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级市与区县层级上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分析
本文选题:生态环境 切入点:经济社会发展 出处:《生态经济》2014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以长吉图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起步年(2011年)的实施评价中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运用红、黄、绿三色灯系统结合百分比与相关数理统计分析两者关系。结果显示生态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有强大的支撑作用(绿灯为主:百分比为70%),地级市层级环境建设效果高于所管辖的市区,县市(县级市),另外市区依靠相对强大的经济社会实力环境建设目标完成情况好于周围的县市。在县市(县级市)层级上,当经济社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时,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环境建设较好;当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环境的建设被忽视,负面影响显现累积;当经济社会到达一定规模时,人们开始关注环境的质量,环境重新向好的方面转化,环境质量的改善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呈现"U"型推移的态势。
[Abstract]:Taking the 12th five-year period of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Changjitu area from 2011 to 2015), the relationship among economy, society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initial year of planning (2011) was studied, and red, yellow and yellow were used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social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as a strong supporting effect on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green light is the main factor: the percentage is 70%, the effect of environmental construction at prefecture-level city level). Higher than the urban area under its jurisdiction, Counties and cities (county level cities and cities), in addition, urban areas rely on relatively strong economic and social strength to achieve environmental goals better than surrounding counties and cities. At the county and city (county level) level, when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s in its infancy, When the economic level is relatively backward, the environmental construction is better; when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s rapid, the environmental construction is ignored, the negative effects are accumulated; when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reach a certain scale, people begin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quality of the environment. The improvement of environment quality is accompani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作者单位】: 长春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东北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东北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71072,31200419,31200407)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120043110014) 国家地震局行业专项(201208005) 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2010-146) 长春师范学院自科合字政策(2010-035)
【分类号】:F127;F2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庞瑞秋;李健;何为;黄文玉;;一体化背景下长吉图地区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唐忠辉;;应把国民经济规划纳入战略环评范畴[J];环境保护;2009年07期
3 宋戈;李娜;李静;刘焕军;宋思铭;;建三江垦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生态环境效应作用机理研究[J];经济地理;2011年05期
4 潘竟虎;尹君;;基于DEA-ESDA的甘肃省城乡统筹发展效率评价及其空间差异分析[J];经济地理;2011年09期
5 刘继斌;杨青山;杜雪;张春丽;;经济欠发达地区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研究——以蛟河市为例[J];经济地理;2011年10期
6 张红凤;周峰;杨慧;郭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规制绩效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9年03期
7 于潇;崔仟;;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人口学刊;2011年05期
8 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金融研究处课题组;于楠;;我国区域经济规划现状及成渝经济区发展远景——基于“十一五”时期区域发展的回顾[J];西南金融;2010年06期
9 邴正;丁晓燕;姜军;;以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带动吉林省经济结构调整[J];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04期
10 邹会春;;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方案及其影响[J];科技资讯;2010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Paths for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and Environment in Economically Underdeveloped Areas——A Case of Huaian,China[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0年07期
2 陶爱祥;;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路径研究——以淮安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3期
3 薛景丽;郑新奇;刘敬玉;;基于SEM和GIS的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评价的一种方法[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0期
4 关丽丽;;《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对成都发展的影响分析[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5 王俊豪;王岭;;国内管制经济学的发展、理论前沿与热点问题[J];财经论丛;2010年06期
6 王询;张为杰;;环境规制、产业结构与中国工业污染的区域差异——基于东、中、西部Panel Data的经验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11期
7 周建;张德远;顾柳柳;;节能减排约束与工业增长模式转型机制研究——基于非参数环境生产函数的上海和全国对比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10年09期
8 徐志伟;温孝卿;;津冀地区水环境跨区补偿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06期
9 张三峰;曹杰;杨德才;;环境规制对企业生产率有好处吗?——来自企业层面数据的证据[J];产业经济研究;2011年05期
10 祝滨滨;;长吉图先导区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与发展趋势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魏伟;石培基;冯海春;王旭峰;;干旱内陆河流域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以石羊河流域为例[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2 谢琨;;企业环境绩效与经济绩效关系实证研究[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3 梁建忠;文冰;;发展低碳经济的理论分析——以云南省为例[A];低碳经济时代的林业技术与管理创新[C];2010年
4 罗秀姣;蒋扬敬;;成渝经济区的发展战略研究[A];经济发展与管理创新--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陈胜军;李正泉;郭文利;房小怡;;气候评价在住宅小区建设中的应用[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城市气象,,让生活更美好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6 邵帅;郝晋伟;;县域城乡一体化规划关键问题初探——以渭南市华县为例[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化与区域规划研究)[C];2012年
7 周葵;戴小文;;中国城市化进程与碳排放量关系的实证研究[A];2012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2年专刊(一)[C];2013年
8 王鹏;高妍伶俐;;环境规制与我国经济增长关系的区域差异研究——基于东、中、西部地区三次产业部门的数据分析[A];“外国经济学说与当代世界经济”学术研讨会暨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20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9 周闽军;;福建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探析[A];第十一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10 王鹏;高妍伶俐;;环境规制与我国经济增长关系的区域差异研究——基于东、中、西部地区三次产业部门的数据分析[A];外国经济学说与中国研究报告[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博琼;FDI对东道国环境污染的影响[D];南开大学;2010年
2 黄蕙萍;提升企业可持续竞争力的产业环境规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彭玉兰;废弃物的环境责任界定与治理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4 姜林;中国环境规制效率评价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5 董敏杰;环境规制对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6 万建香;环境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传导机制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1年
7 葛继红;江苏省农业面源污染及治理的经济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8 许倍慎;江汉平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演变及生态安全评价[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9 石昶;中国污染控制政策作用与设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0 陈宏伟;软投入与区域经济增长质量[D];兰州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晓娟;浙江省产业结构与环境质量关系实证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崔仟;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郑博;吉林省经济增长的金融支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韩婷婷;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国际科技合作战略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张建丽;社区人居环境吸引力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6 陈运伟;开放条件下山东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冯晓飞;新疆巴州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评价、预测与调控[D];新疆财经大学;2010年
8 冯敬娟;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的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9 杨新锋;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10 张兵兵;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双赢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兰州商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戚常庆;李健;;新区域主义与我国新一轮区域规划的发展趋势[J];上海城市管理;2010年05期
2 吴玉萍,董锁成;北京市环境政策评价研究[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2年02期
3 韩守庆;李诚固;张全;;新时期长吉空间协调演变机制与功能趋向[J];城市规划;2008年05期
4 李刚;张辽;姜林;;中国区域经济科学发展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J];当代经济;2010年03期
5 刁书仁;;“长吉图”地区与古代东亚各国的交往[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6 温艳玲;张倩玉;;延边地区中俄朝边境旅游现状与发展战略之思考[J];东疆学刊;2010年03期
7 杨述河,闫海利,郭丽英;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以陕北榆林市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04年06期
8 张兵,金凤君,董晓峰;甘肃中部地区景观生态格局与土地利用变化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05年03期
9 秦丽杰,张郁,许红梅,刘湘南;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以前郭县为例[J];地理科学;2002年04期
10 任丽军,尚金城;山东省产业结构的生态合理性评价[J];地理科学;2005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刘锋;[N];中国旅游报;2002年
2 漆思 刘岩;[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刘亮明 李增辉;[N];人民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彩云;我国城乡统筹发展及其影响要素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春园;长吉旅游一体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着力构筑六大体系[J];今日浙江;2004年02期
2 ;“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J];经济学家;2005年06期
3 ;我国“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J];农村财务会计;2005年11期
4 郭小丽;关于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再认识[J];理论学习;2005年05期
5 康晓山;宁亚欧;李勇;苗卫钟;;2007向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迈进[J];河北画报;2007年02期
6 龙国华;把构建和谐社会贯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始终[J];学习导报;2005年10期
7 ;志丹县经济社会发展势头良好[J];延安市人民政府政报;2008年07期
8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陕西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暂行办法》的通知[J];陕西省人民政府公报;2009年11期
9 蔡文枞;1991年老挝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1992年发展目标[J];东南亚研究;1992年05期
10 徐高春;创新[J];今日浙江;2001年Z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锦斌;洪峰;;省委省政府举行形势报告会向离退休干部通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形势[A];陕西老年学通讯2010年第3期(总第83期)[C];2010年
2 ;整合学术资源 破解发展难题 为龙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A];黑龙江省社科工作经验交流会材料汇编[C];2010年
3 董治凯;;关于沈阳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研究[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4 辛nr;;消除就业性别歧视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5 马明光;;杂居赫章的布依族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才开发浅析[A];布依学研究(之九)[C];2008年
6 马艳霞;庄勇;;高速公路建设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初探[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李永贤;;建国60年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及其展望[A];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赵开舟;;人才开发与花溪布依族乡村经济社会发展[A];布依学研究(之九)[C];2008年
9 刘晨晔;;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的社会秩序构建——美国在多元文化下塑造经济社会发展秩序的经验及其启示[A];“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的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立足吐鲁番 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A];献给新中国60周年 全国教育管理优秀成果(下)[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金台临;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N];台州日报;2005年
2 记者 徐和平;目标宏伟 客观实在 振奋人心[N];湖北日报;2006年
3 中共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石宗源;推动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N];经济日报;2006年
4 俞俭;让“环评”进入经济社会发展每一环节[N];江苏法制报;2007年
5 程茂林;推进依法治市 构建和谐社会[N];嘉兴日报;2007年
6 记者 王海滨;山西启用新经济社会发展考核指标[N];科技日报;2006年
7 记者 吴锋;全市经济社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N];陇东报;2007年
8 记者 柳尧杰;积极投身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实践[N];莱芜日报;2006年
9 记者 刘静 通讯员 陶宗龙;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法律服务[N];莱芜日报;2007年
10 记者 宋庆云;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N];莱芜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靳阳春;宋元汀州经济社会发展与变迁[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2 屠飞鹏;西部贫困地区县级政府治理能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邓淇中;区域金融生态系统运行效率及协调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4 李相l
本文编号:15938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593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