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系统性风险动态特征与国家风险评级差异性——以金砖五国为例

发布时间:2018-01-28 21:51

  本文关键词: 国家风险 系统性风险 国家Beta DCC-GARCH 出处:《管理科学学报》2014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准确追踪并度量东道国国家风险状况,对于跨国资本运作风险决策是不可或缺的.对国家风险度量的研究分为基于多属性决策的国家风险评估和基于资本资产定价理论的系统性风险建模两大类.研究选取金砖五国作为研究对象,对各国系统性风险的动态性进行建模,并通过考察系统性风险与基于多属性的ICRG国家风险评级的相关性,剖析两类国家风险度量的差异性.研究发现金砖五国的系统性风险波动较大,但近年波动在减缓;虽然受美国次贷危机冲击较大,但很快恢复平稳,抵抗外界风险能力增强.与反映一国的整体国家风险状况的ICRG国家风险评级相比,系统性风险更多是反映金融风险状况,能提供更高频的风险收益信息,二者互为补充,可提高跨国资本投资决策的合理性与准确性.
[Abstract]:Accurate tracking and measurement of host country risk profile. The research on national risk measurement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national risk assessment based on multi-attribute decision making and systematic risk modeling based on capital asset pricing theory. Select the BRIC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systemic risk are modeled,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ystemic risk and ICRG risk rating based on multiple attributes is investigate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ifferences of risk measurement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It is found that the BRICS countries have a large volatility of systemic risk, but in recent years the volatility is slowing down. Although affected by the subprime mortgage crisis in the United States, but quickly recovered smoothly, the ability to resist external risk increased. Compared with a country's overall national risk status of the ICRG national risk rating. The systematic risk is more to reflect the financial risk situation, can provide the higher frequency risk return information, the two complement each other, can improve the rationality and the accuracy of the transnational capital investment decision.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003091;71133005) 中国科学院院长奖项目
【分类号】:F224;F112
【正文快照】: 0引言国家风险是国际信贷、国际投资以及国际贸易的伴随物.对于国际投资者而言,国家风险不仅是全球投资战略的一重要影响因素,更是国际资本流动的重要决定因素,国家风险的增长将削弱资本流动[1,2].几乎一切国际资本流动都面临着因相关国家“不能”或“不愿”履行合同而产生违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寇纲;娄春伟;彭怡;石勇;;基于时序多目标方法的主权信用违约风险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12年04期

2 李建平;孙晓蕾;范英;陈建明;;国家风险评级的问题分析与战略思考[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安辉;谷宇;钟红云;;我国外部流动性冲击风险预警体系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3年12期

2 杨飞;;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对新兴市场的传染效应研究——基于DCC-MVGARCH模型的检验[J];国际金融研究;2014年06期

3 宋泽楠;;金融危机的组织学研究述评与引申[J];海南金融;2013年12期

4 李勘;;装备研制项目可靠性风险预警技术研究[J];装备环境工程;2014年04期

5 郭园园;成力为;张茂军;;基于混合神经网络模型的国别风险评估研究[J];金融监管研究;2014年10期

6 向序鹏;;欧债危机背后的美欧经济博弈因素分析[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2年10期

7 罗雪玲;;中美股市的联动性分析——基于沪深300与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的实证研究[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8 赵峰;张杰;;基于马尔可夫转换模型的违约风险溢价预测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4年05期

9 胡志炜;;风险评级在内部审计中的运用[J];中国外资;2012年06期

10 李慧娟;;我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中的国别风险分析与控制[J];时代金融;2012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我国外部流动性冲击风险预警体系研究[A];首届中国金融发展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3年

2 余潆;李爱华;刘志东;杨婧;;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主权信用评级影响因素分析[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选编)[C];2013年

3 余潆;李爱华;刘志东;杨婧;;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主权信用评级影响因素分析[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商务智能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娄春伟;基于多目标决策与数据挖掘融合方法的主权信用风险评估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2 沈春华;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的统计测度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3 杨君;欧元区主权债务违约风险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陆敏;金融危机后主权信用评级标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2 张勇;基于多目标决策的组合聚类模型及其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3 李海晴;我国汽车制造业供应链风险评估及风险预警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4 唐鹤隽;多元回归和神经网络在武汉市房地产预测中的应用比较[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5 张辰飞;我国主权信用的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6 宋永洲;外资撤离背景下我国产业安全评价及产业政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7 董伦法;新一轮汇改背景下的人民币汇率风险值测度[D];华侨大学;2013年

8 王登位;基于粗糙神经网络的番茄灰霉病预警模型构建与实现[D];宁夏大学;2014年

9 冯夏琛;国债规模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定量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3年

10 赵春荣;国有企业风险预警体系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张宗成;彭元;胡江华;;基于含权与时序博弈的我国企业境外衍生品风险大单的形成与控制[J];管理学报;2009年03期

2 毕玉升;林建伟;任学敏;姜礼尚;王效俐;;银行间互相持有次级债券的风险分析[J];管理科学学报;2010年05期

3 张洪祥;毛志忠;;基于多维时间序列的灰色模糊信用评价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11年01期

4 张金水;连秀花;;国家经济风险评价模型的一种改进[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5 连秀花,张金水;国家风险与重新安排债务的概率——亚洲5国的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05年10期

6 郭亚军;姚远;易平涛;;一种动态综合评价方法及应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7年10期

7 张目;周宗放;;基于多目标规划和支持向量机的企业信用评估模型[J];中国软科学;2009年04期

8 李自然;汪寿阳;;全球金融海啸下中国面临的挑战、机遇和对策——再平衡视角下的分析[J];管理评论;2009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王信川;[N];经济日报;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杰;;我国商业银行分支机构风险评级研究[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2 何怀清,吴超,李丽华;改革我国银行风险评级[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3年03期

3 何怀清 ,吴超 ,李丽华;改革我国银行风险评级的设想[J];经济研究参考;2003年39期

4 陈宏;浅谈信贷风险评级[J];黑龙江金融;2005年08期

5 陈生;第三讲 信贷风险评级制度[J];中国金融;1998年03期

6 郑s,

本文编号:14716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4716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6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