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与需要的内生关系:对当前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状况的经济哲学探究
本文关键词:财富与需要的内生关系:对当前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状况的经济哲学探究 出处:《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财富观 需要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价值观 政治经济学批判
【摘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性状已经发生了改变:自2000年以来的过剩经济表明,人民群众的物质需要已经能够得到满足;在解决结构性过剩问题的同时,现在应当把注意力转移到发展"文化生产"上来。为此,首先应当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财富观从效用财富观到货币财富观再到资本财富观的变化,用需要财富观取代货币财富观和资本财富观;其次要把客观的"需要"和主观的"想要"(偏好)区别开来,从人本价值观对货币价值观、资本价值观的超越方面,研究需要的层次和结构,以建立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扬弃异化的需要;在此基础上,才能通过研究财富和需要内生关系的变化,重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并由此出发,建构针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政治经济学批判"。
[Abstract]:The character of the principal contradiction in the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has been changed: the surplus economy since 2000 shows that the material needs of the people have been satisfied; While solving the problem of structural surplus, it is time to turn our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production". First of all, we should study the change of people's view of wealth from the view of utility wealth to the view of money wealth and then to the view of capital wealth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replace the view of money wealth and capital wealth with the view of need wealth. Secondly, it is necessary to distinguish the objective "need" from the subjective "want" (preference), and to study the hierarchy and structure of the need from the transcendence of the humanistic value to the value of money and the value of capital. In order to establish the socialist value system, sublate the need of alienation; On this basis, we can reconstruct the socialist and communist values, world outlook and outlook on life through the study of wealth and the need for changes in endogenous relations. Construct a new critique of political economy aiming at the main contradiction of Chinese society.
【作者单位】: 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
【基金】: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哲学研究中心课题“生态资本主义与生态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分类号】:F124
【正文快照】: 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三个“没有变”,其中之一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没有变。从总体情况看,这样表述是有道理的,但从具体状况看,这一表述需要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短缺经济时代的表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马拥军;何亚娟;;中国经济社会结构转型的动力机制刍议[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大友;政治本体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杨竞业;人的本质的多维哲学反思——以“经验的预设”与“预设的经验”为路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3 段勇;涂效华;;略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发展与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4 税尚军;;正视问题 突出重点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5 周智健;徐刚;;保障农民主体地位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6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7 邓宏烈;;论康德哲学的批判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8 李银兵;;浅析马克思自由观的科学含义、基本特点和基本内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9 白立强;;唯物史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10 胡丰顺;;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四个坚定不移”的辩证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炳林;;思想争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王淑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基本问题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陈明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和国的灵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乔旋;;浅析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形象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8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9 吴群芳;;和谐社会视野下公民均衡利益表达中的政府职能[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10 仰海峰;;表象体系、主体幻觉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职能——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探析[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9 丁胜;中国制造业货币政策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任雪萍;企业管理价值生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丁玲;武汉部属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参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周荣;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贾蓓;新世纪都市类报纸女性报道现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6 韩家勤;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7 路明;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机制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8 黄桂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构建[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9 孙春萌;奥运会开幕式多元文化及价值探讨[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10 孙德茹;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公民道德建设[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马拥军;刘珍英;;从马克思主义的回归到共产主义的复兴——三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马拥军;;从中国近现代史的四个关键问题看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3 马拥军;;论马克思主义的工具层面与信仰层面[J];探索;2012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冠瑶;集中精力发展生产力[J];生产力研究;1998年02期
2 李荣海,,王月光;社会主要矛盾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问题的辨析──与吉彦波同志商榷[J];桂海论丛;1994年02期
3 魏焕信,刘超;社会主要矛盾和市场供求矛盾之矛盾探析[J];发展论坛;2003年12期
4 李文学;;重新审视社会主要矛盾[J];农村工作通讯;2010年10期
5 彭焕才;《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之社会主要矛盾思想辨析[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6 ;链接[J];西藏发展论坛;2010年03期
7 刘明珍;我国小康社会主要矛盾的阶段性特征[J];岭南学刊;2002年05期
8 银翠莲;;关于社会主要矛盾中需求变化的分析[J];阴山学刊;2006年06期
9 陈丽君;;略论“九七”前后香港社会主要矛盾[J];当代港澳;1997年01期
10 孙玉凡;董家忠;;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理论前提[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邢月萍;;资本主义社会主要矛盾与经济危机[A];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划清“四个重大界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吴宣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战略思维(2011)[C];2011年
3 杨建伟;;从社会主要矛盾到社会主义本质——略论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及其与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关系[A];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十周年理论研讨会专辑[C];2002年
4 姜延忠;;推进改革谋划发展,必须清醒观察和把握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A];山东省哲学学会“改革开放三十年哲学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陆伟;;毛泽东刘少奇邓小平对建国后国内主要矛盾的探索[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6 徐京利;;进一步深化对我国当前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认识[A];山东省哲学学会“改革开放三十年哲学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曹守亮;;中共八大路线未能坚持下去的原因研究述评[A];国史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述评:第七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凌一;;对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认定及分析[A];贵州省科学社会主义暨政治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孙培龙;于维丽;张建泽;赵洪丽;;浅谈安全生产的四个特点[A];山东水利学会第十届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5年
10 罗娜;庞雷;;论社会工程思维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长茂;清醒认识和把握“两个没有变”[N];解放日报;2007年
2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N];四平日报;2009年
3 浑源县委党校 王瑞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变与不变[N];山西党校报;2011年
4 特约撰稿人 张锐;四成俄罗斯富豪靠资源产业发家[N];国际商报;2006年
5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唐鑫;看待国情要实事求是[N];北京日报;2010年
6 王作全;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N];学习时报;2007年
7 自治区党委党校副教授 程建江;“两个没有变”是观察国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N];新疆日报(汉);2007年
8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科学部教授 都培炎;国情论就是“中国特殊论”吗[N];解放日报;2009年
9 绍兴市委党校 陶坚;以求真务实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N];绍兴日报;2007年
10 本报评论员;人民是老师 群众是亲人[N];广州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孙谦;推进中国现代化的动力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2 彭岁枫;荀子的礼法君子思想及其现实启示[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3 任立新;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及其嬗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陈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转折的研究(1976-1982)[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逯原;中共第一代领导人对我国社会性质和发展阶段问题的认识[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理论接受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董一冰;刘少奇社会主义若干重要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象举;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要矛盾理论历史演进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2 赵大亮;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要矛盾的历程、启示与意义[D];浙江理工大学;2012年
3 刘晓灿;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特征和面临的新任务[D];郑州大学;2011年
4 李冬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5 魏慧勤;建国以来党对我国基本国情认识的历史演进[D];河南大学;2009年
6 唐俐;论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社会矛盾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7 王长流;“五反”运动的原因及其影响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冠华;论毛泽东对中国资本主义的认识[D];山东大学;2007年
9 贾文环;中共三代领导核心的国情思想论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崔利萍;建国以来党对私营经济政策的演变及启示[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4002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400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