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国家竞争力比较研究
本文关键词: 国家竞争力 比较研究 全球竞争力报告 世界竞争力年鉴 出处:《南亚研究季刊》2014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根据自行测算和整理的国家竞争力显示性指标和解释性指标体系的数值和排名,同时结合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历年《全球竞争力报告》、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发布的历年《世界竞争力年鉴》、世界银行、联合国统计署等权威国际机构数据库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对中印两国的国家竞争力情况及其排名作出总结、判断和比较。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numerical value and rank of 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indicator and explanatory index system, this paper combines with 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published by the World Economic Forum in the past years. The 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 published by Lobsang International School of Management in Switzerland collates and analyzes the data of authoritative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such as the World Bank and the United Nations Statistical Office. Summarize, judge and compare the competitiveness and ranking of China and India.
【作者单位】: 中共无锡市委党校;
【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倪鹏飞研究员所主持的《国家竞争力蓝皮书》的中期研究成果
【分类号】:F125;F135.1
【正文快照】: 引言当今全球化趋势日益显著,世界经济格局不断调整。中国和印度这两个新兴发展中国家作为金砖四国中的领头羊,在全球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国际地位不断攀升,在相互竞争和合作中持续推动整个世界的发展。作为人类历史上发展从未间断过的两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耀东;;创建新模式:“金砖四国”多边合作的机制化进程[J];上海商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秦伟;从“金砖四国”的崛起看国际体系的效应[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2 李晗璐;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研究[D];外交学院;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乐进 ,臧蕴;新加坡提升国家竞争力之借鉴[J];改革与理论;2001年09期
2 张生玲,王玉海;促进国家竞争力向企业竞争力的转化[J];天津商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3 高世楫 ,陈立;国家竞争力有多大[J];中国改革;2001年11期
4 康来云;论创造力资源与国家竞争力[J];学习论坛;2003年08期
5 高世楫;解读国家在全球竞争中的相对位势[J];商务周刊;2003年17期
6 游士兵;胡彭辉;;对国家竞争力的综合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商人(经济理论研究);2005年04期
7 廖雪莲;;自主创新与国家竞争力[J];特区经济;2005年12期
8 王中宇;;“国家竞争力”的背后[J];领导文萃;2007年02期
9 黄小玉;;国家竞争力评价方法评析[J];统计与决策;2007年06期
10 筱雪;;突尼斯和南非居非洲国家竞争力前列[J];西亚非洲;2007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粱;;跟踪模仿和自主创新——兼论国家竞争力导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目标[A];2005年全国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论坛论文集(续集)[C];2005年
2 刘阳;;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国家竞争力[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6年
3 王爱华;;现代流通与国家竞争力[A];中部崛起与现代服务业——第二届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高粱;;跟踪模仿和自主创新——兼论国家竞争力导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目标[A];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第13分会场)[C];2006年
5 高梁;;跟踪模仿和自主创新——兼论国家竞争力导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目标[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6 邱焕玲;;自主创新: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举措[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6年
7 吴勤学;王晓芳;;文化生产力与国家竞争力探析[A];中国生产力学会第十四届年会专辑[C];2007年
8 李娟;赵峥;;国家竞争战略:国际比较与启示[A];现代化的特征与前途——第九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9 马骥;潘新霞;;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融资难的几点建议[A];黑龙江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专家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刘志彪;;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制度、技术与市场分析[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2008)[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余南平;我们为什么要重塑国家竞争力[N];文汇报;2006年
2 南京大学商学院 陆国庆;产业创新决定国家竞争力[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1年
3 记者 方烨;中国国家竞争力全球排名第17位[N];经济参考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谷亚光;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可采用“梯次追赶战略”[N];中国改革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孙燕燕;中国竞争力差在哪里[N];北京科技报;2010年
6 记者 程晖;增强国家竞争力要“梯次追赶”[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7 记者 向利;我国国家竞争力全球排名上升至第17位[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0年
8 知名旅美学者 薛涌;高福利并不会损害国家竞争力[N];中国经营报;2013年
9 钟声;国家竞争力也是凝聚力的基石[N];人民日报;2014年
10 程如烟;顶尖创新者是决定国家竞争力的关键[N];学习时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周子学;经济制度与国家竞争力[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汪菲;基于资源基础理论的国家竞争力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于昶;提升我国国家竞争力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农丽媚;设计政策与国家竞争力研究[D];清华大学;2013年
3 潘忠敏;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研评[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4776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477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