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区域低碳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形成机理及实现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19 01:34

  本文关键词: 低碳经济 产业创新体系 协同创新 出处:《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的加速发展,国内外竞争环境变化越来越快,产业创新已经成为国力差异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决定性因素。从低碳和协同的视角,首先分析了区域低碳产业创新体系形成机理,然后构建了区域低碳产业协同创新体系,最后结合实证提出了"统一布局(机制设计)—源头创新(产业链整合)—互动渗透(技术扩散)"的区域低碳产业创新体系实现路径及相关对策。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networking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at home and abroad is changing more and more rapidly. Industrial innovation has become the decisive factor of the difference of national strength and the level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ow carbon and coordination,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regional low-carbon industrial innovation system. Then the regional low-carbon industry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system is constructed. Finally,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realization path of regional low-carbon industry innovation system based on "unified layout (mechanism design)-source innovation (industry chain integration-interaction penetration (technology diffusion)" an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作者单位】: 湖南工业大学商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2YJC790229)
【分类号】:F127;F205
【正文快照】: 0引言目前,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的基本途径和战略选择,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认同。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低碳经济已成为各国科技和产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发展的加速期,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进程大量消耗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严潮斌;产业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战略选择[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2 杜静;陆小成;罗新星;;区域创新系统的生态化问题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年03期

3 王伟光;吉国秀;李征;;东北地区产业创新体系:变革基础、路径选择与政策取向[J];党政干部学刊;2007年08期

4 郭淑芬;;关于创新系统的比较研究[J];管理现代化;2007年04期

5 钟荣丙;;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的组织模式研究——基于长株潭城市群的实证分析[J];改革与战略;2013年02期

6 朱翔;;长株潭城市群产业布局优化研究[J];国土资源导刊;2013年02期

7 付丹;李柏洲;;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系统的结构及要素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17期

8 文龙光;易伟义;;低碳产业链与我国低碳经济推进路径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14期

9 洪名勇,董藩;西部地区重工业发展构想[J];民族研究;2003年04期

10 寇小萱;;建立和完善区域技术创新合作机制研究——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J];中国流通经济;2010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琦;;论创新型城市群的产业创新——以长株潭3+5城市群为例[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2 郝东恒;殷阿娜;王殿茹;;河北省发展低碳产业实现路径[J];工业技术经济;2012年03期

3 陈力田;;中国通信设备制造业创新能力测度和初步分析[J];管理工程学报;2010年S1期

4 赵文哲;;财政分权与前沿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关系研究[J];管理世界;2008年07期

5 李俊中;;基于产业集群的长株潭区域创新系统策略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1年01期

6 姜保雨;;基于产业集群的河南省区域经济创新要素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年04期

7 张玉玲;;基于因子分析的企业低碳战略评价[J];管理工程师;2014年01期

8 胡启兵;;低碳产业集聚发展的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14期

9 张治河;谢忠泉;周国华;张传波;;产业创新的理论综述与发展趋势[J];技术经济;2008年01期

10 邵云飞;黎丽;尹守军;;产业创新的新范式:生态创新研究[J];技术经济;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裴乐;;论城市管理创新系统的构建[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鹏飞;中国汽车产业技术供应链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陈丽荣;中国林业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及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邹长城;中国核电产业自主化发展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4 黄继;城市创新系统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5 李邃;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6 高常水;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平台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7 孙红兵;城市创新系统的动力、能力和绩效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8 冯占民;城市群低碳发展的区域合作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9 张治河;面向“中国光谷”的产业创新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10 范海燕;黑龙江省经济增长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乔佼;资源富集区产业创新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任小莉;武汉新区产业集群功能优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3 史江兰;中国电信产业创新系统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4 何晓静;区域创新体系发展中的金融结构支持:理论与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黄力韵;产业创新与上海城市功能提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段金鑫;煤炭产业创新系统模型构建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7 周文斌;创新政策的多国比较与中国创新政策的发展[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8 焦丽荣;云南经济结构调整的成效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1年

9 李帆;我国制药企业新药研发动力不足的成因探寻[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郭秀莉;我国风电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衣秀侠;;博士后就业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人才;2006年17期

2 景星蓉,张健 ,樊艳妮;生态城市及城市生态系统理论[J];城市问题;2004年06期

3 陈柳钦;;着力提升天津市产业集群竞争力[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年09期

4 陈光,王永杰;区域技术创新系统的动力分析[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01期

5 林善炜;;企业技术联盟的技术创新模式及其风险控制[J];福州党校学报;2010年02期

6 刘友金;易秋平;;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经济系统失调及其实现平衡的途径[J];系统工程;2005年10期

7 曹静;范德成;唐小旭;;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合作机制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10年01期

8 陈建军;中国现阶段产业区域转移的实证研究——结合浙江105家企业的问卷调查报告的分析[J];管理世界;2002年06期

9 洪名勇,曹明华;西部大开发与国有经济战略调整[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0年06期

10 贺强;李婷;;变革经济发展方式 大力发展低碳经济[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0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国家统计局 科学技术部 财政部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教育部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N];光明日报;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立娥;;湖南省碳排放现状及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年09期

2 于楠;杨宇焰;王忠钦;;我国碳交易市场的不完整性及其形成机理[J];财经科学;2011年05期

3 马晓旭;刘梦雅;;我国农村低碳消费方式实现的路径探析[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1年05期

4 王芳;;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年14期

5 李虹;;低碳经济背景下化石能源补贴改革障碍及中国对策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年10期

6 贾亚男;;从低碳经济看我国乡镇企业发展[J];企业导报;2010年11期

7 沈金菊;;低碳经济背景下低碳生活方式的引导[J];企业导报;2010年11期

8 刘书洋;胥留德;;欠发达地区发展低碳经济的探讨[J];商场现代化;2010年36期

9 张金英;;低碳经济与产业技术创新框架的构建[J];中国行政管理;2010年10期

10 邢江波;;浅析煤炭企业低碳经济模式下的财务管理[J];知识经济;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铁铮;;森林是最大有机碳库[A];低碳经济与林业发展论——中国林业学术论坛·第6辑[C];2009年

2 铁铮;杨品舒;;我国低碳经济理念的传播问题分析[A];低碳经济与林业发展论——中国林业学术论坛·第6辑[C];2009年

3 林震;费衍慧;;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福建低碳经济发展路径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4 郭秀君;田文美;;低碳经济与我国木制家具出口贸易[A];低碳经济时代的林业技术与管理创新[C];2010年

5 汪恭礼;;宣城市发展低碳经济主要途径与建议[A];低碳经济与林业发展论——中国林业学术论坛·第6辑[C];2009年

6 陈建成;程宝栋;;森林与低碳经济刍议[A];低碳经济与林业发展论——中国林业学术论坛·第6辑[C];2009年

7 孟静静;刘静宇;黄少鹏;;低碳经济下的生物炭研究[A];低碳陕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陈爱萍;张存岭;赵德勤;朱占英;;树立低碳经济理念 加速淮北城市转型[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9 宋天和;洪伟达;;以低碳经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选择[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10 钱坤建;岳学文;奎建蕊;方晋;方海东;潘志贤;杨艳鲜;纪中华;;以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西南财经大学 王佳佳 牛忠江;“体面劳动”的实现路径[N];光明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康传义;渭南低碳城市的实现路径[N];陕西日报;2010年

3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郭胜;简论低碳旅游的实现路径[N];光明日报;2010年

4 梁雄军;农民工的离职行为与“民工荒”形成机理[N];中国经济时报;2011年

5 ;协同创新 勤廉为民 以精实高效的作风勇争一流业绩[N];扬州日报;2007年

6 章林晓;房地产泡沫形成机理探究[N];中国房地产报;2011年

7 ;努力建设城市创新型和谐城市[N];温州日报;2007年

8 本报通讯员 刘二 郭汉闵;在对接中跨越[N];三峡日报;2006年

9 郭涛;技术转移战略提升中关村自主创新能力[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7年

10 辽宁省财政厅厅长 邴志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宏观政策取向[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贵清;辽中南城市群产业空间结构形成机理与调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罗伟;汽车产业集群的机理与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3 李艳伟;航空公司竞争力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4 周群艳;区域竞争力的形成机理与测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

5 张得志;物流园区演化机理与布局优化方法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6 刘建国;企业战略风险识别、评估与动态预警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08年

7 姜钰;区域科技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8 贺灵;区域协同创新能力测评及增进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9 刘加顺;都市圈的形成机理及协调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10 邢继俊;发展低碳经济的公共政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婧;集群内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2 徐梦;基于供应链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3 王玉贵;金融泡沫的形成机理及我国股市、房地产泡沫实证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4 梁真;高新技术企业协同创新中机会主义防范与机制设计[D];重庆大学;2012年

5 赵秀花;京晋人才聚集效应与协同创新关系的实证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6 李兴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机理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7 叶晓敏;城市闲置土地的分布特征与形成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8 罗成书;杭州都市圈形成与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9 杨雪;区域科技商务功能形成机理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沈裕谋;乡镇债务形成机理及合理性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4420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4420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3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