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产业结构演进中的经济增长和就业——基于中国2000-2013年经验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8-03-19 13:32

  本文选题:产业结构 切入点:经济增长 出处:《学术月刊》2014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从2013年起,中国的产业结构已经开始呈现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最大、第二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最小的现代经济特征。这是中国在高速经济增长中产业结构不断演进和提升的结果,并对新时期经济增长和就业产生一系列深远的影响。与此同时,中国的劳动力供给由于人口政策等方面的原因,增长率已经开始递减。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应该根据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特征及劳动力供给来科学地确定经济增长和就业目标。通过中长期分析、国际比较和供需研究,可得出的结论是:在2020年以前,从满足充分就业与改善中国现阶段的各种矛盾的要求看,把中国经济的年均增长率保持在6%-7%之间是适宜的。分产业看,第一、二、三产业的增长率分别为4%-5%之间、7%-8%之间和8%-9%之间。在三大产业的就业中,第一产业就业将逐渐减少,2020年前后将减少到2亿人左右,占中国就业总人数(7.7亿左右)的25%左右;第二产业的就业仍然将保持增长,但每年的增长量是递减的,2020年前后在占比达到33%即三分之一左右时,将不再增长,以后还有可能出现递减;而第三产业则会保持稳定的增长,2020年将达到40%以上。
[Abstract]:Since 2013, China's industrial structure has begun to present the largest proportion of added value in the tertiary industry, followed by the secondary industry. The smallest modern 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imary industry. This is the result of the continuous evolution and upgrading of China's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the course of rapid economic growth, and a series of far-reaching effects on economic growth and employment in the new era. At the same time, Due to the population policy and other reasons, the growth rate of China's labor supply has begun to decline.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we should take into account the level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labor supply a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economic growth and employment target scientifically. Through the medium and long term analysis,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and supply and demand research, the conclusion can be drawn: before 2020,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satisfying the demands of full employment and improving all kinds of contradictions in China at the present stage, it is appropriate to keep the average annual growth rate of China's economy between 6% and 7%. See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industry, first, second, The growth rate of the third industry is between 4- 5% and 8- 9%, respectively. In the employment of the three major industries, the employment of the primary industry will gradually decrease to about 200 million people around 2020, accounting for about 25% of the total number of employed people (about 770 million) in China; The employment of the secondary industry will continue to increase, but the annual growth is decreasing. When the proportion reaches 33% or 1/3 or so in 2020, it will no longer increase, and there will be a decline in the future; And the tertiary industry will maintain stable growth, 2020 will reach more than 40%.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与经济增长中心;
【分类号】:F124;F249.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德华;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2期

2 刘长庚;论实现集约型经济增长的政策配套[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年04期

3 李宏鸣;结构调整:新一轮经济增长的主旋律[J];决策咨询;1997年09期

4 蒋年云;技术进步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作用、途径及其条件[J];开放时代;1997年06期

5 周建胜;经济增长最大化与均衡性的投资调控[J];学术论坛;1997年03期

6 李阳;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再认识[J];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7 高燕;关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二元增长方式——以云南为例[J];学术探索;1998年06期

8 汪卫霞;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斥力[J];江西社会科学;1999年01期

9 沈映春,陈昌柏;知识产权资源在经济增长中的交易费用[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10 ;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观辩证法[J];管理科学文摘;1999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卓成霞;;金融危机下保就业与保经济增长的博弈研究[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9年

2 莫文;彭运石;;主观幸福感和经济增长[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李鸿飞;于进才;孟繁一;;试析中国经济增长的环境成本[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4 姜焰生;;现代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5 刘渝琳;白艳兰;;金融深化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吴开;夏鑫;;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刘忠文;;经济增长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浅析[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韩中豪;胡雄星;张明旭;;上海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的关系[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9 刘幸菡;吴国蔚;;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及其在中国的实证检验[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10 王维国;杨晓华;;我国国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计量分析——兼论国债负担对国债经济增长效应的影响[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鸣骥;创新激发经济增长[N];中国财经报;2002年

2 张晓静,,张开飞;经济增长能否承受税收高速增长之重[N];中国税务报;2005年

3 蔡f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N];湖北日报;2001年

4 陈 颐;教育是经济增长关键因素[N];经济日报;2003年

5 李茹萍;工业产值突破千亿珠海经济增长提速[N];经济日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王比学;7%,我们有信心![N];人民日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杜萍;经济增长良好 降息大可不必[N];市场报;2001年

8 余少谦;实现农村和谐经济增长[N];福建日报;2007年

9 见习记者 王白露;人行预计:我省今年经济增长10%以上[N];湖南经济报;2007年

10 ;中国需要重新平衡经济增长[N];机电商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琳;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程治中;论城市化与经济增长[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3 关春华;印度对外贸易政策改革绩效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4 黄菁;环境污染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及影响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5 张宝贵;教育科学发展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6 陈萍;文化软实力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7 王然;市场化进程、企业家职能配置与经济增长[D];暨南大学;2011年

8 曾祥炎;基于宏观产权制度分析框架的中国经济增长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9 刘畅;中国益贫式增长中的经济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10 方化雷;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波;基于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0年

2 于晓黎;青岛市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李田田;标准对湖南省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4 洪韬;制度因素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国际比较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5 候志德;文化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韩长春;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7 丁昌昆;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8 张亚军;天津市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D];天津大学;2010年

9 郭刚军;辽宁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7年

10 鲁涛;国有银行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6344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6344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7e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