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机理与中国经济增长的阶段性动力
本文关键词:“中等收入陷阱”发生机理与中国经济增长的阶段性动力,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2013年第9期
*“中等收入陷阱”发生机理与中国经济增长的阶段性动力
张德荣
内容提要:通过对世界银行数据的梳理,本文发现有相当比例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
“中等收入陷阱”锁定。在此基础上,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研究:(1)基于展过程中被
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框架,对各个发展阶段经济增长动力机制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是不同的,不能适时转换动力机制导致发展中国家陷“中等收入陷阱”;(2)在理论逻辑上,入讨论了一个发展中国家为什么在进入中等收入阶
但却不能在中等收入阶段转换动力机制;(3)梳理改革以来中国经段以前可以快速增长,
从跨国比较的视角分析了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在动力因素,改革和原创济增长的影响因素,
性技术进步是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关键词:中等收入陷阱经济增长动力机制
一、问题的提出与争论
“中等收入陷阱”(Middle-IncomeTrap)最初出现在世界银行发布的研究报告中,指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重重阻力,特别是从落后国家进入中等收入国家以后有可能失去发展动力,陷入长期经济停滞(GillandKharas,2007)。目前,中国已经步入世界银行定义的中等收入区间,自1978年以来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动力机制正在弱化,中国经济增长面临着诸如劳动力价格
能源和环境瓶颈日益凸显、资产泡沫化、投资效率低下和出口受阻等一系列现实约束。在这上升、
Krugman(1994)和Young(2003)等针对东亚和中国经济的论断在学术界重新引起关注。一背景下,
“中等收入陷阱”随着国内外关于问题讨论的展开,一个重要且敏感的问题被提了出来:中国是否
“中等收入陷阱”?国内外学者针对“中等收入陷阱”这一问题展开了研究。目前,多数研究会陷入
停留在对现象的归纳和阐释上,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收入分配不公导致的贫富分化会阻碍经济可持续发展。这是被学者提及最多的“中等收入陷阱”成因,比如郑秉文(2011)从国际经验的视角出发,认为“拉美陷阱”的主要成因是分配不
由此形成的社会两极分化对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楼继伟(2010)和Vandenberg&公,
“中等收入陷阱”Zhuang(2011)认为,中国陷入的最大风险来自于收入分配方面,中国要想跨过“中
,等收入陷阱”必须调整不合理的收入分配结构。
(二)需求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一个国家被“中等收入陷阱”锁定。Vandenberg&Zhuang(2011)认为中国的需求结构不合理,并且出现了产能过剩,这些因素可能导致中国陷入“中
。刘伟(2011)认为,资源配置不合理、产业结构失衡和对国际市场的过度依赖是中国等收入陷阱”
“中等收入陷阱”陷入可能的原因所在。Jankowskaetal.(2012)从生产空间的视角阐述了拉美国家与东亚新兴国家在经济发展道路上的区别,,拉美国家因产业结构不能适应过度人口城市化而被
*张德荣,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邮政编码:361005,电子信箱:derongzhang@126.com。感谢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12YJA790185)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CJL063)的资助。感谢匿名评审人的评审意见,文责自负。
17
:“中等收入陷阱”张德荣发生机理与中国经济增长的阶段性动力
“中等收入陷阱”锁定。Ohno(2009)发现东南亚的一些国家也出现了与拉美国家相似的经济问题,
“改革开放”(DoiMoi)以来的经济史为线索展开研究,并以越南认为发展中国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在于产业升级以及相应的政府配套政策。
(三)城市化进程会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楼继伟(2010)认为当前中国城市化水平不足,存在城市规模过小、城市间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城市区域分布不合理等问题,加速推进城市化进程是中
“中等收入陷阱”国跨过关键。刘伟(2011)认为中国尚未完成城市化,城市化加速期的中国经济很可能还会经历比较长时期的增长。Felipeetal.(2012)强调了城市化进程对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
Jankowskaet性。但也有一部分学者认为过度城市化恰恰是一些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
al.(2012)认为拉美国家农业劳动力直接流入城市服务业,造成了过度城市化,致使这些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田雪原(2006)也认为一些拉美国家农村人口向城市过度转移导致畸形的城市
“中等收入陷阱”“人口城市化陷阱”。化,在陷入之前已经落入了
(四)人口结构的制约。Vandenberg&Zhuang(2011)认为人口老龄化可能使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楼继伟(2010)同样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结构转型所带来的“人口红利”将会逐渐减少,
2012)探讨了刘易斯转折点与人口红利的关系,并影响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蔡昉(2010,认为中
“中等收入陷阱”“人口红利”。国跨越的关键是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并加快政府职能转换,再造
除了上面提到的这几个成因,还有些学者从社会流动性的角度来讨论“中等收入陷阱”问题(蔡洪滨,2011;孙立平,2012)。虽然学界针对“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的研究开始走向深入,但“中等收入陷阱”这一提法依然存在争议,批评意见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这一命题缺少证据支
“中等收入陷阱”持,一个国家陷入的标准是什么,进入中等收入区间的国家有多大比例会陷入“中
,等收入陷阱”目前尚无准确数据支持;二是缺少理论支持,如果有证据显示“中等收入陷阱”对发
展中国家来说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那么其发生机理是什么?
“中等收入陷阱”针对问题研究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以及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面临的挑战,本文以下研究安排如下:第二部分通过对中等收入国家经济增长轨迹的描述考察“中等收入陷阱”是
寻找不同经济发展否为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第三部分是在经济增长的研究框架下进行实证研究,
发生机理进行理论分阶段的动力因素;第四部分是在分工与交易费用的框架内对“中等收入陷阱”
析,研究中等收入国家经济增长动力机制转换的困难所在;第五部分是对改革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进行评估,讨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潜在动力因素;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
“中等收入陷阱”:基本事实二、
2012)的定义,根据世界银行(WorldBank,人均GNI在1005美元以下的国家(含经济体,以
12276美元以上的为高收入国下同)为低收入国家,在1005—12276美元之间的为中等收入国家,
家。中等收入国家又分为中低收入国家和中高收入国家,分界线是3975美元。
?一个国家进入中等收入区间以后,问题是,如何定义一个国家是否步入了“中等收入陷阱”
“中等收入陷阱”多少年未走出该区间才算被锁定?世界银行的研究报告没有对此做出明确的界
“中等收入陷阱”定。Felipeetal.(2012)从实证的角度对一国是否陷入进行了研究,而Woo(2011)
“中等收入陷阱”试图从追赶指数(CUI)这一相对指标来观察一个国家是否被锁定。上述研究虽有
启发意义,但为了避免在定义上进行不必要的争论,本文通过对中等收入国家经济增长轨迹的描述
“中等收入陷阱”来观察这一命题能否得到数据的支持。世界银行根据人均GNI对不同经济发展阶段进行分类,由于绝大多数国家的GDP和GNI高度一致,而从数据应用的广泛性和可得性来说,GDP指标要优于GNI,因而我们用人均GDP代替人均GNI作为不同发展阶段的划分依据。因为世界银行使用的是即期美元价格,所以我们把2000年不变价格人均GDP换算为2010年价格水平的18
2013年第9期
人均GDP。在此基础上,我们对1960—2010年不同发展阶段国家的个数进行了统计,中等收入国
1960年中等收入国家个数是46个,到了2010年则上升到89家的数量处于比较明显的上升趋势,
个。中低收入国家和中高收入国家的数量均呈现比较明显的上升趋势,分别从1960年的27个和19个增加到2010年的51个和38个。中等收入国家绝对数量呈现较快增长的趋势并不能在证据
“中等收入陷阱”上表明现象存在,因为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现了若干国家分裂事件,如前苏
“中等收入陷阱”联解体,此类事件在绝对数量上增加了中等收入国家的个数,而这与问题无关。
“中等收入陷阱”为了更严谨地对是否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进行考察,我们设定基准年份,
1965、1970、1975和1980年,分别为1960、观察在上述基准年份属于中等收入的国家在随后时间里
仍然为中等收入国家的个数。图1是在5个基准年份为中低收入的国家在随后年份里仍然为中低收入国家的个数在时间维度上的变化轨迹。总体来看,随着时间推移,未能进入中高收入区间的中
1960年的中低收入国家经过50年的时间,低收入国家个数持续减少,到2010年只有26%的国家
未能上升到中高收入区间;1970年的中低收入国家经过40年发展未能上升到中高收入区间的比例为44%;1980年的中低收入国家经过30年发展未能成为到中高收入国家的比例为59%。从以上统计数据来看,有相当比例的国家进入中低收入区间以后在多达30—50年的时间里仍然徘徊在该收入区间之内,一个中低收入国家存在相当大的可能性不能走出该中低收入区间
。
图1
中低收入国家持续未能进入中高收入区间个数图2中高收入国家持续未能进入高收入区间个数
1965、1970、1975和1980年处于中高收入区间的国家在随后时间里仍然图2是分别在1960、
为中高收入国家个数的统计情况。1960年中高收入国家个数是19个,这些国家在30年后的1990年未能成功步入高收入阶段的比例是26%,在50年后的2010年这一比例为11%;1970年中高收入国家的个数是21个,在30年后的2000年未能成功步入高收入阶段的比例是43%,在40年后的2010年这一比例为29%;1980年中高收入国家的个数是24个,在30年后的2010年未能成功步入高收入阶段的比例是50%。如果以30年为标准,自1960年以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中高收入国家
1960年这一比例是26%,1980年则提高到50%。被锁定在该收入区间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中等收入陷阱”综合以上,统计数据支持是一个普遍现象这一基本判断。尤其是自20世纪
80年代以来,“中等收入陷阱”现象愈加突出,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有一半以上进入中低收入区
“中等收入陷阱”间或者中高收入区间的国家不能进入更高收入阶段,并非主观臆想。
“中等收入陷阱”三、发生机理:实证研究
“中等收入陷阱”如果使用学术语言来描述这一现象的话,它可以被表述为:(1)在经济发展初
级阶段,部分低收入国家在某一段时间内通过较快的经济增长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而其他国家由于经济增长缺乏动力仍然处于低收入阶段;(2)在进入中等收入区间以后,相当一部分国家失去经济增长的动力,被锁定在中等收入区间,而只有部分国家能够保持可持续经济增长,跨入高收入
19
:“中等收入陷阱”张德荣发生机理与中国经济增长的阶段性动力阶段。由此表述,我们意识到,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很可能是不同的,在低收
能否在中等收入阶段转入阶段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增长的动力因素在中等收入阶段很可能会失效,
“中等收入陷阱”换增长动力机制很可能是一个国家能否避开的关键。从这一思路出发,以下实证
研究试图寻找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增长动力机制。
(一)研究设计以及数据说明
我们在增长趋同框架下对不同阶段经济增长动力机制进行实证研究,设定如下回归模型:
yi,(1)t=γyi,t-1+β'Xi,t+ηt+μi+εi,t
y为人均GDP的对数,X是一个向量,在(1)式中,包含影响经济增长的一系列因素,如固定资
劳动力、人力资本水平、对外开放度、制度和技术进步等变量。为了缓解解释变量可能存本形成率、
在的内生性问题,我们使用Arellano&Bond(1991)提出的差分GMM估计方法。同时,在模型设定上将考虑相关解释变量可能存在非线性关系,如在回归方程中加入二次方项。
数据主要来自WDI,包括以下变量:换算成2010年价格水平的人均GDP的对数(lngdp),固定资本形成率(Invest),以FDI占GDP比重衡量的对外开放度(FDI),用于衡量原创性技术进步的每
①我们用腐败指数来衡万人科技期刊论文数量(Journal),以及劳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Labor)。
量制度质量,腐败指数(Corruption)来自ICRG②。根据学界的通常做法,我们以人均受教育程度(Schooling)来衡量一个社会的人力资本水平,数据来自Barro&Lee(2010)。根据数据的可得性,我们使用1985—2010年这一时间段的数据。由于宏观数据在时间上的持续性不可避免,这可能会影响动态面板模型的估计效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将时间单位间隔设定为5年,使用1985、1990、1995、2000、2005和2010六年数据,这样既降低了数据的持续性问题,又能更好地满足动态
“大截面(N)、面板GMM估计所要求的短时间(T)”的要求,获得横截面维度的大样本性质。表1
是各变量的统计描述。
表1
变量
lngdp
Labor
Invest
Schooling
FDI
Corruption
Journal观察值700737674738594693641主要变量统计描述均值8.1460.6170.2116.9090.0193.0891.652标准差1.5840.0690.0612.9320.0481.3802.738最小值4.2860.4480.0200.108-0.24500最大值11.090.8550.58613.090.459612.10
(二)实证结果和解释
(Ⅰ)是针对低收入国家的回归表2列示了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增长动力因素的回归结果,
(Ⅱ)是针对中低收入国家的回归结果,(Ⅲ)是针对中高收入国家和高收入国家的回归结果,结果,
(Ⅳ)是针对高收入国家的回归结果。之所以没有完全按照世界银行的分类进行回归,考虑的是回归方法对横截面个体数量尽可能大的要求,因为GMM估计量的渐近性质是建立在T给定N较大的基础之上,按照(Ⅰ)—(Ⅳ)这样的分类,数据基本上能够满足上述计量模型的技术要求。
①
②
com。WDI定义的劳动人口是16—64岁,我国劳动人口的定义是15—59岁,感谢审稿人的意见。InternationalCountryRiskGuide,腐败指数的范围是0—6,0是最腐败状态,6是最清廉状态,具体请参考www.prsgroup.
20
本文关键词:“中等收入陷阱”发生机理与中国经济增长的阶段性动力,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81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68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