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我国经济增长数量与质量阶段性特征:1978~2014年

发布时间:2018-01-16 22:06

  本文关键词:我国经济增长数量与质量阶段性特征:1978~2014年 出处:《改革》2015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经济增长 发展方式转型 市场经济与资源配置


【摘要】:通过对经济增长数量和经济增长质量的理论分析,将经济增长质量界定为经济效率、经济结构、经济稳定性及经济持续性四个维度,采用主成分分析与熵权法相结合的方法对1978~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数量和经济增长质量进行测度,并通过构建耦合理论模型对两者的一致性进行量化评估。研究表明,经济增长数量和经济增长质量之间的一致性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在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增长数量和经济增长质量处于低发展度下的"虚假耦合"状态;在新常态阶段,经济增长数量与经济增长质量不一致性突出,两者呈现高发展度下失调状态。导致两者不一致性加剧的最主要症结在于经济结构失衡,要扭转经济增长数量与经济增长质量的不一致状态必须全面纠正各层次的结构偏差。
[Abstract]:Through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economic growth, the quality of economic growth is defined as four dimensions: economic efficiency, economic structure, economic stability and economic sustainability.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China's economic growth from 1978 to 2014 were measured by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and entropy weight method.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consistency between the quantity of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quality of economic growth show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ages. In the early stage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quantity of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quality of economic growth are in the "false coupling" state under the low degree of development; In the new normal stage, the quantity of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quality of economic growth are not consistent, both show a high degree of development under the state of imbalance. The main cause of the inconsistency between the two is the imbalance of economic structure. In order to reverse the inconsistency between the quantity of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quality of economic growth, the structural deviation at all levels must be completely corrected.
【作者单位】: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项目“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报告”(批准号:13JBGP014)
【分类号】:F129
【正文快照】: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1978~2014年,我国GDP年均增长率为9.5%,远远高于同期世界平均增长速度(2.8%),人均收入水平也从1978年的182美元增长到2014年的7476美元,成功实现了从低收入国家向上中等收入国家的跨越。现阶段,在世界经济发展格局深度调整和国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建新;申世军;;中国经济增长质量问题的初步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7年03期

2 武义青;经济增长质量的度量方法及其应用[J];管理现代化;1995年05期

3 刘海英;张纯洪;;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提高和规模扩张的非一致性实证研究[J];经济科学;2006年02期

4 沈坤荣;中国经济增长绩效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98年01期

5 龚玉泉,袁志刚;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非一致性及其形成机理[J];经济学动态;2002年10期

6 刘东皇;孟范昆;季小立;;中国宏观经济结构优化的多维度研究[J];经济学家;2013年11期

7 向书坚;郑瑞坤;;增长质量、阶段特征与经济转型的关联度[J];改革;2012年01期

8 李宾;曾志雄;;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再测算:1978~2007年[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03期

9 刘亚建;我国经济增长效率分析[J];思想战线;2002年04期

10 叶初升;;发展经济学视野中的经济增长质量[J];天津社会科学;201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林;高安刚;;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我国区域内生增长的差异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4期

2 付晓梅;宗刚;;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分析[J];北方经济;2008年08期

3 温立新;;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非对称性分析[J];北方经济;2008年24期

4 李睿;;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分析[J];北方经济;2009年08期

5 赵利;王振兴;;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基于中国数据的经验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6 蓝虹;胡树刚;;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7 刘泽云;;教育对工资不平等的影响:结构效应和价格效应[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8 夏玺柠;;我国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应分析[J];才智;2009年34期

9 毕秀水;;经济增长理论的自然资本观述要[J];长白学刊;2006年02期

10 熊心悦;;奥肯定律在中国失效问题的实证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雷雨若;;人本理念在我国政府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探讨[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五辑2009)[C];2010年

2 肖文海;;国有部门改革、劳动力市场障碍与自我就业:理论与经验分析[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史锦华;;基于生态文明视角的民族地区可再生能源利用研究[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4 蔡向东;;基于我国失业特征及金融危机背景下促进就业路径的思考[A];中国社会学会2010年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张红宇;;城乡统筹:工业化进程中的阶段性、结构转换与制度创新[A];论城乡统筹发展与政策调整——城乡统筹发展与政策调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程名望;史清华;;经济增长、资本投入、技术进步与就业:中国案例与解释(1978—2006)[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年度主题卷)[C];2008年

7 诸大建;;中国发展3.0:生态文明下的绿色发展——深化中国生态文明研究的10个思考[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8 雷雨若;;人本理念在我国政府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探讨[A];公共管理与地方政府创新研讨会论文[C];2009年

9 张向前;;我国公共就业培训机制研究——基于重庆、东莞、泉州公共就业培训的调查分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蓝宝江;李军;;产出增长、资本积累与中国工业就业弹性——基于东部与中西部1998-2002年省际工业数据的测算[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慧玲;科技进步对劳动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马元;货币量值的经济周期波动模型[D];南开大学;2010年

3 潘祺志;我国工业能耗强度变动与节能路径选择[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刘宝如;中国转型期税收与经济增长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余冬筠;区域创新的效率及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熊鸿军;经济转型期上海工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就业效应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7 张红宇;公平与效率视阈下的政府经济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李琼;我国货币政策“信贷--成本”渠道探讨[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李军;企业多重异质性与出口行为:Melitz模型的拓展与来自中国制造业的证据[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王志伟;中国就业函数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慧聪;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技术进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赵朝霞;中国货币政策的就业结构效应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赵萃擘;青岛市经济增长与就业相关关系的实证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吴茂东;江西省经济增长质量测度与评价[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5 黄琴;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提升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石永浩;中国房地产泡沫实证分析[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7 李晓霞;财政政策的就业效应[D];重庆理工大学;2010年

8 杨尚波;中部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与就业效应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9 夏谱程;基于投入产出表的云南省产业结构动态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10 陈勇;行政问责法律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伍学林;;西部内陆地区开放与开发协调联动[J];财经科学;2011年08期

2 肖红叶,郝枫;资本永续盘存法及其国内应用[J];财贸经济;2005年03期

3 宋国宇,刘文宗;产业结构优化的经济学分析及测度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和产业;2005年07期

4 陈丹丹;任保平;;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质量:理论分析与计量检验[J];当代财经;2010年01期

5 卢现祥;周晓华;;有利于穷人的经济增长(PPG):——基于1996—2006中国农村贫困变动的实证分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6 武鹏;;行业垄断对中国行业收入差距的影响[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10期

7 刘海英,赵英才,张纯洪;人力资本“均化”与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关系研究[J];管理世界;2004年11期

8 杨建芳;龚六堂;张庆华;;人力资本形成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一个包含教育和健康投入的内生增长模型及其检验[J];管理世界;2006年05期

9 王弟海;龚六堂;李宏毅;;健康人力资本、健康投资和经济增长——以中国跨省数据为例[J];管理世界;2008年03期

10 杜宇玮;周长富;;锁定效应与中国代工产业升级——基于制造业分行业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J];财贸经济;2012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魏礼群;;重在经济增长数量、质量和效益相统一[J];求是;2009年08期

2 任保平;李娟伟;;实现中国经济增长数量、质量和效益的统一[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3 袁俊芳;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J];北方经济;2004年08期

4 刘先春;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与四个文明的协调推进[J];发展;1998年05期

5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自治区党校副教授 周敏;努力实现经济增长数量与质量、效益的统一[N];广西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杜吟;从注重增长数量转向兼顾增长质量[N];中国质量报;2012年

3 苗月霞;加拿大为何叫停投资移民[N];光明日报;2014年

4 iJ志勇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怎样的经济增速才合理?[N];海峡财经导报;2013年



本文编号:14350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4350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3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