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中国工业部门二氧化碳减排成本研究

发布时间:2016-10-12 16:20

  本文关键词:基于CGE模型的CO_2减排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大连理工大学》 2011年

中国工业部门二氧化碳减排成本研究

程施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碳排放总量也在持续增长,2007年中国因化石燃料消费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经超过美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对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削减义不容辞。然而,二氧化碳减排的实施会消耗经济资源,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经济增长的速度放缓。但我国面临的一系列民生问题的解决需要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如何调和二氧化碳减排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现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而对减排成本的测度有利于确定重点减排行业和重点省份从而降低减排对经济的负面影响,进而对解决经济发展与二氧化碳减排间的矛盾提供科学依据。 首先,本文基于方向性距离函数,采用参数和非参数化方法分别估计了中国29个省份24个工业行业二氧化碳的影子价格。两种方法测算得到的结果不尽相同但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本文重点以非参数结果作为分析依据。结果发现,各行业二氧化碳的边际减排成本具有较大差异,影子价格的区间在-0.02万元/吨与-12.03万元/吨之间。平均而言,重化工业行业具有较小的边际减排成本,而轻工业和高新技术行业则恰好相反。 其次,在测得二氧化碳边际减排成本基础之上,本研究进一步研究了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技术水平、对外贸易程度和能源利用效率的改进会使边际减排成本上升,而能源消费结构、二氧化碳排放规模、经济产出规模及市场化程度提高则会使边际减排成本降低。 最后,本文利用成本最小化的减排目标分解模型,测算了在总减排成本最小的目标下,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在不同的减排目标下应该承担的减排责任。结果发现,重化工行业和这些行业比较集中的省份是承担减排责任的重点对象。 本文结论包含的政策启示是,在制定减排政策时对不同行业不同地区应该区别对待,不能进行一刀切,同时还要综合考虑影响减排成本的各种因素。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406.72;F205;F224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隆跃;基于碳排放效率的产业链碳交易模型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2 田红卫;陕西省高速公路水土保持投资及其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小平;朱钟棣;;中国工业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基于分行业面板数据的研究[J];管理世界;2005年04期

2 林伯强;蒋竺均;;中国二氧化碳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J];管理世界;2009年04期

3 涂正革;;工业二氧化硫排放的影子价格:一个新的分析框架[J];经济学(季刊);2010年01期

4 史丹;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能源利用效率的改进[J];经济研究;2002年09期

5 林伯强;牟敦国;;能源价格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CGE)的分析[J];经济研究;2008年11期

6 张军;陈诗一;Gary H.Jefferson;;结构改革与中国工业增长[J];经济研究;2009年07期

7 陈诗一;;节能减排与中国工业的双赢发展:2009—2049[J];经济研究;2010年03期

8 魏一鸣;廖华;范英;;“十一五”期间我国能源需求及节能潜力预测[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7年01期

9 高鹏飞,陈文颖,何建坤;中国的二氧化碳边际减排成本[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9期

10 王灿;陈吉宁;邹骥;;基于CGE模型的CO_2减排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文秀;吴开亚;刘晓薇;朱勤;;碳减排经济手段及其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4期

2 杨稣;邓俊荣;;区域产业转移与承接区生态问题研究——基于“十二五”规划建议的考察[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4期

3 董智;王世进;;江苏省碳排放量特征与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4期

4 刘颖;任燕燕;;基于VEC模型的中国CO_2库兹涅茨曲线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5 刘翀;;安徽省产业结构与能源消费关系的实证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杨振;;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年11期

7 黄静;冯娜娜;;2000-2009年安徽省能源消费与碳排放分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年09期

8 陈夕红;王开锁;;基于DEA的内蒙古工业效率评估[J];北方经济;2010年10期

9 尹建华;赵慎泽;;基于DEA的我国省际工业部门全要素能源效率分析[J];兵工学报;2009年S1期

10 王永明;;经济增长、环境因素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小军;涂俊;;发展低碳经济对城市产业结构的影响——天津市经济增长与产业能源消费实证分析[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1年

2 刘军;;中国制造业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研究[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周晓唯;赵娜;;基于社会福利效应分析的碳关税征收研究[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郑若谷;干春晖;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研究[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5 郑若谷;干春晖;余典范;;FDI、国际外包承接与收入分配——基于中国工业行业的实证分析[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6 王维国;潘祺志;;价格扭曲、要素替代、相对效率与工业节能路径选择——基于我国制造业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7 郭成秀;张士华;刘志国;;东营市生态渔业建设与“碳汇”渔业模式的选择[A];华东地区农学会、山东农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交流材料[C];2010年

8 余典范;;适宜技术、制度与产业绩效——基于中国制造业的实证检验[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8)[C];2009年

9 孟静静;刘静宇;黄少鹏;;低碳经济下的生物炭研究[A];低碳陕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蒋萍;谷彬;;中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分解与效率演进——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分析[A];2008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建;国际油价波动冲击的缓冲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李年君;肖家河水电站CDM开发与创建国家碳交易所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潘祺志;我国工业能耗强度变动与节能路径选择[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周明海;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的测度与机理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5 俞萍萍;激励政策下发电企业可再生能源战略投资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6 陈丽娟;中国开放式基金组合的市场风险度量[D];东华大学;2011年

7 熊鸿军;经济转型期上海工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就业效应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8 邹累;油价波动对道路运输业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9 尤卓雅;能源替代、安全约束和经济增长[D];浙江大学;2011年

10 张琳;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志琼;煤电价格协调机制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宋学印;产业转型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陈伟;比较优势理论与我国出口制造业发展及产业结构升级策略新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王慧聪;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技术进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李良玉;中国能源效率空间分布格局及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王丽娜;我国高能耗高污染行业的能源效率及其环境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王传成;我国冷藏箱制造行业技术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8 宋兴达;我国二氧化碳排放以及能源效率问题的实证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9 朱秋燕;江西省能源效率及环境影响的投入产出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10 梁根琴;中国能源消费对工业品出厂价冲击的实证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增进;张钰婧;常凤兰;潘乐;;湿地生态系统价值评价方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4期

2 郑建伟;田庆久;郑光;陆应城;;海南省自然保护区生态服务价值评估[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1期

3 孙江河,初元满,何华,方霞;鸡西市生态系统效益的价值估算[J];北方环境;2003年03期

4 陈磊,张世秋;排污权交易中企业行为的微观博弈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6期

5 马鹏红,黄贤金,于术桐,邬震;江西省上饶县农户水土保持投资行为机理与实证模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4年06期

6 宗跃光,陈红春,郭瑞华,徐宏彦;地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结构分析——以宁夏灵武市为例[J];地理研究;2000年02期

7 曹明德;排污权交易制度探析[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8 苏菊宁,刘书庆,赵小惠;随机需求下供应链库存协调策略研究[J];系统工程;2004年07期

9 查冬兰;周德群;;地区能源效率与二氧化碳排放的差异性——基于Kaya因素分解[J];系统工程;2007年11期

10 李海锋;孙睿;任玉珑;林鉴军;;基于演化博弈的发电企业二氧化碳排放市场交易机制创新[J];系统工程;2010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兰翠;我国二氧化碳减排问题的政策建模与实证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2 赵建民;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水土保持综合效益评价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郭津利;中国碳交易市场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2 龚佳勇;排污权的构建及交易模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3 董志香;火力发电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体系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海燕;张建国;;单位产值能耗下降率的计算与分析[J];节能与环保;2009年05期

2 陆虹;中国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以大气污染为例[J];财经研究;2000年10期

3 史丹;;中国能源效率的地区差异与节能潜力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10期

4 沈中元;中国的节能潜力[J];国际石油经济;2004年01期

5 林伯强;;中国电力工业发展:改革进程与配套改革[J];管理世界;2005年08期

6 吴敬琏;;中国应当走一条什么样的工业化道路?[J];管理世界;2006年08期

7 涂正革;肖耿;;中国工业增长模式的转变——大中型企业劳动生产率的非参数生产前沿动态分析[J];管理世界;2006年10期

8 魏楚;沈满洪;;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基于DEA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7年08期

9 林伯强;蒋竺均;;中国二氧化碳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J];管理世界;2009年04期

10 彭新建;王瑞琛;张新平;胡庆生;张飞凤;;国际天然铀价格走势分析[J];世界核地质科学;2006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耀明;张锡锋;;我国碳金融交易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J];上海金融;2010年07期

2 李陶;陈林菊;范英;;基于非线性规划的我国省区碳强度减排配额研究[J];管理评论;2010年06期

3 何一鸣;原萍;;联合国气候谈判中的国家利益驱动[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4 朱清清;严正;杨建林;;考虑排放权交易的电力市场均衡模型[J];现代电力;2011年01期

5 靳云汇,刘学,秦宛顺;中国实施AIJ的利弊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7年11期

6 靳云汇,刘学,杨婉华;及早参与——中国加入CDM与实现可持续发展[J];国际贸易;2000年06期

7 ;节能减排[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08年16期

8 ;中国减排成本:户均最高负担3046美元[J];领导决策信息;2010年23期

9 何德旭;史晓琳;;国外排放贸易理论的演进与发展述评[J];国外社会科学;2010年06期

10 张亚雄;李继峰;冯婷婷;;我国2020年碳强度目标省级分解方法研究[J];财经界;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迎;;把握中国在气候变化上核心利益[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6:未来几年气候变化研究向何处去[C];2007年

2 姜克隽;;中国2050能源和排放情景研究[A];低碳经济与能源市场化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王军;;环境管制与国际竞争力[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6年

4 王晓冬;;清洁发展机制(CDM)及其在我国的实施[A];适应市场机制的环境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2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2年

5 朱雅妮;;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初探[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国际环境法分册[C];2008年

6 刘雪梅;;关于气候变化,经济学家在研究什么?[A];《中国的绿色的发展道路——节能、减排、循环经济》专家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吴志刚;;公害和环境污染的法律纠制[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8 李家才;;江苏电力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评析[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9 于远光;;固定和弹性总供给量下的排污权拍卖价格操纵比较分析[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10 陈伟青;黄颖利;;克服蚕食CDM机制资源租的信息成本问题:碳权交易所的信息功能[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华;[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2 记者 卞晨光;[N];科技日报;2006年

3 ;[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4 李文科;[N];财经时报;2006年

5 牛智敬;[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6 赵晓平;[N];中国矿业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翁国娟;[N];中国化工报;2006年

8 记者 张建民 特约记者 谢中设;[N];中国化工报;2006年

9 吴越 作者单位:国家环保总局;[N];西部时报;2005年

10 首席记者 张苓;[N];中国冶金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徐钢;减排CO_2的能源动力系统综合评价与多目标优化[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07年

2 林云华;国际气候合作与排放权交易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3 艾轶伦;清洁发展机制下国际经济合作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朱谦;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清洁发展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5 迟金玲;IGCC电站二氧化碳捕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1年

6 熊杰;氧燃烧系统的能源—经济—环境综合分析评价[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熊杰;氧燃烧系统的能源-经济-环境综合分析评价[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兴海;我国各省(市)二氧化碳减排潜力与减排成本的实证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3年

2 裘宁宁;碳权分配及其交易问题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4年

3 张喆;中国电力行业SO_2排污权交易经济分析[D];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2007年

4 王彦;新形势下我国清洁发展机制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5 刘萌;我国煤矿风排瓦斯发电的CDM应用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6年

6 王雪飞;我国减少污染物排放政策的经济学分析[D];浙江大学;2009年

7 周捷;农村户用沼气池CDM项目案例研究[D];清华大学;2006年

8 姜涛;排放权交易在温室气体排放控制中的策略与应用[D];青岛大学;2007年

9 付玉;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建立[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10 熊杰;传统燃煤发电系统及CO_2减排系统的热经济学成本分析和优化[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CGE模型的CO_2减排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384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384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3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