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推进主体功能区战略研究
本文选题:主体功能区 + 区域战略 ; 参考:《生产力研究》2015年12期
【摘要】: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是我国新的历史时期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文章立足我国主体功能区划制度的形成背景,以"十三五"期间山西省经济发展为发轫,对主体功能区建设的推进思路进行探讨,提出建设大西高铁经济带、太榆新城、沿黄河生态经济廊道、太行山绿色生态转型区为重点的省域发展战略和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京津冀大首都圈、长江经济带的区际合作战略。最后提出要落实市县级的"建设方案"、"中期评估"、"适应性评价"等保障制度。
[Abstract]:It is an important strategic decision in the new historical period of our country to carry out the strategy of the main function zone and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ain function area.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main function regionalization system in China, and taking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Shanxi Province during the 13th Five-Year Plan period as the starting point, the paper probes into the idea of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ain function area, and puts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Great West High-speed Railway Economic Belt and Taiyu New City. Along the corridor of ecological economy of the Yellow River and the green ecological transition area of Taihang Mountain, the provincial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the inter-regional cooperation strategy of connecting 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the Beijing-Tianjin-Hebei Great Capital Circle and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are discussed. Finall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nstruction plan", "mid-term evaluation", "adaptability evaluation" and other security systems at the city and county level.
【作者单位】: 太原师范学院;
【基金】:2014年山西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汾河流域经济发展与空间开发研究”(2014340)
【分类号】:F1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永江;董建国;张莉;;主体功能区规划指标体系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年06期
2 陈耀;;“无序开发”的终结者——关于主体功能区的答问[J];人民论坛;2008年03期
3 杜黎明;;主体功能区建设政策均衡研究[J];开发研究;2008年01期
4 杨忠武;;西部主体功能区建设中的资源开发[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5 卢中原;陈昌盛;;西部开发与主体功能区建设如何形成良性互动——对陕西、甘肃几个城市的调研与思考[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10期
6 栾贵勤;田芳;孟仁振;;试论主体功能区的产业政策规划[J];经济师;2008年11期
7 王跃鹏;王效民;张峰平;;推进宁波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财政政策探析[J];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09年01期
8 韩学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与主体功能区建设[J];商场现代化;2009年08期
9 高全成;;把握国家划分主体功能区的机遇调整陕西产业布局[J];理论导刊;2009年04期
10 王姝;;主体功能区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J];甘肃科技;2009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兴鹏;张子龙;;主体功能区规划背景下小西北(甘青宁)发展问题探讨[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2 韩增林;狄乾斌;王利;;陆海统筹下海洋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若干问题探讨[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3 徐长春;;打造主体功能区 优化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布局[A];中国经济分析与展望(2010-2011)[C];2011年
4 柯敏;;主体功能区框架下省域城市协作体系研究——以浙江省为例[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 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4年
5 冯之浚;杨开忠;周荣;;主体功能区分类与区域经济发展[A];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1)[C];2008年
6 米文宝;米楠;齐拓野;梁晓磊;周民;谢俊斐;;宁夏回族聚居限制开发区区域发展机理与模式研究[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7 米文宝;米楠;齐拓野;梁晓磊;周民;谢俊斐;;宁夏回族聚居限制开发区区域发展机理与模式研究[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徐菲;;基于主体功能区导向下的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A];湖南省农业系统工程学会2012年年会论文集[C];2012年
9 徐菲;;基于主体功能区导向下的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A];2012洞庭湖发展论坛文集[C];2012年
10 黎智枫;赵缈希;;全球城市区域视角下珠三角主体功能区产业政策思考——基于价值区段方法[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 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邓玲;加快主体功能区建设促进四川区域协调发展[N];四川日报;2005年
2 荣梅;以六大政策推动主体功能区建设[N];中国财经报;2007年
3 增城市委书记 朱泽君;以主体功能区建设推动县域经济科学发展[N];南方日报;2008年
4 杨毅邋李强;西部开发与主体功能区建设需良性互动[N];中国经济时报;2008年
5 南方日报评论员;着力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N];南方日报;2012年
6 南宁市社会科学院东盟所所长、副研究员、博士 南宁市签约理论专家 林昆勇;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跨越发展再造一个新南宁[N];南宁日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刘玉海 实习记者 刘罕;主体功能区战略与经济发展并不矛盾[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
8 惠城区委、区政府 周文高;明确产业布局 建设主体功能区[N];惠州日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贺小山 李燕文 特约通讯员 李晓敏 通讯员 谢思雄 杨世杰 邓林恒 陈日洋 刘海翔;划分三大主体功能区实施差异发展[N];惠州日报;2014年
10 范英;48.5万平方公里 划为四类主体功能区[N];四川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郭凯;山东省主体功能区政策体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2 何光汉;区域空间管治下的四川省主体功能区建设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文娟;苏南地区主体功能区建设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2 张学波;云南省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及产业调整的初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青;基于主体功能区视角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4 马丹丹;流域视角下我国主体功能区生态补偿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5 赖岚岚;主体功能区背景下粤北发展与地方政府建设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6 温晓天;吉林省构建主体功能区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7 张景山;基于主体功能区视角的松原市发展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程祺;基于主体功能区的甘肃省区域协调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9 王迎迎;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新疆主体功能区的划分[D];石河子大学;2009年
10 孙佳斌;市域主体功能区的划分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7819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781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