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福利绩效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生态福利绩效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出处:《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生态福利绩效 经济增长 倒U型关系 脱钩发展 可持续发展
【摘要】:在一个自然资本绝对稀缺的"满的世界",如何在生态环境的极限内实现人类福利水平的不断提升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在Daly思想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由生态足迹作为投入和人类发展水平作为产出的生态福利绩效的概念。研究生态福利绩效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两者关系演变的原因,对于帮助我们从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角度理解经济增长的绩效和可持续发展的程度,以及指导我们在自然资本稀缺的情况下实现福利水平的不断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2007年涵盖了124个国家和地区的横截面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生态福利绩效和经济增长是倒U型关系,转折点发生在人均GDP为3 000国际元的时候,即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生态福利绩效随着经济增长不断提高,单位自然消耗可以带来递增的福利水平,人类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向着可持续发展不断靠近的;当人均GDP达到3 000国际元后,生态福利绩效开始随着经济增长递减,单位自然消耗带来的福利水平递减,人类的经济增长模式正在逐步远离可持续发展的轨道。通过对生态福利绩效组成要素的分解,本文发现趋于平稳的自然消耗的经济绩效和一直降低的经济产出的福利绩效是制约生态福利绩效不断提升的重要因素。生态福利绩效和经济增长的倒U型关系证明了脱钩发展即经济增长和自然消耗的脱钩以及福利水平提升和经济增长的脱钩对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如何实现脱钩发展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特别是我国脱钩发展的战略选择。
[Abstract]:In a "full world" where natural capital is absolutely scarce, how to realize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human welfare level within the limi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the fundamental requirement to realiz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welfare performance with ecological footprint as input and human development level as output, and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logical welfare performance and economic growth, as well as the reasons for the evolu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logical welfare performance and economic growth. To help us understand the performance of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degre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conomics, and guide us to achieve the level of welfare in the context of the scarcity of natural capital. In 2007, the cross-sectional data covering 124 countries and regions were used for empirical analysis. It is found that ecological welfare performance and economic growth are inversely U-shaped. The turning point occurred when the per capita GDP was 3 000 international dollars, that is, in the initial stag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performance of ecological welfare improved with the economic growth. The unit natural consumption can bring the increasing welfare level, the human economic growth pattern is approaching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hen the per capita GDP reached 3 000 international dollars, the ecological welfare performance began to decline with the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welfare level per unit natural consumption decreased. Human economic growth model is gradually away from the track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decomposition of ecological welfare performance components. This paper finds that the steady economic performance of natural consumption and the welfare performance of declining economic output are the important factors restricting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ecological welfare performance. The reverse U-typ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logical Welfare performance and Economic growth. To understand the necessity of decoupling development, that is, the decoupling of economic growth and natural consumption, as well as the improvement of welfare level and the decoupling of economic growth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realize decoupling development in countries in different development stages, especially the strategic choice of decoupling development in China.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稳态经济理论的低碳竞争力研究”(编号:7117315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绿色经济研究”(编号:7139123003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低碳发展的评价指标研究”(编号:11AZD102)
【分类号】:X24;F124.1
【正文快照】: 新古典经济学通常假定自然资源是中性的和无限供给的,只要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人造资本不断积累,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经济就可以无限制地增长,人类福利也可以随着经济增长不断得到改善。自然资本和人造资本被认为是可互相替代的,只要人造资本的增加大于自然资本的减少,或者把从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陈刚;李树;;政府如何能够让人幸福?——政府质量影响居民幸福感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12年08期
2 诸大建;;生态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和管理学[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8年06期
3 诸大建;朱远;;生态文明背景下循环经济理论的深化研究[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年02期
4 诸大建;;超越增长: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如何不同于新古典经济学[J];学术月刊;2013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辽吉;;乡村生态体验营销策略研究——以丹东为例[J];旅游论坛;2009年05期
2 赵圣熠;;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基础[J];东方企业文化;2013年06期
3 张海霞;周玲强;;城市居民公园游憩幸福感的因素构成与差异分析——以杭州市为例[J];地理科学;2013年09期
4 闫硕;;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生态循环经济及其路径[J];华章;2011年07期
5 胡洁;;基于生态经济学与网络治理的生态城市建设[J];理论月刊;2011年02期
6 孙启宏;白卫南;乔琦;;我国循环经济规划现状与展望[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4年01期
7 潘禾;;我国生态文明理论研究观点评析[J];绿色科技;2014年02期
8 贺京同;郝身永;;怎样才能使落脚城市人群更幸福?——基于CHIPS数据的实证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13年06期
9 王婧;;别样的经济学——生态经济学述论[J];经济师;2014年07期
10 宋晓舒;;郑州市循环经济评价与发展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1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朱坦;高帅;;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刘海东;乘用车轻量化绿色效应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常胜;基于景观空间格局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3 郑玲;基于生态设计的资源价值流转会计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4 覃一冬;集聚、增长与福利:理论和实证[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5 吴迪;马克思生态经济思想视阈下的循环经济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6 陈美爱;基于休闲学视角的市民幸福感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7 郝身永;决策效用、感受效用与幸福—理论分析与中国实证[D];南开大学;2013年
8 袁文华;循环经济的品牌授权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9 覃一冬;集聚、增长与福利:理论和实证[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杨叶;耕地易地补充价值补偿测算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忠;论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及实践[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3 吴玉晴;黄土高原区小流域生态规划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4 胡杭爱;长江三角洲地区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5 杨雨迪;官员经历、晋升与当地教育供给[D];厦门大学;2014年
6 黄忠;宁乡县道林工业园两型建设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诸大建,朱远;生态效率与循环经济[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陆铭;王亦琳;潘慧;杨真真;;政府干预与企业家满意度——以广西柳州为例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8年07期
3 何立新;潘春阳;;破解中国的“Easterlin悖论”:收入差距、机会不均与居民幸福感[J];管理世界;2011年08期
4 陈刚;李树;;中国的腐败、收入分配和收入差距[J];经济科学;2010年02期
5 陈刚;李树;尹希果;;腐败与中国经济增长——实证主义的视角[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8年03期
6 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张平;刘霞辉;张晓晶;汪红驹;常欣;;增长失衡与政府责任——基于社会性支出角度的分析[J];经济研究;2006年10期
7 李涛;史宇鹏;陈斌开;;住房与幸福:幸福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城镇居民住房问题[J];经济研究;2011年09期
8 诸大建;可持续发展呼唤循环经济[J];科技导报;1998年09期
9 陈刚;李树;;中国地方政府的社会性支出:效率及其决定因素[J];南方经济;2010年10期
10 陈刚;;腐败与收入不平等——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J];南开经济研究;2011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晓刚;论第三产业的环保型经济增长[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2 文存柱 ,王福强;经济增长:选择正道——抓住入世机遇以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J];中国石油石化;2002年01期
3 维杰·维塞斯瓦伦 ,张子;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2003年01期
4 谢海燕;企业改革与经济增长[J];煤矿现代化;2004年04期
5 王颖;论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城市生态文化建设[J];中国环境管理;2004年01期
6 吴诗荣;武汉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关系研究[J];中国环保产业;2005年07期
7 王迪;;投资对丹东经济增长作用分析[J];辽宁丝绸;2006年03期
8 何立志;蒋建兴;;以创新谋求企业经济增长质的飞跃[J];铜业工程;2006年03期
9 王晓华;;河南省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实证分析[J];经济论坛;2006年22期
10 李国柱;;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基于面板数据单位根的研究[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卓成霞;;金融危机下保就业与保经济增长的博弈研究[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9年
2 莫文;彭运石;;主观幸福感和经济增长[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李鸿飞;于进才;孟繁一;;试析中国经济增长的环境成本[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4 姜焰生;;现代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5 刘渝琳;白艳兰;;金融深化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吴开;夏鑫;;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刘忠文;;经济增长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浅析[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韩中豪;胡雄星;张明旭;;上海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的关系[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9 刘幸菡;吴国蔚;;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及其在中国的实证检验[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10 王维国;杨晓华;;我国国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分析——兼论国债负担对国债经济增长效应的影响[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鸣骥;创新激发经济增长[N];中国财经报;2002年
2 张晓静,,张开飞;经济增长能否承受税收高速增长之重[N];中国税务报;2005年
3 蔡f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N];湖北日报;2001年
4 陈 颐;教育是经济增长关键因素[N];经济日报;2003年
5 李茹萍;工业产值突破千亿珠海经济增长提速[N];经济日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王比学;7%,我们有信心![N];人民日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杜萍;经济增长良好 降息大可不必[N];市场报;2001年
8 余少谦;实现农村和谐经济增长[N];福建日报;2007年
9 见习记者 王白露;人行预计:我省今年经济增长10%以上[N];湖南经济报;2007年
10 ;中国需要重新平衡经济增长[N];机电商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琳;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程治中;论城市化与经济增长[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3 关春华;印度对外贸易政策改革绩效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4 黄菁;环境污染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及影响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5 张宝贵;教育科学发展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6 陈萍;文化软实力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7 王然;市场化进程、企业家职能配置与经济增长[D];暨南大学;2011年
8 曾祥炎;基于宏观产权制度分析框架的中国经济增长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9 刘畅;中国益贫式增长中的经济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10 方化雷;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波;基于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0年
2 于晓黎;青岛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李田田;标准对湖南省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4 洪韬;制度因素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国际比较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5 候志德;文化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韩长春;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7 丁昌昆;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8 张亚军;天津市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D];天津大学;2010年
9 郭刚军;辽宁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7年
10 鲁涛;国有银行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351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435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