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低碳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02 23:16

  本文关键词:低碳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 出处:《金融发展研究》2010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低碳经济 碳金融


【摘要】:金融业要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绿色金融"、"碳金融"是必经之路。绿色金融在低碳经济下发展势头迅猛,碳金融交易市场将成为低碳经济制高点。中国碳金融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因此,应积极发展碳金融,获得主动权:要积极制定碳金融发展的战略规划;要健全碳金融监管和法律框架;要培育碳金融创新机制,完善碳金融中介服务;要创新和发展多样化的碳金融工具;要建立统一的碳金融市场;要积极推动碳交易人民币计价的国际化进程,等等。
[Abstract]:The financial industry to support low-carbon economy,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finance", "carbon finance" is the only way which must be passed. Green finance 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momentum of low-carbon economy, carbon finance market will become the commanding heights of the economy. Chinese low carbon carbon finance has great market space, therefore, should actively develop carbon finance, gain the initiative to actively make strategic pla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arbon finance; to improve the carbon finance regulatory and legal framework; to foster the innovation mechanism of carbon finance, improve the carbon financial intermediary services; to innovate and develop diversified tools; to establish the unified market of carbon finance; to actively promote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Renminbi denominated carbon trading and so on.

【作者单位】: 天津社会科学院城市经济研究所;
【分类号】:F830
【正文快照】: 2003年,英国政府在能源白皮书中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概念,获得世界范围的认同与推广。2009年12月召开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尽管最终没有达成有具体指标的约束性协议,但“低碳经济”这个词汇以前所未有的冲击力震撼着世界各国的经济和政治思维,低碳经济有望成为继信息技术革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初昌雄;周丕娟;;碳金融:低碳经济时代的金融创新[J];金融与经济;2010年02期

2 吴玉宇;;我国碳金融发展及碳金融机制创新策略[J];上海金融;2009年10期

3 曾刚;万志宏;;国际碳交易市场:机制、现状与前景[J];中国金融;2009年2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艺;王双进;;我国发展碳金融的SWOT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2期

2 于楠;杨宇焰;王忠钦;;我国碳交易市场的不完整性及其形成机理[J];财经科学;2011年05期

3 翁清云;刘丽巍;;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实践的现状评价与发展对策[J];金融论坛;2010年S1期

4 张晓凤;蔡丽;;基于项目的碳金融发展的模式研究——中国式碳金融发展状况分析[J];金融论坛;2010年S1期

5 翁清云;;国内外商业银行碳金融实践的经验借鉴[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6 刘宾;贾启建;;低碳银行——碳金融发展的新思路[J];东方企业文化;2010年06期

7 张瑾;张思尧;;浅析我国银行业碳金融业务的创新[J];东方企业文化;2010年14期

8 陈柳钦;;低碳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0年08期

9 陈万灵;潘加矿;;广东构建碳交易市场的定位与对策[J];广东经济;2010年02期

10 陈柳钦;;低碳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J];南方金融;201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瞿肖怡;张志军;李莉;;建设“三区三城” 发展低碳经济[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三)[C];2010年

2 曾少军;杨丽;;国际气候合作与我国碳金融创新[A];国际经济分析与展望(2010-2011)[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年君;肖家河水电站CDM开发与创建国家碳交易所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毅刚;中国碳排放交易体系设计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3 薛睿;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婕;国际海运清洁发展机制的构架与实施对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邓小东;金融因素促进低碳经济增长的机制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3 庞博;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税收对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翁清云;低碳经济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白婷;基于资本市场视角的低碳经济发展路径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牛慧;碳金融发展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王伟杰;新疆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业务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申文奇;欧盟碳金融市场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和婉;论建立中国国际碳排放交易法律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10 鞠洪良;农村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投融资机制创新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庄贵阳;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5年03期

2 普雷斯科特;;低碳经济遏制全球变暖——英国在行动[J];环境保护;2007年11期

3 董玉华;;碳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启示[J];环境经济;2009年03期

4 陈安国;美国排污权交易的实践及启示[J];经济论坛;2002年16期

5 潘攀;清洁发展机制下的减排量交易及其法律问题[J];中国能源;2005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柳钦;;低碳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J];南方金融;2010年07期

2 冷静;;绿色金融发展的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J];时代金融;2010年08期

3 陈翠;;低碳经济环境下我国碳金融创新的思考[J];林业勘察设计;2011年01期

4 邹兆仪;;低碳经济背景下中国碳金融发展的路径选择[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5 冯登艳;;发展低碳经济必须加快金融创新[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1年04期

6 张雨薇;;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银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J];金融发展研究;2010年08期

7 杨宁;;低碳经济下金融工程的创新[J];财经界(学术版);2010年07期

8 谢清河;;发展低碳经济与金融创新的互动效应探析[J];现代经济探讨;2010年06期

9 谢清河;;发展低碳经济的金融创新问题研究[J];南方金融;2010年05期

10 汪程程;;拓展中国碳金融发展[J];企业导报;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姝婷;;对天津市绿色金融业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思考[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6分会场-绿色经济与沿海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邵诗洋;;浅论碳排放交易制度[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一)[C];2011年

3 张伟华;;WTO主要发达成员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评述[A];WTO法与中国论丛(2011年卷)[C];2010年

4 王长波;张力小;栗广省;;中国农村能源消费的碳排放核算[A];全国农村清洁能源与低碳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张艳;秦耀辰;;地级以上城市家庭直接能耗碳排放结构演进的空间差异[A];黄河流域资源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交流材料[C];2011年

6 谢园方;赵媛;;旅游业碳排放测度方法研究——基于长三角地区的实证分析[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7 周葵;朱莉;贾姗;;个人碳排放基准值的估算方法研究[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一)[C];2011年

8 刘荣霞;张鹏鹏;夏建新;汲荣荣;;我国北方农村牧区生存性碳排放特征与实证研究——以内蒙古通辽地区为例[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一)[C];2011年

9 竹涛;赵金龙;邰世康;陈旭;方岩;;国际碳减排技术发展趋势分析[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7分会场-实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途径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徐安;;基于STIRPAT模型的沿黄省份城市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分析[A];黄河流域资源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交流材料[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良;京津均属意 碳排放交易市场能否加速“热启动”?[N];上海证券报;2008年

2 Leila Abboud 美国《华尔街日报》;全球碳排放交易方兴未艾[N];世界报;2008年

3 闫蓓;碳基金萌动[N];中国联合商报;2008年

4 曹海东;争夺碳交易市场[N];南方周末;2008年

5 贺军;中国应大力推进建立碳交易所[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6 见习记者 张欢;梅德文:碳排放交易有望成为新的金融产品[N];上海证券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李志豹;谁为碳排放交易所踩刹车[N];中国企业报;2009年

8 记者 洪崇恩邋宋t$;上海是碳交易所理想选址[N];文汇报;2007年

9 罗绮萍;中国碳排放交易:蓄势待发[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10 本报记者 蒋菡;绿色金融:新模式角逐碳交易大市场[N];工人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吉宗玉;我国建立碳交易市场的必要性和路径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2 喻平;金融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3 何军;论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4 邢继俊;发展低碳经济的公共政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赵静;资产支持证券的监管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王宗润;金融产品创新的路径分析[D];中南大学;2004年

7 周玲玲;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投资银行变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张建刚;中国期货市场品种创新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9 熊玉莲;金融衍生工具法律监管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10 段炜;金融产品创新及其对货币政策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佳敏;中国金融市场金融创新的路径选择[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2 刘之鹤;低碳经济框架下我国金融创新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1年

3 王冬;我国商业银行基于金融创新的CRM战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李丕文;济南市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5 刘阿钢;论有效金融创新[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6 侯正;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7 缪钦;我国居民金融资产问题分析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8 包云;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及推进业务创新的对策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9 董z,

本文编号:13713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3713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9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