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预期与中国经济波动

发布时间:2018-01-10 04:29

  本文关键词:预期与中国经济波动 出处:《浙江社会科学》2014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预期冲击 经济波动 RBC模型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主体面临的不确定性和决策风险在不断增加,预期的变化(即,预期冲击)已经成为影响经济波动的重要因素。本文在标准的RBC模型中引入预期冲击,建立一个扩展的RBC模型,探讨预期冲击导致经济波动的动态机制。接下来,本文利用这个扩展的RBC模型模拟中国1981—2008年的经济数据,考察其解释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能力。结果表明,技术冲击和预期冲击均是驱动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重要因素。但是与技术冲击相比,预期冲击对中国经济波动的解释力更强(技术冲击大约能够解释总产出波动的45%,预期冲击可以解释50%以上的中长期经济波动)。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the uncertainty and decision risk faced by economic subjects are increasing and the expected changes (I. e. Expected shock)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economic fluctua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expected shock into the standard RBC model and establishes an extended RBC model. To explore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expected shocks leading to economic fluctuations. Next, this paper uses this extended RBC model to simulate the economic data of China from 1981 to 2008. The results show that both the technology shock and the expected impact are the important factors driving the economic cycle fluctuation in China, but compared with the technology shock. Expected shocks have a stronger explanation for China's economic volatility (technology shocks account for about 45 per cent of total output volatility, and expected shocks explain medium and long-term economic volatility above 50%.)
【作者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加州大学河滨分校;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批准号:7120323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批准号:11YJC790316)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编号:2013021〕资助
【分类号】:F224;F1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关于未来的信息既具有价值又具有不确定性。在古时候,为了确保自己的决策的正确性,君主、官员、甚至是商人均借助于巫师的预言来推断未来。在今天,中国政府根据自己对未来经济发展形势的预测来编制下一年的政府预算;企业家根据经济先行指标(如,消费者信心指数、订单数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龚刚;;实际商业周期:理论、检验与争议[J];经济学(季刊);2004年03期

2 张军,章元;对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计[J];经济研究;2003年07期

3 黄赜琳;中国经济周期特征与财政政策效应——一个基于三部门RBC模型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5年06期

4 陈昆亭,龚六堂,邹恒甫;什么造成了经济增长的波动,供给还是需求:中国经济的RBC分析[J];世界经济;2004年04期

5 陈昆亭,龚六堂,邹恒甫;基本RBC方法模拟中国经济的数值试验[J];世界经济文汇;2004年02期

6 王勇,王鹏飞;对《基本RBC方法模拟中国经济的数值试验》的评论及其他[J];世界经济文汇;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关韶峰;蔡明超;;真实经济周期模型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12期

2 曾国平;王正攀;曹跃群;;对农业资本存量K估算的文献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5期

3 江学迪;;能源价格冲击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基于RBC模型的实证分析[J];北方经济;2010年08期

4 胡宝娣;汪磊;;基于分位数回归的我国居民消费研究[J];商业研究;2011年01期

5 宋静;;资本积累和就业问题文献综述[J];商业研究;2011年01期

6 王云平;;改革以来教育在经济领域中是否存在公平效率的改进[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7 徐云鹏;张旭昆;;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的再估算[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8 王玉;;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路径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0年09期

9 陈飞翔;黎开颜;刘佳;;“Lock-in Effect” to Be Blamed for Regional Development Imbalances[J];China Economist;2008年03期

10 郝琳琳;李林;;河北省资本存量的估计[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若谷;干春晖;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研究[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2 曲兆鹏;姜晓华;;二元性劳动力市场政策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证据(讨论稿)[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郭其友;陈婧;;土地供给与经济周期: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理论诠证[A];“科学合理用地,推进海西建设”——福建省土地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黄蕾;孙楚仁;;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分析[A];第十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8年

5 陈昆亭;龚六堂;;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发展综述[A];2007年山东大学“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汪阳洁;姜志德;王继军;;中国耕地保护制度发挥效力了吗?[A];2010年“海右”全国博士生论坛(公共经济学)“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公共政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刘宪;;技术进步与制度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8)[C];2009年

8 干春晖;郑若谷;;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演进与生产率增长研究——对中国1978~2007年“结构红利假说”的检验[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9)[C];2009年

9 李凌;王翔;;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经验事实(1952—2006):基于样本时期和滤波算子的比较研究[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8年

10 刘宪;;劳动者报酬下降、技术进步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艳秋;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2 陈鹏;台湾经济波动冲击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蒋欣;金融自由化、资产市场波动与经济危机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杨光;哈罗德模型难题的破解及其对中国内需结构演变规律的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5 马元;货币量值的经济周期波动模型[D];南开大学;2010年

6 迟诚;我国贸易与环境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张宏霞;中国地方政府投资效应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周明海;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的测度与机理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9 汤向俊;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投资消费结构转变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廖立国;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嵘;我国公共投资对私人投资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2 徐丹;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技术创新的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3 吴德q,

本文编号:14038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4038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9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