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区域创新能力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本文选题:区域创新能力 切入点:空间分布特征 出处:《统计与决策》2014年1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文章通过建立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基于河南省2010~2012年的数据,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河南省18地市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定量评价。
[Abstract]:Based on the data of Henan Province from 2010 to 2012, the paper makes a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regional innovation ability in 18 cities of Henan Province by using factor analysis method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prehensive index evaluation system of regional innovation ability.
【作者单位】: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基金】: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重点研究项目(13A790403)
【分类号】:F127;F2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晶;赵喜仓;;我国五省市R&D活动影响力与区域创新能力关联评价研究[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2 苗强;窦艳杰;;基于粗支持向量机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商业时代;2011年17期
3 任胜钢;彭建华;;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及比较[J];系统工程;2007年02期
4 陈春根;丁志生;;区域创新能力对我国主要省份机电产品RCA影响的实证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9年14期
5 朱彬;;基于BP神经网络的福建省区域创新能力差异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年03期
6 孟卫东;阳举谋;;基于SVM的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甄别技术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0年05期
7 文斯贝;;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年09期
8 王琦;柴亮;;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研究——31省市2008年截面数据的实证分析[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0年04期
9 曾茜;李福刚;;区域创新能力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06年02期
10 杨锡;刘文中;章雷;;基于DEA方法的东北三省区域创新能力评估[J];科技广场;2007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缪胜光;陈国宏;李美娟;;基于云理论的福建省区域创新能力动态评价[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朱彬;;基于BP神经网络福建省区域创新能力差异实证研究[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福建师范大学代表论文集[C];2006年
3 薛风平;;基于LS-SVM的区域创新能力预测模型[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薛风平;;区域创新能力结构及其非线性测评模型[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黄德春;高敏;刘炳胜;;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及变化趋势系统分析——基于PLS路径模型的实证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6 李治国;于燕;;基于因子分析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科技创新能力研究[A];东方行政论坛(第一辑)[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胡宇芬 通讯员 李小兵 王建国;两项创新潜力指标跃居全国第一[N];湖南日报;2011年
2 记者 宋茜;实施创新规划 增强创新能力[N];江西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齐平;江苏: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提升区域创新能力[N];经济日报;2011年
4 ;创建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示范省助推江苏区域创新能力跃升“全国第一”[N];新华日报;2011年
5 记者 张萌萌 通讯员 刘军杰;2009年我市专利申请量突破千件大关[N];廊坊日报;2010年
6 记者 焦莉莉;我市列入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N];石家庄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扎实推进国家级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N];福建日报;2010年
8 本报评论员;加快专利创造运用 提高核心竞争力[N];人民日报;2011年
9 王新佳;用科学发展观推动二次创业[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4年
10 刘庆传;莫将“短板”当“挡板”[N];新华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万生;人力资本与区域创新能力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2 张庆滨;欠发达地区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与培育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3 唐德祥;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增长[D];重庆大学;2008年
4 柴志贤;产业集聚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理论、机理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5 谭恒;河南省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6 王向华;基于三螺旋理论的区域智力资本协同创新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7 张玲;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8 徐磊;基于吸收能力视角的FDI技术溢出门槛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9 朱晓霞;区域创新系统中中小企业角色定位与成长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10 徐涵蕾;区域创新系统中地方政府行为定位与作用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甘蓉蓉;湖南省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熊衍飞;江西省设区市区域创新能力及其提升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刘玉博;河南省区域创新能力及其空间收敛性分析[D];郑州大学;2012年
4 赵娜娜;我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2年
5 李昊月;可持续发展的区域创新能力及效率评价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6 朱润润;区域人力资本与区域创新能力的关系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1年
7 黄蓓;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空间统计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2年
8 陈如琳;基于特征选择和支持向量机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9 王春晖;政府科技资助与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D];山东理工大学;2011年
10 赵婷;知识资本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力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5722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572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