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与转型——理论与中国经验证据
本文选题:反腐败 + 转型 ; 参考:《南开经济研究》2015年05期
【摘要】:为什么在腐败的同时中国能够保持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中国不断加大的反腐败能否促进增长方式转型?研究发现,县处级以上领导和普通公务人员腐败对于经济增长的不同影响机制是理解中国增长之谜的关键,腐败虽然在短期内促进投资,有利于增长,但也逐渐成为中国增长方式转型的重大障碍,利用1988—201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本文验证了这一思想。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我们应通过提升反腐败的力度,提高官员腐败的机会成本,抑制在投资领域的腐败;通过强力推进改革,取消和下放各类审批项目,减少寻租和设租机会,让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完善依法治国的方略,通过提供透明、可预测的司法产权保护,以削弱官员通过腐败提供的产权保护功能,进而抑制官员腐败行为,促进增长方式转型。
[Abstract]:Why is China able to keep its economy growing at a high rate while it is corrupt? Will China's ever-increasing fight against corruption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growth patterns?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different influence mechanisms of corruption on economic growth of leaders at or above the county level and ordinary civil servants are the key to understanding the riddle of China's growth. Although corruption promotes investment 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 it is conducive to growth. However, it has gradually become a major obstacle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a's growth mode. Using the provincial panel data from 1988 to 2010, this paper verifies this idea. The results of this paper show that we should increase the anti-corruption efforts, increase the opportunity cost of official corruption, curb corruption in the field of investment, vigorously promote reform, cancel and devolve all kinds of approved projects. Reducing rent-seeking and rent-setting opportunities, allowing the market to play a fundamental role; further improving the strategy of governing the country according to law, by providing transparent and predictable judicial property rights protection, in order to weaken the function of officials in protecting property rights provided through corruption, Then restrain official corrupt behavior, promote growth mode transformation.
【作者单位】: 江苏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安交通大学金禾经济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城镇化、服务业发展驱动我国消费需求扩张的路径选择研究”(项目编号:13CJL044)、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地方政府竞争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14CJL008)阶段性成果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中国地区间贸易壁垒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71303185)、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房地产价格波动——经济增长的效应检验与基于收入分配和贫富差距视角的社会和谐影响研究”(项目编号:71103046)
【分类号】:D262.6;F1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陶然;苏福兵;陆曦;朱昱铭;;经济增长能够带来晋升吗?——对晋升锦标竞赛理论的逻辑挑战与省级实证重估[J];管理世界;2010年12期
2 高远;;反腐败与外商直接投资:中国的经验[J];南方经济;2010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春;孙亮;;政策性负担、市场化改革与国企部分民营化后的业绩滑坡[J];财经研究;2013年01期
2 乔坤元;;我国官员晋升锦标赛机制的再考察——来自省、市两级政府的证据[J];财经研究;2013年04期
3 杨良松;;中国干部管理体制减少了地方政府教育支出吗?——来自省级官员的证据[J];公共管理学报;2013年02期
4 练宏;;激励设计、上下级互动和政企关系[J];公共行政评论;2013年01期
5 夏策敏;;中国式财政分权与公共品供给研究综述[J];财经论丛;2013年03期
6 张英杰;万燕鸣;;国企组织行为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内生性制度特征的解释[J];产业经济评论;2013年02期
7 王贤彬;;地方官员治理与区域协调发展[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8 杨瑞龙;王元;聂辉华;;“准官员”的晋升机制:来自中国央企的证据[J];管理世界;2013年03期
9 刘再起;徐艳飞;;转型时期地方政府利益偏好与经济增长[J];财贸研究;2014年02期
10 袁凯华;李后建;林章悦;;约束性考核促进了官员的减排激励吗[J];当代经济科学;2014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俊诚;中国官员治理与政府支出政策[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2 陈竹;农地城市流转外部性测度与外部性内化政策[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3 孙岩;政府控制国有上市公司影响因素及经济后果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4 陈长石;地方政府激励与安全规制波动[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5 钱先航;地方官员治理与城市商业银行的贷款行为[D];南开大学;2012年
6 王安;中国经济转轨中的中央控制力:作用及其调整[D];山东大学;2013年
7 刘永冠;中国制度背景下的上市公司债务成本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8 于文超;官员政绩诉求、环境规制与企业生产效率[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9 林高;我国国有企业高管政治关联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10 曹春方;制度环境、政府行为与募资变更[D];南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孔鑫;转移支付与地方政府财政支出行为[D];南京大学;2012年
2 曹爱民;经济发展、社会性支出与政治激励[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3 刘睿;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偏向及其经济增长效应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4 何招军;地方政府官员晋升与商业银行中长期贷款集中行为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3年
5 王定星;省际资本流动—理论与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6 刘河北;中国式分权视角下的地方官员激励问题研究[D];广西大学;2013年
7 张韦;腐败实验研究:来自班级的实验[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8 凌静;市、县两级政府领导班子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构建[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9 郝凯;中国的地方IPO热潮:上市业绩与官员政绩[D];厦门大学;2014年
10 杨雨迪;官员经历、晋升与当地教育供给[D];厦门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林挺进;;中国地级市市长职位升迁的经济逻辑分析[J];公共管理研究;2007年00期
2 许宪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J];经济学(季刊);2002年04期
3 徐现祥;王贤彬;舒元;;地方官员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省长、省委书记交流的证据[J];经济研究;2007年09期
4 张军;高远;;官员任期、异地交流与经济增长——来自省级经验的证据[J];经济研究;2007年11期
5 陶然;陆曦;苏福兵;汪晖;;地区竞争格局演变下的中国转轨:财政激励和发展模式反思[J];经济研究;2009年07期
6 王传利;1990年至1999年中国社会的腐败频度分析[J];政治学研究;2001年01期
7 王汉生;王一鸽;;目标管理责任制:农村基层政权的实践逻辑[J];社会学研究;2009年02期
8 章元;刘修岩;;聚集经济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J];世界经济;2008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永昌,,张新杰;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难点及关键[J];理论探讨;1996年04期
2 ;观点[J];时事报告;2009年04期
3 张朝尊;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提法的探讨──答梦林同志[J];理论前沿;1997年09期
4 方栓喜;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与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J];北京观察;2005年01期
5 唐任伍;;新总理履职百日盘点 新一届政府治理经济的理念与特征[J];人民论坛;2013年19期
6 赵曙明,陈天渔;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与人力资本投资[J];唯实;1997年04期
7 吴春雷;;论新中国发展观演进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8 左小蕾;;民生改善引领增长方式转变[J];天津政协;2010年03期
9 林裕宏;;三大需求结构的协调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J];福州党校学报;2012年01期
10 谭颂德;;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主要特征及启示[J];湖湘论坛;199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王富初;;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历史回顾与前瞻[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第2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费利群;吴春雷;;科学发展观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关系的战略思考[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第24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费利群;吴春雷;;科学发展观视域中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战略思考[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6年
4 孙国际;;中华民族的复兴发展最终靠什么?[A];第九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左小蕾;民生改善引领增长方式转型[N];中国证券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何玲;宁夏发展“绿色经济”促增长方式转型[N];中国经济时报;2012年
3 刘守序;有效推进增长方式转型的重要课题[N];金融时报;2013年
4 记者 张敬波;宣城力促增长方式转型[N];安徽日报;2009年
5 申银万国研究所;经济转型重于增长[N];上海金融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田新元;消费资本化引领增长方式转型[N];中国改革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周月光;大力推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型[N];海南日报;2007年
8 张娜;企业要学会穿新鞋走新路[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9 王进;中国面临经济增长方式转型[N];中国证券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江沂;博时策略王燕:增长方式转型孕育投资机会[N];中国证券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斌;体制转轨期重庆市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型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7891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789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