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CA-SOM的深圳产业空间结构
本文选题:城市结构 切入点:产业功能 出处:《地理研究》2014年09期
【摘要】:利用深圳市企业空间分布数据,以街道为基本空间单元,运用主成分分析提取因子达到产业变量降维和抽象目的,在此基础上构建SOM神经网络进行聚类分析,通过PCA-SOM耦合模型实现了对城市内部产业空间分类和结构描述。研究表明:街道的产业功能可以通过提取各产业企业分布数据的主成分因子来表征;PCA-SOM耦合模型将深圳产业空间划分为六种类型区,分类结果与实际吻合;深圳城市产业结构存在空间分异,有别于传统城市的同心环形模式,深圳城市中心区位于地理空间的底部,以集聚型现代服务业为中心、整体呈扇型辐射,并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深圳东部分区产业功能现状仍不明朗,需要对该区域做进一步的空间结构规划和政策支持,以形成多中心的产业辐射模式。
[Abstract]:Using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data of Shenzhen enterprises, taking the street as the basic spatial unit, using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to extract the factor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reducing industrial variables and abstracting, and then constructing SOM neural network for clustering analysis.The spatial classification and structure description of urban interior industry are realized by PCA-SOM coupling model.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industrial function of the street can be characterized by extracting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factors of the distribution data of various industries and enterprises to characterize the coupling model of PCA-SOM to divide the industrial space of Shenzhen into six types of areas, and the classification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Shenzhen city has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concentric ring pattern of traditional city. The central district of Shenzhen city is located at the bottom of geographical space, with the centralized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as the center, and the whole is fan-shaped radiation.The industrial function in the eastern part of Shenzhen is still unclear, so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further spatial structure planning and policy support to form a multi-center industrial radiation model.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东省城市化与地理环境空间模拟重点实验室;伦敦大学学院高级空间分析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01385)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J15B02)
【分类号】:F224;F12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玮,王心源;安徽省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时空分异特征[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2 杜瑜;樊杰;;基于产业-人口集聚分析的都市经济区空间功能分异——以我国三大都市经济区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3 李P";基于因子分析的北京城市功能空间布局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5年04期
4 李健;宁越敏;;1990年代以来上海人口空间变动与城市空间结构重构[J];城市规划学刊;2007年02期
5 冯健,周一星;中国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03年03期
6 许学强;程玉鸿;;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城市竞争力时空演变[J];地理科学;2006年03期
7 陈春林;梅林;刘继生;韩阳;;转型期长春市就业结构的空间分异[J];地理科学;2011年05期
8 陈园园;李宁;丁四保;;城市群空间联系能力与SOM神经网络分级研究——以辽中南城市群为例[J];地理科学;2011年12期
9 方创琳,宋吉涛,张蔷,李铭;中国城市群结构体系的组成与空间分异格局[J];地理学报;2005年05期
10 王桂新;魏星;;上海从业劳动力空间分布变动分析[J];地理学报;2007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于澝;基于一维SOM神经网络的聚类及数据分析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建建;甄峰;;20世纪90年代以来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时空特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9期
2 阙泽胜;张俊平;王璐;;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建设用地指标的分解[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4期
3 李恕宏;安徽省中心地结构与城镇体系建设初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4 黄宝宏;崇玉萍;高升;;安徽省城乡居民体育用品消费行为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5期
5 高升;邵苏华;汪伟信;汪晓钢;裘志青;;芜湖市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培养与使用现状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6 潘庆;张王雁;杨成凤;;国内外城市经济基础理论研究综述[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7 王玉芳;赵威;;基于C.L.Morre回归分析与区位熵法的中原城市群城市职能结构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8 钱学敏;姚瑶;;上海零售业郊区化发展现状初探[J];北方经济;2009年08期
9 唐娟莉;朱玉春;;区域板块的省域竞争力与公共服务设施[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10 祝炜;;北京市人口分布特点的密度梯级分析[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鹏;陆浩然;;珠三角地区城市职能分类与转变研究[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2 白洁;;沈阳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A];创新沈阳文集(D)[C];2009年
3 邓颖贤;袁媛;;国内外制造业城市转型规划策略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王新军;敬东;高世超;;调整优化上海发展空间布局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倪鹏飞;魏劭琨;;北京:建设富有竞争力的世界城市[A];北京论坛(2010)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构建和谐的世界城市”政府管理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10年
6 韩景华;;世界城市服务业发展的经验及对北京的启示[A];世界城市北京发展新目标——2010首都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林建永;吴永兴;;以“城乡一体化”为指向,促进上海空间布局协调发展[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4)[C];2009年
8 李才仙;刘金凤;张发勇;;基于地理空间统计促进全面、和谐、可持续科学发展[A];2009`中国地理信息产业论坛暨第二届教育论坛就业洽谈会论文集[C];2009年
9 闫卫阳;;第四章 城市体系分析与布局的理论模型[A];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研究[C];2008年
10 王发曾;张伟;张建伟;徐晓霞;苏朝阳;吕金嵘;冯德显;汪雪峰;赵威;李磊;李琳;刘静玉;刘晓丽;杨兰桥;;第六章 宏观尺度下的中原城市群整合[A];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研究[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佳;中国滨海旅游功能分区及其空间布局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袁宏志;盘锦市产业转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3 樊敏;城市群物流产业效率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刘辉;区域城市化空间格局及环境响应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马超群;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城市劳动力竞争分析[D];西北大学;2011年
6 鲁春阳;城市用地结构演变与产业结构演变的关联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吴一洲;转型背景下城市土地资源利用的空间重构效应[D];浙江大学;2011年
8 赵新正;经济全球化与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旭亮;从本地市场到新国际劳动分工[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付刚;我国省会城市城市功能差异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烨;区位优势要素对上海体育产业集群形成的影响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陆林飞;上海市中心城区台球馆空间分布的实证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何静;产业集聚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4 王力国;城市地段空间生态设计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5 宋娟;城区经济发展中的政府职能[D];苏州大学;2010年
6 蒋华夏;长江三角洲城市竞争力变化趋势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7 董昕灵;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8 付建新;基于分形理论的青海省城镇体系结构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9 胡静;芜湖市居住与就业空间关系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10 范树平;基于主体功能区划的土地利用分区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艳厂,谢帆,宋俊德;一种新的聚类算法:等密度线算法[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2 张杰;;北京CBD现代服务业发展布局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2006年06期
3 段七零;;基于断裂点理论的南京经济腹地界定及层次划分[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08期
4 李P";基于因子分析的北京城市功能空间布局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5年04期
5 孟繁瑜;房文斌;;城市居住与就业的空间配合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7年06期
6 张超;;城市体系视角下长三角工业空间集聚与转型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8年02期
7 李普峰;李同升;;西安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格局及其机制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03期
8 陈红霞;李国平;;京津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时空差异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05期
9 秦波;王新峰;;探索识别中心的新方法——以上海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分布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06期
10 虞蔚;城市社会空间的研究与规划[J];城市规划;1986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治国;人工神经网络及其在地学中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谭峰;外资与上海城市空间结构变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甄静;基于GIS的西安市土地利用分区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金良;给广播电视产业建设一个宽松的环境[J];声屏世界;2001年02期
2 汤平;马肇奇;大里;;制高点看北京[J];投资北京;2006年12期
3 周丽永;浅谈卫星城的产业功能及其定位[J];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4 杜江;论中国旅游产业功能与产业政策的转变[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5 王润球;肖志云;陈珊瑚;;株洲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经济师;2008年07期
6 张学勇;李桂文;曾宇;;新城建设及其功能成长路径[J];城市问题;2011年03期
7 ;廊沧(后奕)产业功能区[J];党史博采(纪实);2010年05期
8 张辉锋,朱晨阳,杨建军;从经营管理历程看我国报业发挥产业功能的必要性[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9 杜江,厉新权;论我国旅游产业功能的转变[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10 刘小娟;关于电视频道产业功能的实现[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丽永;;浅谈卫星城的产业功能及其定位[A];2004中国区域经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赵磊;;关于加快南城发展的政策建议[A];2008学术前沿论坛·科学发展: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纪念改革开放30年论文集(下卷)[C];2008年
3 郭来喜;桑海洋;;后“低碳经济”时代旅游发展趋势——“低碳旅游”开发探索[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邢卓;周长林;;从工业区到综合城区——天津滨海新区产业功能区的三次转型[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童兵;张涛甫;;关于中国传媒体制改革创新的观察与思考[A];新闻传媒与社会发展论坛·2007——中国新闻业发展现状与趋势论文集[C];2007年
6 刘少和;张伟强;;我国区域旅游转型发展的探讨——以广东区域旅游转型发展为例[A];旅游业: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第十三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王振华;李育森;王小建;李妮;;大学区与经济技术开发区产学研互动模式研究——以西安经开区和北郊大学区为例[A];陕西省社会发展与民生工程建设——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二届2008学术年会专题学术活动优秀论文集[C];2008年
8 盛况;刘贵利;晏群;王新峰;;产业城乡统筹技术在保定都市区中的应用[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9 田野;宫媛;;循环经济产业区规划研究——以天津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规划为例[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杨策;刘佳;;我国空港物流园的规划特性初探——以深圳机场、重庆江北机场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汤一原 汲传排;研究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发展建设情况[N];北京日报;2006年
2 蓬勃;顺义:依靠空港发展临空经济[N];国际商报;2006年
3 记者 张莉娜 通讯员 廉研莉;济源:以文化产业为龙头 加快发展旅游业[N];河南日报;2006年
4 ;文化创意产业功能区要突出特色[N];北京商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焦红霞;临空经济:北京腾飞的重要引擎[N];中国改革报;2006年
6 张辉邋宋文芸 惠普科;试论我国旅游业产业功能的转变和再定位(一)[N];中国旅游报;2008年
7 马占霞 王春丽;小空间 大经济[N];中国现代企业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周海霞;发挥旅游产业功能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N];巴音郭楞日报;2007年
9 通讯员 孙明军 记者 孙占稳;京津冀区域合作廊坊一马当先[N];河北日报;2006年
10 王立文;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和产业功能区建设[N];天津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苏宁;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时间动态与空间格局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年
2 张学勇;我国大城市地区新城成长与主城共生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显勇;厦门市湖里工业区产业功能转换对策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2 任小茜;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王瑞斌;宁波产业功能分区研究[D];宁波大学;2009年
4 邵榕;人民币升值对上海外高桥保税区进出口的影响分析[D];复旦大学;2009年
5 何铁巍;中国电视节目经营前景分析[D];四川大学;2004年
6 韩锐;关于废旧工业建筑再利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毕燕茹;新疆出口加工基地建设初探[D];新疆大学;2006年
8 刘玉平;黑龙江广电局企业化管理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9 华凌磊;试从电影功能发展史角度论中国电影政策的变动[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10 张磊;关于综合类生态工业园区规划建设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7071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707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