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产业升级模式比较与理性选择

发布时间:2018-01-12 12:21

  本文关键词:产业升级模式比较与理性选择 出处:《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产业升级 模式选择


【摘要】:产业升级涉及到模式比较与理性选择。产业升级有两种基本方式,即存量升级和增量升级。存量升级主要指一国现有企业通过技术进步、管理改善、机制优化,使生产经营能级增强并在产业链上升过程中不断走向高端。增量升级则是通过招商引资,使国家或区域内新企业进入并优化产业结构,导致产业发展总体水平上升,既可以提高产业链层次,也可以在"代工"中增加技术含量,产生价值链提升的效果。增量升级有其符合规律的绩效路径,存量升级则具有相适应的结构组合。政府促进产业升级的方式或策略也应处于阶段性演变之中。这种演变主要包含着"三个转变":从重点促进增量升级向存量升级转变;从重点推动结构性产业增长向产业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转变;从重点培育关键项目向优化产业体系生成环境转变。
[Abstract]:Industrial upgrading involves pattern comparison and rational choice of industrial upgrading. There are two basic ways, namely the stock and incremental upgrade upgrade. Stock upgrade mainly refers to a country of existing enterprises through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mprov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optimization,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level to enhance and continue to rise in the process of high-end industry chain. The incremental upgrade is through the investment, the country or the area of new enterprises to enter and optimize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to increase the overall level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which can improve the industrial chain, can also increase the technology content in the "OEM", create the value chain to enhance the effect of the performance. The incremental upgrade path according to the law, the stock has a structure upgrade to adapt to the government to promote industrial upgrading way or strategy should also be in the stage of evolution. This evolution mainly contains the "three transformations": from the point of promoting incremental upgrade Transformation from stock to upgrading; from focus on promoting structural industry growth to upgrading the overall innovation capability of the industry; from focusing on key projects to optimizing the industrial system to generate environment.

【作者单位】: 上海行政学院;
【分类号】:F121.3
【正文快照】: 产业升级是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追求,尤其在金融危机发生、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后,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均在期待科技突破、产业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第三次工业革命”等议题之所以成为世界共同关切,实质上是顺应了人们对产业升级、尽快摆脱困境的愿望。然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保林;;产业升级是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J];经济学动态;2009年02期

2 王国平;;发展方式转变的理性选择:构建国家产业升级战略[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吕贵;王国平;;上海郊区发展研究:江苏昆山、江阴等地发展的启示与借鉴[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4 张小蒂;孙景蔚;;基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J];世界经济;2006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文东伟;冼国明;;China's comparative advantage still in low-tech manufacturing sector[J];China Economist;2009年06期

2 钱学锋;陈勇兵;;国际分散化生产导致了集聚吗:基于中国省级动态面板数据GMM方法[J];中国经济学;2009年00期

3 梁运文;张帅;;垂直专业化下中国制造业竞争力层次传导效应[J];财经研究;2011年12期

4 蒲华林;张捷;;产品内国际分工与中国获取的价值——基于零部件进出口的分析[J];财贸研究;2012年01期

5 程进;;出口加工企业管理分工能力转型的分析——基于管理分工演化视角[J];产业经济研究;2010年06期

6 王昆;廖涵;;国际产业趋同与差异研究——来自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的证据[J];产业经济研究;2011年01期

7 陈健;;产品内国际分工与区域经济增长:专业化演进视角的比较研究[J];产业经济评论;2012年02期

8 代中强;梁俊伟;;分工与贸易利益:理论演进与中国经验[J];当代财经;2007年09期

9 李瑞琴;;产品内国际分工模式下区域经济合作的福利和收入分配效应分析[J];当代财经;2008年08期

10 马颖;李酣;;中国外贸产业结构变迁与国际竞争力演化的经验分析[J];当代财经;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林娟;;垂直专业化对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A];2009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危机与变局中的国有经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王国平;;产业升级的核心:拓展企业主体行为[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9)[C];2009年

3 雷鹏;;垂直专业化视角下的产品内贸易与中国产业发展[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青年学者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易振华;垂直专业化所有权选择探析[D];南开大学;2010年

2 于明言;企业组织模式选择与出口和外包[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李宸t];中国承接服务外包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唐铁球;中国制造业参与产品内分工与贸易的动因与收益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孙佳;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徐光瑞;我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吕新军;国际外包及其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杜宇玮;国际代工的锁定效应及其超越[D];南京大学;2011年

9 宋捷;产品内国际分工与中国的选择[D];复旦大学;2011年

10 刘利民;产品内贸易对中国制造业集聚的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杨;产品内分工视角下中国加工贸易与FDI关系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周锋;地区经济转型升级中的政府作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曹玉书;中国制造业承接外包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4 韩朋生;中印双边贸易问题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5 樊朝杰;我国服装产业出口贸易的市场势力分析[D];东华大学;2011年

6 殷博乔;全球价值链分工视角下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窦文武;产业升级GIS模型研究与应用[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李英俊;论产品内分工与贸易[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9 何慧慧;东亚地区垂直分工背景下中国贸易中的隐含碳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何婷;产品内分工条件下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刘小铁;产业组织结构对产业竞争力的作用机理[J];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2 邹薇;再论国家竞争力的内涵及其测度体系[J];经济评论;2002年03期

3 侯高岚;;比较优势、后发优势与后进国家产业升级[J];开发研究;2006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卜国琴;全球生产网络与中国产业升级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宁坚;张学兵;;产业升级的路径选择研究——以四川省“十二五”产业升级为例[J];经济体制改革;2011年03期

2 董磊;张克让;;全球产业链中的我国产业升级问题研究[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7年03期

3 王海霞;;甘肃发展新兴产业的模式选择与推动策略[J];商业时代;2009年09期

4 徐雯静;郝斌;;产业链形态演进、产业模块化与上海产业升级[J];生产力研究;2009年14期

5 李蕾;城乡消费结构失衡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6 李传恒;;全球价值链转移与山东半岛产业对接[J];东岳论丛;2006年04期

7 郭元f^;常晓鸣;周萍;阙彬;袁静;;全球金融危机:我国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的思考[J];经济体制改革;2009年04期

8 赵付春;焦豪;;产业升级的微观实现机制研究:基于双元性理论的视角[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年05期

9 黄湘燕;;新加坡产业升级及经验和教训[J];企业家天地;2009年03期

10 赵学平;;欠发达地区产业升级路径探讨——衢州市产业高端化之辨析[J];浙江经济;2009年1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倩倩;;浅谈美国经济结构调整及对中国的启示[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8·理论专刊)[C];2008年

2 陈清泰;;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思路和政策[A];《建设创新型国家与企业创新》智库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陈希敏;高帆;;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与模式选择[A];民革全国西部大开发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高兴民;;特区产业结构国际化取向探讨——对深圳的关注与思考[A];2003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特区发展与国际化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祁巍锋;;浙江省开发区管理模式选择初探[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6 张秉文;;承接东部产业转移 突破产业升级困境[A];坚持科学承接产业转移 促进广西又好又快发展——“广西承接产业转移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7年

7 王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东北与台湾产业结构调整的比较研究[A];第五届国有经济论坛“海峡两岸企业改革与重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李国平;;产业升级背景下北京市经济空间组织特征与发展趋势[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城市转型与人类未来”城市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9 张燕;;中国产业升级路径中的资源环境约束——基于产业地位划分法的研究[A];第五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0年

10 黄群慧;;第十二章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产业升级与企业转型[A];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企业发展: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年度报告(2009~2010)[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逄明瑜;项目富乡 产业裕民[N];吉林日报;2010年

2 记者 胡劲松;安庆招才引智促产业升级[N];安徽日报;2010年

3 钟恒 记者 周佳璐;产业升级招商引资竞赛年活动全面铺开[N];宜春日报;2011年

4 盛韦;创新招商模式 促进产业升级[N];农民日报;2007年

5 记者 王正喜;推进招商引资 促进产业升级[N];徐州日报;2010年

6 实习记者 何腾江邋通讯员 罗颖涛 陈程;南头:“零用地”招商助推产业升级[N];中山日报;2007年

7 记者 杨伟鸣邋通讯员 秦文胜;鄂州西山街推动产业升级[N];湖北日报;2007年

8 韩庆权 记者 吴岳福;集贤强化园区载体助推产业升级[N];黑龙江日报;2010年

9 首席记者 李菲;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发展[N];绍兴日报;2009年

10 白同;达拉特旗以招商引资和项目 建设“两轮”推动产业升级[N];鄂尔多斯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明;产业升级与经济增长理论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3年

2 陈颖;内蒙古资源型产业转型与升级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3 李耀尧;创新产业集聚与中国开发区产业升级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4 唐卫东;生态经济区运行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5 袁奇;当代国际分工格局下中国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6 王晨佳;西部地区产品内分工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范桂汕;经济增长的阶段与固定资产投资规律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8 唐东波;中国的贸易开放、产业升级与就业结构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9 常晓鸣;生产绩效、技术创新与我国工业的产业升级[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10 祝年贵;招商引资论[D];四川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旭;平凉市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2 余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转移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5年

3 陈琦;环境管制,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关联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8年

4 张鸿铭;地方政府在产业升级中的作用[D];厦门大学;2009年

5 侯晓路;天津开发区产业演化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6 赵卓鹏;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对产业升级的作用机理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7年

7 张敏;制度变迁模式的选择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8 邱德君;关于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与选择的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陈娇;区域产业转移促进产业升级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黄悬悬;西部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的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142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4142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3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