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主体功能区经济发展差异评价及协调发展对策研究——以黔中经济区为例
本文选题:主体功能区 切入点:经济发展差异 出处:《科技管理研究》2014年2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研究我国主体功能区内部的经济发展差异,以我国18个重点开发区中的黔中经济区为例,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其发展现状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按其经济发展现状分为4个等级的区域:发达区、较发达区、初等发达区和欠发达区。研究结果表明黔中地区经济发展差异较大,在33个县(市、区)中有27个还处于经济初等发达水平以下。针对存在的区域差异提出相应的协调发展对策。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differenc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in the main function area of our country, taking the central Guizhou economic zone of 18 key development zones of our country as an example, using factor analysis method to carry on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to its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According to the evaluation results, it is divided into four levels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developed areas, more developed areas, primary developed areas and underdeveloped area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entral Guizhou is different in 33 counties (cities). 27 of them are still below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corresponding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in view of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作者单位】: 贵州师范大学中国南方喀斯特研究院;贵州省喀斯特山地生态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百色学院;
【基金】: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专项资金项目“贵州喀斯特地区资源型企业与政府共建和谐社区发展模式研究——以锦丰矿业有限公司社区发展为例”(黔科合SY字[2012]) 贵州师范大学博士基金项目“建立资源型企业与当地社区和谐发展关系的策略研究——以贵州锦丰矿业有限公司为例”(GNU55000107)
【分类号】:F1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原华君,王晓文;福建省区域经济差异分析与区域协调[J];福建地理;2004年04期
2 ;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07年25期
3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2年03期
4 石培华;;加快整合黔中旅游 形成贵州旅游航母[J];当代贵州;2011年06期
5 刘昭云;;广东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评价与协调发展对策[J];经济地理;2010年05期
6 李仁安;申家峰;;中部地区城市群城市竞争力评价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08期
7 何雄浪;朱旭光;;成渝经济区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研究[J];软科学;2010年06期
8 杨问芝;;湖北省县域经济差异分析与协调发展对策[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海清;陈阿林;董国仓;孙小涛;;基于层次分析法和GIS的城镇化水平分析——以重庆市“1小时经济圈”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0期
2 丛艳国;刘少群;吴贤奇;;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构建及各农业区差异化推广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2期
3 侯红蕊;李志强;蒋庭菲;;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差异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8期
4 刘竹林;李琴;葛玲;;安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区域比较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5 费志荣;刘小明;;西部地区综合运输通道规划多目标优化模型[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6 王强,穆久顺;县域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年04期
7 王大鹏;王晓军;高鸿辉;冯新元;;我国全运会各项群等级区域构件的演变历程及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8 杜忠潮;董智勇;金萍;;基于系统聚类分析的陕西县域经济差异研究[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9 段银霞;西部开发之管见[J];商业研究;2000年08期
10 龙勇,孟卫东,刘贤凯;西部资源跨区域合作开发模式研究[J];商业研究;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志红;;论大型城市在政府间关系中的政治平衡作用[A];政府创新的理论与实践[C];2006年
2 徐志良;李立新;;海陆区域统筹下的“新东部”构想[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3 刘鹏;;发挥比较优势,加快推进广西农业国际化进程[A];广西农村经营机制创新与国际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刘静玉;王发曾;苏朝阳;赵建吉;吕金嵘;高燕哺;乔家君;夏保林;刘晓丽;方创琳;;第七章 微观尺度的中原城市群整合[A];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研究[C];2008年
5 王峥;;深化农业高职教育改革 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A];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四届三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胡超文;;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对我国土地管理的影响及对策[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兰宜生;;试论发展创新性劳动密集型产品[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4)[C];2004年
8 马玉祥;;西部开发促进法及其内容[A];民族法学评论(第6卷·2008年)[C];2008年
9 钱静斐;屈宝香;;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A];农业经济问题(2009年增刊)[C];2009年
10 陈岸明;俞友康;;WTO框架下粤港澳台经济合作模式探讨[A];“区域经济整合:模式、策略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平;资源型城市产业演进规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2 郭艳秋;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区域技术效率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3 马勇;欧盟科技一体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周兴;中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流动、收入差距与社会福利[D];南开大学;2010年
5 文红;欠发达地区森林旅游开发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6 王晓雨;中国区域增长极的极化与扩散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陈丽荣;中国林业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及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8 梁大战;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人才资源开发:效率、流动与对策[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9 覃朝晖;成渝老工业基地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王艳;我国区域优势体育产业选择与培育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雄浪;杨继瑞;;成渝经济区:比较优势、发展不足与治理对策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2 周国华;湖南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与区域协调[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8年02期
3 张俊;成渝城镇密集区建设与西部大开发[J];城市规划汇刊;2000年04期
4 李小建,乔家君;20世纪90年代中国县际经济差异的空间分析[J];地理学报;2001年02期
5 陈明星,查良松;皖江经济带城市体系结构分形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5年02期
6 徐建军;梁振民;;成渝经济区:中国西部增长极的发展对策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7 谷成;;中国财政体制酝酿新局[J];决策;2008年06期
8 李忆春,黄炳康;成渝地区城镇体系结构研究[J];经济地理;1999年02期
9 刘昭云;;广东北部山区经济增长点的培育思路[J];经济管理;2008年09期
10 王能洲;沈玉芳;张婧;马仁锋;;成渝经济区区域经济差异的计量测评及成因分析[J];经济论坛;2009年2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鹏翼,夏振坤;影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非制度因素分析[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2 陈海华;东西部农村经济发展差异的制度分析[J];计划与市场探索;2003年06期
3 付桂生;江西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实证研究[J];企业经济;2004年01期
4 ;京、津、沪、穗农村经济发展差异明显[J];领导决策信息;2004年03期
5 孙霞;;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变化及对策初探[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6 司金銮;胡章俊;;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协调对策创新——以江苏为例的实证研究[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7 代琳琳;;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7年08期
8 高鸿鹰;武康平;;“集聚中扩散”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程度变化[J];生产力研究;2007年16期
9 杨晓波;;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剖析——从制度视角观察[J];山东经济;2007年06期
10 杨冬梅;;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制度解析[J];东岳论丛;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刘英;李世平;;陕西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实证研究[A];建设我国现代化农业的技术经济问题研究——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朱世英;;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对策研究[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山东经济学院与会人员论文汇编[C];2006年
3 张伟;;北京市不同功能区农村经济发展差异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韦伟;;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与中国宏观经济管理[A];当今中国经济学八大理论热点[C];1994年
5 赵映慧;修春亮;;振兴东北前后哈尔滨市下辖县经济发展差异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张春梅;吴启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政治周期研究[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沈正平;翟仁祥;;江苏省南北经济发展差异及其协调研究——兼与鲁南和中国东西部地区的比较[A];21世纪的人文地理学——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暨全国高校人文地理学研究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杜瑜;徐建华;;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R/S分析——兼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A];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胡建辉;北京条约不会考虑国家经济发展差异[N];法制日报;2012年
2 朱厚泽;非公经济发展差异直接影响改革深度[N];发展导报;2001年
3 本报深度报道组记者 王健;“总部经济”魅力何在?[N];南京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程小旭;总部经济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新思路[N];中国经济时报;2008年
5 杨再平 何勤华;会东:发挥优势彰显特色 做强县域经济[N];四川日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朱志升 特约记者 严鹏举 通讯员 范银菊;温宿经济综合实力一路走高[N];阿克苏日报;2009年
7 李乐;“换届经济 ”预热 “第三梯队”集体发力[N];中国经营报;2008年
8 记者 陈玮;兰州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近八成[N];兰州日报;2012年
9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李迅雷 主持 于勇;中国经济是否回升看东部[N];上海证券报;2012年
10 王式跃;对宁波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分析[N];中国信息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蒲小川;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制度因素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2 黄晖;中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制度分析[D];湖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小芳;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研究[D];江苏大学;2009年
2 卢丽春;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分析[D];厦门大学;2006年
3 魏彦锋;陕西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4 陈小勇;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成因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11年
5 纪誉;潍坊市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6 虞囝;湖南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7 杨立锋;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左聪颖;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9 周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成因分析[D];厦门大学;2007年
10 常民庆;东西部民营经济发展差异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6296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629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