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土地出让金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模型及其政策涵义
发布时间:2018-01-24 05:23
本文关键词: 土地出让政策 土地出让金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IS-LM模型 政策乘数 出处:《浙江大学》2013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目前,站在宏观经济调控的角度,将土地出让政策变量引入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模型的研究尚不多见,缺乏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土地出让政策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系统性框架,土地出让政策对国民收入决定的影响机理尚不明确。因此探索引入土地出让政策变量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及其政策涵义对于理论上确立土地出让政策作为宏观经济政策工具的地位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以土地出让政策参与宏观经济调控这一命题的提出为研究背景,从国民收入循环的视角界定了土地出让金的性质,提出了引入土地出让市场的四部门经济体的国民收入流量循环图及其核算恒等式,在主流宏观经济学经典的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和IS-LM模型基础上构建了引入土地出让金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进行了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 (1)从权力来源上界定了土地出让金的性质。土地出让金虽然在形式上表现为国家土地所有权通过土地出让制度在经济上获得的实现,但实质上是政府凭借强势地位,通过设计农地征收制度和城市土地市场化交易制度等获取土地增值收益。这种增值收益的获得,是以国家拥有的及国家赋予地方政府的规划权、土地储备权、征收权和城乡土地二元结构等为制度杠杆的,简单说就是国家利用公权力汲取的土地非农化过程中的增值收益。 (2)通过对我国GDP核算体系的追踪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在收入法核算GDP时未考虑土地要素租金收入,导致目前我国收入法核算出的GDP比其实际值小。目前理论界对GDP核算中如何处理土地使用权出让行为存在两种观点:第一种是视土地出让金为土地租金,第二种是视土地出让金为租约价值。比较支撑两种观点的理论及其技术可行性方案,本文认为第二种观点,即将土地使用权出让交易视同一般特许权使用费购买,仿照加拿大1993SNA以前对土地和地下资产核算的处理方法,在投入产出表中虚拟一个土地使用权出让产业部门,并计算其产出增加值。这种核算方法能更好适用中国土地使用权批租出让制度和目前中国企业会计上对土地使用权核算采取的实际做法。 (3)在主流宏观经济学四部门经济国民收入循环模型的基础上,运用经济学的历史抽象研究方法,将土地出让市场从其他要素市场剥离出来,提出了引入土地出让市场的四部门经济体国民收入循环图及核算恒等式。 (4)在主流宏观经济学经典的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和IS-LM模型基础上构建了适应当前我国国情的引入土地出让金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模型。在该模型中,土地出让金收入与税收一并支出,对国民收入决定的作用机理近似,即土地出让金收入相当于国民收入的漏出量,对国民经济具有紧缩效应;土地出让金支出相当于国民收入的注入量,对国民经济具有扩张效应。 (5)在对引入土地出让金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时,做了以下数据修正:1)将土地出让金收入视为产出增加值计入GDP核算中,即:实证研究中使用的GDP数据为将统计年鉴中报告的GDP数值与土地出让金收入之和;2)利用GDP平减指数剔除物价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 (6)使用结构方程计量经济学方法对引入土地出让金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得到相关参数的估计值及均衡国民收入方程,进一步分析得到宏观经济政策乘数。结果表明土地供给、货币供给、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等经济政策变量对国民收入的乘数效应分别为0.0120、0.1144、3.0918和1.0774。其中城市建设用地供给对国民收入有正负两方面的效应,正效应乘数为0.0185,负效应乘数为-0.0064,综合乘数效应为正,为0.0121;货币供给乘数、政府购买乘数和转移支付乘数要都比主流宏观经济学经典模型中的乘数要大。 (7)继续简化引入土地出让金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模型的假设条件,探索土地出让金收支与货币政策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地出让金支出增加基础货币量,对货币供给的效应为正;土地出让金收入会减少基础货币量,对货币供给的效应为负。土地出让金收支对货币供给的净效应视土地出让金收支情况而定。 (8)继续简化引入土地出让金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的假设条件,效仿政府预算平衡乘数,探索土地出让金收支与财政政策的关系。理论上列出了土地出让金收支预算平衡乘数值,且其值大于等于1,表明土地出让金制度本身具有顺经济周期的性质,加大而不是熨平了经济波动。 (9)在土地出让金收入成为地方政府“第二财政,,普遍事实的基础上,本文通过省域数据对土地出让金与GDP的空间关系进行探索,得出如下结论:1)土地出让金与当地GDP的比值从东部向西部逐渐降低;2)利用OLS和SEM模型估计的省域经济增长模型结果表明土地出让金对产出的弹性系数要低于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一般预算内公共支出;3)利用GWR模型估计的区域经济增长模型结果表明:三种不同来源的资金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系数分布呈空间差异性。这些研究结果为土地出让政策的空间分析提供了依据。 最后,本文提出了一个土地出让政策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系统性框架,包括最终目标、中间目标和传导工具,明确了土地出让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地位,并从需求总管理角度提出了土地出让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政策建议。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301.2;F124.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世莲;王媛媛;张青峰;罗倬;鱼泳;;基于空间分析方法的甘肃省经济差异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7期
2 宋红梅;李杰;靳晓艳;;土地宏观调控的IS-LM模型建立及其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11期
3 杜雪君;黄忠华;吴次芳;;中国土地财政与经济增长——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J];财贸经济;2009年01期
4 许宪春;;关于与GDP核算有关的若干统计问题[J];财贸经济;2009年04期
5 杨圆圆;;“土地财政”规模估算及影响因素研究[J];财贸经济;2010年10期
6 王晓颖;;英国土地管制经验对完善我国土地制度的启示[J];西部论坛;2011年02期
7 姜爱林;;金融危机背景下宏观经济政策制定的若干问题研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8 李国敏;;土地年租制:住宅用地制度改革的方向[J];城市问题;2006年09期
9 黄凌翔;;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研究综述[J];城市问题;2010年03期
10 张昕;;土地出让金与城市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J];城市问题;2011年1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副主任 刘树成;[N];人民日报;2011年
,本文编号:14592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459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