificially suppressed, and other areas of demand growth can not catch up with the pace of expansion of supply, it will depress the rate of consumption, eventually drove the economy on external demand driven growth path. Based on the mathematical model in this paper. On 1992 China's relevant data, found that China's supply by deep inhibition effect of policy services industry average annual growth rate is a reasonable level to low 38%. potential as a measure of our country A supply suppression policy and a numerical simulation can explain the rise of more than 60% of our savings rate and many seemingly paradoxical phenomena.

【作者单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项目号71103037)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优秀青年学者计划等项目联合资助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11工程”建设项目成果
【分类号】:F1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图1显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消费率一直处于下降趋势中。国内消费率持续下降驱使我国走上了一条外需推动型的经济增长道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西方国家进口需求萎靡,我国GDP增速也随即大幅下滑,这使得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备受质疑。 最终消费率 净出口占G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徐朝阳;林毅夫;;发展战略、休克疗法与经济转型[J];管理世界;2011年01期

2 金烨;李宏彬;吴斌珍;;收入差距与社会地位寻求:一个高储蓄率的原因[J];经济学(季刊);2011年03期

3 李稻葵;刘霖林;王红领;;GDP中劳动份额演变的U型规律[J];经济研究;2009年01期

4 白重恩;李宏彬;吴斌珍;;医疗保险与消费:来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证据[J];经济研究;2012年02期

5 陈斌开;;收入分配与中国居民消费——理论和基于中国的实证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2012年01期

6 徐朝阳;;工业化与后工业化:“倒U型”产业结构变迁[J];世界经济;2010年12期

7 龚刚;杨光;;从功能性收入看中国收入分配的不平等[J];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02期

8 徐朝阳;林毅夫;;发展战略与经济增长[J];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振;陈建华;彭慧婷;王慧娟;;基于跨期选择、价格歧视的供给者与消费者博弈[J];商业研究;2012年05期

2 安铁通;;管理劳动:价值创造及财富分配[J];商业研究;2012年05期

3 王秀模;李研妮;刘茜;;中国工业劳动收入份额变动趋势与政策取向[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4 张全红;;我国劳动收入份额影响因素及变化原因——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检验[J];财经科学;2010年06期

5 王晓芳;高榴;;教育提升了劳动收入占比吗——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J];财经科学;2011年09期

6 高东胜;冯涛;;房地产价格与国民收入分配的互动关系——基于联立方程模型的实证研究[J];财经科学;2011年11期

7 贺蕊莉;;财政社会学视角下的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06期

8 蒋含明;李非;;经济发展、企业家精神与劳动报酬份额下降[J];财经问题研究;2012年07期

9 杨俊;廖尝君;邵汉华;;经济分权模式下地方政府赶超与劳动收入占比——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10年08期

10 常进雄;王丹枫;叶正茂;;要素贡献与我国初次分配中的劳动报酬占比[J];财经研究;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超;;超金融化与美国金融危机:基于具体劳动分配与金融资本分配的维度[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延安经济社会发展新思路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王树斌;;当前社会收入分配:现状分析与原因探究[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延安经济社会发展新思路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孙永平;叶初升;;资源开发是否恶化了西部地区的收入不平等?[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4 丛屹;闫亚玲;;劳动要素份额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解释[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下)[C];2011年

5 张长生;;优化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促进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基于“三步走”现代化战略实施以来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演变的分析[A];现代化的特征与前途——第九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徐丹丹;孟潇;王芮;;对“中国模式”问题的研究综述[A];外国经济学说与中国研究报告(2011)[C];2010年

7 沈坤荣;刘东皇;;中国劳动者报酬提升的需求效应分析[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2010)——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C];2010年

8 王文长;;新疆跨越式发展须重视的三个关系[A];边疆发展中国论坛文集(2010)·区域民族卷[C];2010年

9 于立平;余剑;;总部经济对北京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影响机制研究[A];北京市第十六次统计科学研讨会获奖论文集[C];2011年

10 孙永平;叶初升;;资源开发、要素收入分配与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A];第十一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杨光;哈罗德模型难题的破解及其对中国内需结构演变规律的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3 唐志军;地方政府竞争下中国之“谜”的若干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周明海;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的测度与机理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5 徐圣;中国劳动收入比重变动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汤向俊;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投资消费结构转变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李军;企业多重异质性与出口行为:Melitz模型的拓展与来自中国制造业的证据[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许娜;工资差距对技术偏向选择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刘东皇;中国居民消费的制约因素及增长绩效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10 许涛;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劳动收入改进[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波强;我国劳动力要素价格扭曲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吕强;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与居民消费[D];湘潭大学;2010年

3 孙磊;劳动者收入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0年

4 郭望庆;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居民家庭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卢寅昊;中美劳动成本比较[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娜;私营企业劳动者的工资问题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1年

7 李彬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收入占比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贻龙;中国劳动报酬份额地区差异的原因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赵U,

本文编号:13694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3694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6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