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供给效应与中国经济增长路径转换
本文关键词:劳动力供给效应与中国经济增长路径转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2007年第10期
经济发展,剩余劳动力不断向现代部门转移,传统农业部门的边际劳动生产率提高导致工资上升,“刘易斯转折点”将到来,经济就告别了劳动力“无限供给”状态。就中国而言,1973年以来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综合生育率已经下降到012%以下,未来“人口红利”将逐步耗竭,二元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的“刘易斯转折点”对经济的持续增长势必形成威胁(蔡 等,2006、2007)。理论上,在20世纪50年代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文献中,外生假定的人口和劳动力增长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但该结论被后期研究所推翻,20世纪80年代后的内生增长文献认为突出了创新、人力资本等要素是经济增长的源泉(Romer,1986,1990;Lucas,1988)持续增长的限制,实。,论证了,,从而在理论逻辑和实“拐点”时经济增长路径如何转换,其相应的人力资源政策和制。为下面分析的简便,也为更形象地说明劳动力的结构性特征,本文将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供给效应概括为劳动力供给的“水平效应”和人力资本积累的“垂直效应”两种。其中,劳动力供给的“水平效应”是指劳动力规模扩张和就业人口的增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人力资本积累的“垂直效应”指通过教育等人力资本投资导致的劳动效率提高。
本文第一部分是对中国经济增长和劳动力资源开发中一些典型事实的说明;第二部分构造了附加人口增长和人力资本投资约束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型,分解劳动供给的“水平效应”和“垂直效应”,并模拟了两种效应对经济增长路径的影响;第三部分分析了劳动力“水平效应”递减效应下的经济增长机理和增长路径的转变;第四部分是结论和政策性建议,我们认为应突出以劳动力素质提高为核心的中国“第二次人力资源开发”
对于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决定性作用。
一、优势劳动力资源供给推动了中国经济“赶超式”增长
中国近30年的劳动力资源动员和经济增长潜力开发无疑是成功的。体制变革和劳动力比较优势战略在将农业部门庞大剩余劳动力输送到工业和服务业等现代部门的同时,也为新知识和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提供了契机,农业部门的效率因此得以稳步提高。从劳动力资源动员机制看:一方面,20世纪80年代初期普遍推行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80年代中期以后乡镇企业的迅速崛起,为传统农业部门劳动力向第二、第三次产业流动提供了条件,而乡镇企业普遍的劳动密集型生产技术特征为劳动力流动提供了顺畅通道
;另一方面,80年代中期开始的城市国有企业改制,如用工“合同制”的推行,以及其他经济成分的迅速发展,为城市劳动力流动和城乡之间劳动力流动提供了环境。正像发展经济学经典模型所预言的那样,在低成本剩余劳动力源源不断流入第二、三次产业的过程中,较之于传统农业部门而言,现代部门的受益可能更大。实际上,在国内市场日益壮大和国外市场需求预期稳定的条件下,现代部门或许只要提供连续吸纳劳动力的资本和技术就已经足够了,大规模低成本劳动力投入一方面为现代部门的规模扩张提供了动力;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延续,以知识和经验积累、技能提高和技术进步为体现的“干中学”效应,①也逐步在越来越庞大的劳动力群体中产生并积累,由此,劳动力投入质量得以升华并进一步促进生产效率提高和现代部门的加速扩张。
①Arrow(1962)、Young(1991)倾向于把“干中学”理解为经验或与技术进步有关的生产潜力的开发。这里,我们把“干中学”效应具体理解为由于知识、技能水平及经验积累,而产生的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张平、刘霞辉(2006)分析了“干中学”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5
本文关键词:劳动力供给效应与中国经济增长路径转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23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72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