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能力、吸收能力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本文选题:创新能力 + 吸收能力 ; 参考:《财经理论与实践》2014年06期
【摘要】:利用1997~201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检验创新能力、吸收能力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内在依存和因果关系。结果表明: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创新能力、吸收能力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均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创新能力与吸收能力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逐步加强;不同地区的创新能力与吸收能力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同。因此,应该提高创新资源的利用效率,因地制宜地制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关政策。
[Abstract]:Based on the provincial panel data of China from 1997 to 2011,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inherent dependence and causality between innovation ability,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 long-term cointegra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innovation capacity,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in eastern,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and the influence of innovation ability and absorptive capacity on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is gradually strengthened. The influence of innovation ability and absorptive capacity on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is different in different regions. Therefore, we shoul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use of innovative resources and formulate relevant policies to promote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according to local conditions.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商学院;
【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2JJ204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27206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科学基金项目(70921001)
【分类号】:F124.3;F12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俊;李晓羽;杨尘;;技术模仿、人力资本积累与自主创新——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7年05期
2 朱发仓;苏为华;;区域经济收敛与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基于行业的动态Panel模型分析[J];管理世界;2006年09期
3 邵云飞;谭劲松;;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形成机理探析[J];管理科学学报;2006年04期
4 胡浩;李子彪;胡宝民;;区域创新系统多创新极共生演化动力模型[J];管理科学学报;2011年10期
5 张韬;;基于吸收能力的创新能力与竞争优势关系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9年03期
6 陈柳;刘志彪;;本土创新能力、FDI技术外溢与经济增长[J];南开经济研究;2006年03期
7 陈晓红;;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中国内地31个省市2010年截面数据的实证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年02期
8 谢建国;周露昭;;进口贸易、吸收能力与国际R&D技术溢出:中国省区面板数据的研究[J];世界经济;2009年09期
9 潘士远;林毅夫;;发展战略、知识吸收能力与经济收敛[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年02期
10 王锐淇;;我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空间相关性及扩散效应实证分析——基于1997-2008空间面板数据[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2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鑫生;;专利表征的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文献综述[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胡志丁;骆华松;李江苏;;比较优势发展战略与泛珠三角区域经济收敛[J];商业研究;2010年05期
3 刘兆明;陈晓玲;;FDI技术溢出对我国本土创新能力的影响分析[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4 葛腾飞;;自主创新能力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5 李东阳;周学仁;;FDI对东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作用机理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12期
6 郭万山;于占东;;要素禀赋非均衡分布条件下技术创新模式选择——兼评“比较优势战略”与“逆比较优势战略”之争[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01期
7 孟韬;周学仁;;跨国并购、新建投资与经济增长[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04期
8 张焕明;;我国经济增长地区性趋同路径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7年01期
9 张焕明;;追赶战略、人力资本及地区经济增长趋同——基于教育效率的水平创新模型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7年09期
10 张亚斌;周领;;创新与模仿中R&D资本的最优分配[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年红;张焕明;;追赶战略、人力资本与地区经济增长趋同[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2 刘阳;;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空间分布特征与演化规律研究[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郭熙保;肖利平;;后发优势、技术吸收能力与中国的经验[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李锐;鞠晓峰;;基于自组织理论的技术创新系统演化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邵云飞;欧阳青燕;唐小我;;西部中心城市自主创新效率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范群林;邵云飞;;复杂网络视角下的四川新都家具制造业集群创新网络结构特征及优化策略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7 葛鹏;陈爽英;井润田;;企业家人力资本对研发投资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民营企业调查的实证[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8 潘鑫;王元地;朱晓宁;;区域创新能力:一个技术多元化的视角[A];第九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9 王玉荣;高菲;;转型时期中国企业创新能力成长路径研究:基于共演视角的一个案例分析[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选编)[C];2013年
10 杜俊枢;郭毅;;社会网络技术多样性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基于吸收能力的实证研究[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选编)[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国平;基于隐性知识创造的突破性技术创新机理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孙旭;人力资本及其对中国省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王天骄;FDI对中国内资汽车产业技术溢出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徐光瑞;我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沈明伟;基于虚拟世界经济的服务贸易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刘志忠;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外资区位选择及变迁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7 周杰琦;金融发展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作用机制与实证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8 沈国琪;区域知识资本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9 高大伟;国际贸易技术溢出对中国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10 靳娜;中国FDI技术溢出影响因素与渠道分析[D];重庆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毛健;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脉络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03年01期
2 王海威,朱建忠,许庆瑞;技术创新能力及其测度指标研究综述[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3 项云帆;王少平;;基于空间Panel Data的中国区域人均GDP收敛分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4 钟笑寒;地区竞争与地方保护主义的产业组织经济学[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07期
5 范红忠;侯晓辉;;国际贸易对一国研发投入及自主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7年02期
6 黄静波;孙晓琴;;技术创新与出口:理论与实证研究的发展[J];国际贸易问题;2007年09期
7 邵云飞,唐小我;中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主成份实证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5年03期
8 王志鹏,李子奈;外资对中国工业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J];管理世界;2003年04期
9 张海洋;;中国工业部门R&D吸收能力与外资技术扩散[J];管理世界;2005年06期
10 谢洪明;刘常勇;陈春辉;;市场导向与组织绩效的关系:组织学习与创新的影响——珠三角地区企业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6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胡鞍钢 郑京海;[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沂文;西部开发的新思路──读《区域经济增长点选择及培育》[J];东岳论丛;2000年04期
2 何伟军;谭江涛;;从促进经济增长角度探讨大学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大学与宜昌区域经济增长相关性的研究[J];中国市场;2006年40期
3 任怡;李家军;;基于公平与效率替代模型的区域经济增长公平效率论[J];农场经济管理;2007年03期
4 夏鑫;;对外贸易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J];才智;2008年05期
5 王亚清;;区域经济增长与城市化耦合关系研究[J];知识经济;2008年10期
6 夏鑫;;对外贸易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0年08期
7 杨德志;;以效率为中心加快区域经济增长[J];才智;2011年20期
8 方林,杨缨,王芝光,杨荣俊,曾富善,曾春平;关于井冈山区域经济增长点的培育原则和产业群建立[J];地方政府管理;2000年04期
9 熊卫平;论现代集约型区域经济增长方式[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3期
10 司正家;区域经济增长机制探略[J];新疆社会科学;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郭晓合;李巍;;区域经济增长中的地方政府转型效应分析[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2 ;人力资本视角下的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基于江西省与浙江省的实证分析[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杨桂元;高艳;;安徽省区域经济增长趋同性研究[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8卷)[C];2007年
4 陈春林;;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驱动结构及其类型划分[A];《中国区域经济》2012年第5期(总第20期)[C];2012年
5 石敏俊;王妍;张卓颖;;区际经济联系与区域经济增长模式[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王宏涛;王晓芳;;西部大开发中的信息化、经济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1998--2009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A];陕西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年会“西部大开发10年”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何东霞;李彬联;;广东区域经济增长不平衡的文化原因研究[A];市场经济与转型升级——2011年广东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华;工业提速拉动区域经济增长[N];北大荒日报;2009年
2 记者 姜蕴真;新东产业集聚区铺就区域经济增长“快速路”[N];安阳日报;2012年
3 通讯员 达新正;着力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N];红河日报;2013年
4 延安新区投资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张娟;延安市以统筹城乡发展助力区域经济增长[N];延安日报;2013年
5 侯杰 华中科技大学;形成新区域经济增长极[N];经济日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杜鹏飞;激发区域经济增长活力[N];阿勒泰日报(汉);2014年
7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APEC与东亚合作中心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基地 赵江林;“一带一路”:构建以中国为核心的区域经济增长新体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8 记者 陆艳红;九三管委会积极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N];北大荒日报;2014年
9 周京奎;房地产业:区域经济增长的推动力[N];天津日报;2007年
10 临汾市委党校副教育长 刘佶鹏;行政区域经济增长的统计问题分析[N];山西党校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园园;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性及其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2 刘畅;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与集聚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江激宇;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4 张玉明;知识溢出、空间依赖与中国省际区域经济增长问题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5 徐涤非;产权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杨春生;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分析[D];安徽大学;2014年
7 王立平;知识溢出及其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8 赵广君;上海公共支出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9 于铭;中国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10 肖建清;对外开放、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鹏;河南省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2 檀隽;甘肃省商业银行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3 聂建超;知识溢出对杭州经济增长作用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4 袁昌荣;基于空间计量理论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D];贵州大学;2015年
5 王茉;FDI溢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年
6 王荣斌;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趋同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7 刘优剑;区域经济增长中高新技术的作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8 台晓东;制度文化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2年
9 聂桢祯;四川省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10 姜妙妙;山东省农民素质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7951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795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