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贸易开放、城市化与中国自然资本消耗

发布时间:2018-01-09 12:12

  本文关键词:贸易开放、城市化与中国自然资本消耗 出处:《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环境经济 生态经济 贸易开放 城市化 自然资本 生态足迹(EF)


【摘要】:作为自然资本测度的主要方式,生态足迹(EF)近年来在资源环境评价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估算2000年~2011年中国30个省市EF值的基础上,加入人均收入、产业结构、消费结构、研发强度等控制变量,构建静态面板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全面考察贸易开放、城市化与自然资本消耗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环境污染是拉动中国自然资本消耗的主要因素,它导致了自然资本的利用效率趋于恶化;贸易开放与城市化总体上加剧了中国自然资本消耗,且城市化的负面影响更为显著;上一期人均EF与当期人均EF显著正相关,中国并不存在"倒U型"的自然资本库茨涅茨曲线。
[Abstract]:As the main measure of natural capital,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evaluation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recent years. Based on the estimation of EF values of 30 provinces and cities in China from 2000 to 2011. By adding the control variables such as per capita income, industrial structure, consumption structure, R & D intensity and so on, the static panel model and the dynamic panel model are constr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trade ope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rbanization and natural capital consump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s the main factor driving natural capital consumption in China, which leads to the deterioration of natural capital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n the whole, trade opening and urbanization aggravate the consumption of natural capital in China, and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urbanization are more obvious.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EF per capita in the previous period and EF per capita in the current period, and there was no "inverted U-shaped" Kuznets curve of natural capital in China.
【作者单位】: 湖北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3YJA790059)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4G413)
【分类号】:F752;F299.2;F124.5;F2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随着森林生态系统退化、水资源短缺、水土和湿地流失等生态问题的出现,重新评估日渐稀缺的自然资本备受关注。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地位,进一步强调了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的加速发展阶段,贸易开放与城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刘习平;宋德勇;;城市产业集聚对城市环境的影响[J];城市问题;2013年03期

2 刘华军;;城市化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来自中国时间序列和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J];上海经济研究;2012年05期

3 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J];经济研究;2004年10期

4 李锴;齐绍洲;;贸易开放、经济增长与中国二氧化碳排放[J];经济研究;2011年11期

5 游伟民;;对外贸易对我国环境影响的区域差异研究——基于2000-2008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国平;王正攀;曹跃群;;对农业资本存量K估算的文献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5期

2 郭东旭;;河南省农村人力资本与农民收入关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6期

3 王磊;郭义民;;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面板数据的联立方程估计[J];北方经济;2009年18期

4 李瑞娟;孙琳琳;;中国省际资本使用效率测算:1981~2005[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5 司先秀;;我国区域电信业与当地经济发展的适应性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6 陈金保;何枫;赵晓;;税收激励对中国服务业生产率的作用机制及其实证效果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7 李声明;陈晓毅;;我国民族自治地区经济增长因素的测算分析[J];商业研究;2008年07期

8 刘振滨;;我国流通产业成长路径研究[J];商业研究;2010年11期

9 陈春华;路正南;;能源强度与经济增长相互制约关系分析[J];商业研究;2011年08期

10 高建刚;;制度变迁、空间外溢效果对经济增长的贡献[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芳;石磊;马中;;CO_2减排对中国省际生产率的影响[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2 万永坤;董锁成;王隽妮;毛琦梁;;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污染联动效应研究[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3 黄少安;韦倩;;合作与经济增长[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郑若谷;干春晖;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研究[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5 黄蕊;朱永彬;王铮;;经济平稳增长下的城市能源消费和碳排放高峰预测——以上海市为例[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6 曲兆鹏;姜晓华;;二元性劳动力市场政策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证据(讨论稿)[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胡芳;周培明;张智敏;;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基于武汉市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的数据[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陈伟;严长清;吴群;李永乐;;开发区土地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基于江苏省面板数据的估计与测算[A];2010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马虎兆;栾明;;天津市服务业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测算与分析[A];2008中国服务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王博;;中国出口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再考察:1978-2004[A];2007年山东大学“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瑞;对外贸易对黑龙江省经济发展影响机理及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郭艳秋;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3 张伟;经济福利测度:理论分析与中国经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王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杨博琼;FDI对东道国环境污染的影响[D];南开大学;2010年

6 蒋欣;金融自由化、资产市场波动与经济危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马元;货币量值的经济周期波动模型[D];南开大学;2010年

8 魏下海;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人力资本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迟诚;我国贸易与环境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刘艳;中国服务业FDI的技术溢出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昭;城市圈土地结构效率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吴栋;信息化对能源强度变动影响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良玉;中国能源效率空间分布格局及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曾鸿志;中国高企业储蓄原因的理论和实证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5 章辉荣;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机制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张夏;我国区域技术进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7 孙亮;我国服务业演进的阶段性特征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8 朱平;FDI对江苏经济增长作用的地区差异性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9 徐丹;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技术创新的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10 谢阿敏;国际技术扩散对中国地区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樊杰;李平星;;基于城市化的中国能源消费前景分析及对碳排放的相关思考[J];地球科学进展;2011年01期

2 刘强;庄幸;姜克隽;韩文科;;中国出口贸易中的载能量及碳排放量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08期

3 沈利生;唐志;;对外贸易对我国污染排放的影响——以二氧化硫排放为例[J];管理世界;2008年06期

4 林伯强;蒋竺均;;中国二氧化碳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J];管理世界;2009年04期

5 何枫,陈荣,何林;我国资本存量的估算及其相关分析[J];经济学家;2003年05期

6 张军;;增长、资本形成与技术选择:解释中国经济增长下降的长期因素[J];经济学(季刊);2002年01期

7 黄勇峰;任若恩;刘晓生;;中国制造业资本存量永续盘存法估计[J];经济学(季刊);2002年01期

8 许宪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J];经济学(季刊);2002年04期

9 张军;施少华;陈诗一;;中国的工业改革与效率变化——方法、数据、文献和现有的结果[J];经济学(季刊);2003年04期

10 张军扩;;“七五”期间经济效益的综合分析——各要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测算[J];经济研究;1991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殷,余宏;循环经济: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J];商业研究;2005年20期

2 胡巍;窦立宝;吴文婕;崔超;;甘肃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度评价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0年19期

3 方中权;广州市白云区的发展与空间控制研究[J];地理科学;2005年02期

4 崔浩;;环境经济双赢才是目标[J];环境经济;2007年11期

5 杨文进,李欣广,李疆;论中国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理论来源──兼谈刘思华教授对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论的重要贡献[J];改革与战略;1999年01期

6 陶芳侯;;因地制宜 发展生态经济[J];中国经济快讯;2003年07期

7 徐秀军;解读绿色扶贫[J];生态经济;2005年02期

8 程宇航;;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产业群[J];当代江西;2005年08期

9 杜欢政;张旭军;;循环经济的理论与实践:近期讨论综述[J];统计研究;2006年02期

10 包红丽;赵喜仓;王t;;浅谈循环经济[J];商场现代化;2006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商博;苏玉玲;郑海春;吴长征;;推进循环经济 构建生态化经济体系[A];山东生态省建设研究(2004)[C];2004年

2 尹丹;;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十二五”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经济”发展研究[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黄兰香;;携手同行 和谐发展 合力建设环洞庭湖生态核心功能区[A];洞庭湖发展论坛资料汇编[C];2010年

4 许建;;安徽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选择[A];循环·整合·和谐——第二届全国复合生态与循环经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5 孙振清;赵秀生;刘滨;何建坤;;(火用)与循环经济[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6 王文刚;;生态经济视角下的林业资源型城市发展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赵丹;李锋;王如松;;宁国市生态经济功能区划与可持续发展研究[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二)[C];2010年

8 欧阳金芳;;关于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经济问题[A];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生态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9 季小立;;“苏南模式”的城市化及其演进[A];地区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第二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4年

10 尹树美;李明玉;;延边州城市化发展水平可持续性的综合评价[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震 吉红霞;河南省泌阳县大力发展生态经济[N];消费日报;2010年

2 记者 程鸿飞 通讯员 赵昌军 苗保田 郝慧芳;聊城:发展生态经济打造生态文化[N];农民日报;2009年

3 ;世界低碳与生态经济大会暨技术博览会签约项目表[N];上饶日报;2009年

4 记者 孔云秀;云南省生态经济学术论坛在大理举行[N];大理日报(汉);2010年

5 记者 彭文明 井波;裕民在生态经济上做文章[N];新疆日报(汉);2010年

6 胡定林;会东生态经济双丰收[N];凉山日报(汉);2011年

7 本报记者 雷汉发 通讯员 刘润旭 郭建华;河北赤城生态经济显活力[N];经济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翟永鸣 通讯员 林永升 朱双玲;平远:奏响“生态经济”和谐发展乐章[N];南方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王若冰;鄱阳湖生态经济 九江人明天的饭碗[N];九江日报;2009年

10 陆峰;着力改善生态环境 大力发展生态经济[N];新华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学迁;基于网络均衡的物流系统环境政策设计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2 秦丽云;淮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与环境经济的研究[D];河海大学;2001年

3 王明舜;中国海岛经济发展模式及其实现途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4 侯学英;中国可持续城市化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5年

5 关世勋;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张力机制及其策略选择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6 白先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计量分析与实证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7 谢品杰;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能源消费效应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年

8 何永达;制造业循环经济的测度与路径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9 李学;虚假城市化现象治理研究[D];中山大学;2006年

10 夏,

本文编号:14013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4013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8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