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参与APEC互联互通合作应对战略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参与APEC互联互通合作应对战略研究 出处:《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互联互通 基础设施建设与投资 APEC 中国
【摘要】: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之路仍充满了不确定性。出口贸易萎缩和国内就业压力导致了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情绪,也成为APEC各经济体进一步深化区域经济合作的严重掣肘。在此背景下,较少涉及经济主权让渡、政治敏感度较低、更容易产生实际合作成果的互联互通合作逐渐成为APEC合作进程的优先方向之一。中国在参与未来APEC互联互通合作的进程中,也必将遇到缺乏政治互信和共同发展共识、标准不一致导致技术鸿沟等外部因素,以及软硬件基础条件较为薄弱、国内部委协调和组织运作机制低效等国内现实条件的限制与制约。为此,中国理应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思想,从参与和引领战略顶层设计、弥合各经济体诉求差异、增大资金支持力度以及加强国内组织机制协调等层面开展工作,逐步提升中国在APEC互联互通合作中的影响力和主导权。
[Abstract]:At present, the recovery in the world economy is still full of uncertainty. The export trade atrophy and domestic employment pressure leads to the trade protectionism is serious, has become the APEC economies to further deepen economic cooperation in the region's serious constraints. In this context, less involved in economic rights, political sensitivity is low, the interconnection of cooperation more likely to produce actual results of cooperation has gradually become one of the priorities of the APEC cooperation process. Chinese in future APEC interconnection cooperation process, will encounter the lack of political trust and common consensus, inconsistent standards lead to the technology gap, and other external factors, as well as hardware and software infrastructure is weak, limitations and constraints of domestic actual conditions the ministries of coordination and organization operation mechanism of low efficiency. Therefore, China should uphold an open and inclusive, win-win cooperation and participation of leading thought, from Strategic top-level design, bridging the demands of different economies, increasing financial support and strengthening the coordination of domestic organizations and mechanisms will gradually enhance China's influence and dominance in APEC interoperability and cooperation.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APEC研究中心;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NKZXB1401)
【分类号】:F116
【正文快照】: 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之路仍充满了不确定性。出口贸易萎缩和国内就业压力导致了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情绪,也成为APEC各经济体进一步深化区域经济合作的严重掣肘。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TPP)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Economic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文韬;樊莹;冯兴艳;;APEC互联互通问题研究[J];亚太经济;2014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壮天;雷小华;;中国与东盟互联互通建设及对南亚合作的启示[J];学术论坛;2013年07期
2 王勤;李南;;东盟互联互通战略及其实施成效[J];亚太经济;2014年02期
3 ;中国—东盟互联互通战略研讨会召开——11国“官、产、学”代表集思广益共推双方互联互通合作[J];中国投资;2011年09期
4 ;声音[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4年06期
5 伍启明;;建立中国—东盟互联互通先行试验带的设想[J];广西经济;2013年10期
6 李钧;顾涧清;魏伟新;;广东加强与东盟国家互联互通建设研究[J];新经济;2014年16期
7 韦朝晖;朱垒;曹晔;;通过跨国产业链和物流链务实推动中国—东盟互联互通建设[J];广西经济;2013年12期
8 ;第二十次中国—东盟高官磋商在泰国举行[J];广西经济;2014年04期
9 ;滇云[J];创造;2012年12期
10 ;凝聚共识创造“合作红利”[J];当代广西;2013年18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言;推进能源互联互通建设[N];广西日报;2012年
2 储东华;中越互联互通添新桥[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年
3 本报记者 覃柳丹;积极构筑海上互联互通新体系[N];广西日报;2013年
4 傅云威;互联互通格局铺成“通赢之路”[N];经济参考报;2013年
5 记者 王江 李学华;亚太经合组织要做好互联互通的大文章[N];科技日报;2013年
6 本报驻泰国记者 孙广勇;互联互通,造福各国民众[N];人民日报;2013年
7 伊佳;非洲区域互联互通建设亟待开发[N];中华建筑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栾鹤;“一带一路”推动能源互联互通[N];中国贸易报;2014年
9 一未;期市转型升级需实现三大“互联互通”[N];期货日报;2014年
10 本报记者 江玮;李克强访巴为基建、能源、互联互通合作奠基[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诚志;中国—东盟互联互通的经济效应研究[D];外交学院;2013年
,本文编号:13796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379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