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福祉导向下的中国中部地区低碳发展竞争力评价——基于AHP-TOPSIS模型的实证
本文关键词: 民生福祉 低碳发展竞争力 AHP-TOPSIS模型 中国中部地区 出处:《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碳约束下提升区域竞争力是中部地区低碳发展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区域低碳发展竞争力是一个地区在碳约束下持续提高碳排放绩效、不断促进地区经济繁荣和提升居民福祉的能力。基于AHP-TOPSIS组合评价法对中国中部六省低碳发展竞争力进行评价。湖南省综合竞争力最强,江西省次之,山西省最弱,湖北省次弱,河南、安徽两省居中。中部六省低碳发展竞争力的驱动模式具有较大差异:山西省低碳发展竞争力主要由产出竞争力驱动,江西省由基础竞争力和效率竞争力驱动,安徽省主要由效率竞争力驱动,湖北省由潜力竞争力和产出竞争力驱动,河南省主要由基础竞争力和效率竞争力驱动,湖南省低碳发展各子竞争力之间相对均衡发展。
[Abstract]:To enhance regional competitiveness under carbon constraints is the key to gain competitive advantage for low-carbon development in the central region. Regional low-carbon development competitiveness is a region under carbon constraints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carbon emissions. The ability to promote regional economic prosperity and improve the well-being of residents. Based on AHP-TOPSIS combination evaluation method to evaluat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low-carbon development of six provinces in central China. Hunan Province has the strongest 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ness. Jiangxi Province is the second, Shanxi Province is the weakest, Hubei Province is the second weak, Henan Province. The driving modes of low carbon development competitiveness of six central provinces are quite different: Shanxi low carbon development competitiveness is driven by output competitiveness, Jiangxi province is driven by basic competitiveness and efficiency competitiveness. Anhui Province is driven by efficiency competitiveness, Hubei Province by potential competitiveness and output competitiveness, Henan Province by basic competitiveness and efficiency competitiveness driven. Hunan Province low-carbon development among sub-competitiveness relatively balanced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2CJL06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科学基金项目(41361027)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2JCJJ08YB)
【分类号】:X22;F127
【正文快照】: 0引言目前,中国中部地区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工业化和城市化对能源需求的压力加大,经济发展和碳排放的矛盾开始凸显。2009年中国政府承诺,以2005年单位GDP碳排放强度为基础,到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强度将削减40%~45%。中部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在碳减排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未来与低碳发展”2010北京国际科普节启动[J];中国科技财富;2010年11期
2 王传波;;走好低碳发展之路[J];施工企业管理;2010年06期
3 罗强;蒋尉;;贫困灾区也可先行低碳发展——广元灾区低碳重建实践[J];环境保护;2010年11期
4 龚平;宋发新;马江伦;;推进宜昌低碳发展对策研究[J];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2010年04期
5 余元旗;;低碳发展的若干技术问题[J];开放导报;2010年06期
6 ;2010中国节能与低碳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1年01期
7 王岩;;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实现低碳发展[J];经济纵横;2011年01期
8 ;海南省将建全国低碳发展示范区[J];城市规划通讯;2011年01期
9 史兆光;;大连市低碳发展模式建构探讨[J];大连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10 张厚美;徐凯;侯静;;五张面孔折射出的低碳重建表情——追寻一个西部欠发达城市的低碳发展足迹[J];环境教育;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怡萌;胡国成;;中国低碳发展之路探究[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2 方时姣;丁钊;;生态和谐视角下的绿色低碳发展研究[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一)[C];2011年
3 鲁丰先;王喜;秦耀辰;闫卫阳;;低碳发展研究的理论分析[A];第四届中国科学院博士后学术年会暨工业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4 彭涛;吴文良;;绿色GDP核算:低碳发展背景下的再研究与再讨论[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5 雷明;廖博;殷子涵;李沙浪;戴亦舒;;低碳发展下增长核算与经济增长分析[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三章)[C];2014年
6 武义青;张云;;把低碳发展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三章)[C];2014年
7 吴楠;陈健;;我国低碳发展的承载——生物产业及其竞争力评价模型探讨[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8 张贵祥;;首都低碳发展的国际合作与竞争[A];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奠定世界城市基础——2010城市国际化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岳勇;邓皓;罗凯;谢加才;;我国石油行业低碳发展途径刍议[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1年
10 卢岳华;;不断提高领导低碳发展能力的思考[A];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蒋蔚 记者 任小昌;全力支持广元低碳重建和低碳发展[N];广元日报;2010年
2 北京大学中国低碳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教授 王建国;低碳发展路线图[N];人民日报;2010年
3 记者 桂兰;以长远眼光推进建设全国低碳发展示范城市步伐[N];广元日报;2010年
4 曾雅;中新知识城低碳发展规划出炉[N];广东科技报;2013年
5 记者 唐彪;广元将建设我国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N];广元日报;2013年
6 记者 马之恒;低碳发展的平衡之道[N];北京科技报;2013年
7 记者 张云 尚慧辉 沈佳;第五届中国(太原)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会暨2014低碳发展高峰论坛开幕[N];山西日报;2014年
8 首席记者 齐泽萍;第五届中国(太原)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会暨2014低碳发展高峰论坛落幕[N];山西经济日报;2014年
9 王运庆 王峰;绿色 循环 低碳发展之路[N];新乡日报;2014年
10 记者 戴丽昕;上海探索低碳发展模式[N];上海科技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周慧;面向产业低碳发展的金融服务系统及传导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2 汝醒君;中国和欧盟低碳发展比较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3 江洪;基于森林碳汇信息的福建省低碳发展研究[D];福州大学;2011年
4 贺媛媛;基于SD-IDMI方法的区域低碳发展政策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5 冯占民;城市群低碳发展的区域合作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6 张淑英;中国煤炭工业低碳发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文若;促进低碳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3年
2 杨展;云南省低碳发展的科技政策支撑体系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
3 杨光炜;政府如何引导绿色低碳发展[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4 赵先超;城市低碳发展与提升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欧万彬;区域低碳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6 文峰;广元市低碳发展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7 谢涵;《低碳发展:关键问题》(第8章)翻译报告[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4年
8 李凌云;电网企业促进低碳发展的能力与效益评估模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9 赵明月;辽宁省城市低碳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年
10 谭淳;跃进公司低碳发展途径与经济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877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487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