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要素相对丰裕度改变与中国供给结构调整

发布时间:2018-01-18 01:36

  本文关键词:要素相对丰裕度改变与中国供给结构调整 出处:《世界经济》2014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雷布津斯基弹性 供给结构 要素就业弹性


【摘要】:随着劳动人口数量逐渐下降和资本存量加速上升以及由此带来的要素相对丰裕度变化,中国经济的总供给结构将发生调整。本文基于1981~2011年的统计数据和超越对数GDP函数,估算了中国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出口产品以及资本收入在总产出份额的决定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劳动和资本的产出弹性、就业弹性及需求弹性。研究结果显示,当给定其他条件不变时,随着劳动力资源日益稀缺和资本存量增加,中国将生产更多投资品,减少消费品和出口品的生产。
[Abstract]:As the size of the labour force declines and the capital stock accelerates and the resulting relative abundance changes. The total supply structure of China's economy will be adjusted. 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data from 1981 to 2011 and the logarithmic GDP function, this paper estimates the final consumption and capital formation of China. On this basis, the output elasticity, employment elasticity and demand elasticity of labor and capital are calculated. As labor resources become scarcer and capital stocks grow, China will produce more investment goods and reduce production of consumer goods and exports.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规制与竞争研究中心;
【基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经济结构调整与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中国宏观经济风险分散现状、渠道、福利分析和分散风险对策研究”(10XNJ005)的支持
【分类号】:F124;F121.3
【正文快照】: —前言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之后,经济实现了多年快速增长。凭借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及成本优势,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商品生产国和出口国。出口在总产出中的份额由2000年的23%—度上升到2006年的39%,之后虽有反复,但在经历美国次贷危机之后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常进雄;中国就业弹性的决定因素及就业影响[J];财经研究;2005年05期

2 张车伟,蔡f ;就业弹性的变化趋势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05期

3 丁守海;;中国就业弹性究竟有多大?——兼论金融危机对就业的滞后冲击[J];管理世界;2009年05期

4 赵志耘;刘晓路;吕冰洋;;中国要素产出弹性估计[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年06期

5 周黎安;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兼论我国地方保护主义和重复建设问题长期存在的原因[J];经济研究;2004年06期

6 蔡f ,都阳,高文书;就业弹性、自然失业和宏观经济政策——为什么经济增长没有带来显性就业?[J];经济研究;2004年09期

7 林毅夫;;潮涌现象与发展中国家宏观经济理论的重新构建[J];经济研究;2007年01期

8 简新华;余江;;基于冗员的中国就业弹性估计[J];经济研究;2007年06期

9 白重恩;钱震杰;;国民收入的要素分配:统计数据背后的故事[J];经济研究;2009年03期

10 方明月;聂辉华;江艇;谭松涛;;中国工业企业就业弹性估计[J];世界经济;2010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华德亚;董有德;;跨国公司产品内分工与我国的产业升级[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2 高勋炳;;充分发挥比较优势 努力提升安徽外贸竞争力[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3 宣丹妮;;民企与政府关系扭曲诱因剖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3期

4 彭迪云;傅联英;郭林林;;要素投入对安徽省农业总产值的影响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5期

5 张林;高安刚;;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我国区域内生增长的差异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4期

6 李停;;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区际合作障碍——基于晋升博弈分析视角[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7 钱进;;安徽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8 刘莉;万光彩;;住房价格波动:一个基于托宾Q理论模型[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9 张超;王严根;;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实环境思考[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10 唐志丹;翟琳;崔启东;;辽宁省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分析与对策[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尚蒲;罗必良;;中央与地方博弈:来自1999-2009年土地审批与违法用地的证据[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刘宁;孙秋鹏;;投资宏观调控过程中的中央与地方博弈行为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3 尹恒;;中国县级政府支出偏向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刘丽;;经济增长过程中中国工资水平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分析[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保建云;;权力租金、寻权与权钱交易的经济学分析[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侯经川;黄祖辉;钱文荣;;比较优势与制度选择[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倪子靖;;规制俘获理论的文献综述[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8 孙柳媚;王争;;转型时期的税收竞争、地方公共服务与经济表现[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9 赵会玉;;地方政府竞争与经济增长: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柯华庆;;实效主义法学纲要[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晓晖;论宏观调控决策的法律调整[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尚海涛;陕西省地方财政风险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3 李善杰;软预算约束下的宏观经济与政策实践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4 侯文杰;内生消费、消费行为和消费增长[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李伟;结构化创新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6 王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江依妮;中国式财政分权下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彭彦强;基于行政权力分析的中国地方政府合作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马冀勋;区域开发中的主导产业选择与绩效评估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李树培;我国的加速工业化战略与内需不足[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晗峰;跨学科视角下公共就业服务NPO途径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陈伟;比较优势理论与我国出口制造业发展及产业结构升级策略新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王慧聪;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技术进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高玉东;区域行政垄断对中国生产性服务业效率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刘佳;落后产能的成因研究——土地分成合约的视角[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王鹏;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不足的对策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7 于波强;我国劳动力要素价格扭曲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曾鸿志;中国高企业储蓄原因的理论和实证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9 张芳;地方政府间非合作博弈的机理及治理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瞿梦杰;乡镇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的关系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春雷;;促进扩大就业税收政策的路径选择——基于就业弹性方面的考察[J];财经问题研究;2007年01期

2 李红松;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弹性问题研究[J];财经研究;2003年04期

3 肖红叶,郝枫;资本永续盘存法及其国内应用[J];财贸经济;2005年03期

4 张军;;所有制、厂商规模与中国工业企业利润率的决定:解释及其政策含义[J];产业经济评论;2002年01期

5 邵景安;魏朝富;谢德体;;家庭承包制下土地流转的农户解释:对重庆不同经济类型区七个村的调查分析[J];地理研究;2007年02期

6 吴木銮;林谧;;政府规模扩张:成因及启示[J];公共管理学报;2010年04期

7 吕政;中国能成为世界的工厂吗?[J];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11期

8 张车伟,蔡f ;就业弹性的变化趋势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05期

9 罗浩;中国劳动力无限供给与产业区域粘性[J];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04期

10 蔡f ;王美艳;曲s,

本文编号:14389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4389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8f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