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演变、路径及展望
本文选题: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 + 亚太自由贸易区 ; 参考:《国际问题研究》2014年01期
【摘要】:在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历史演变中,一直伴随着"开放的区域主义"和"竞争性自由化"两种指导思想的竞争。当前的TPP与RCEP是这种竞争的延续,二者各有优势,对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也利弊兼之,应以发展的、建设性的眼光看待两个地区自贸安排,推动TPP、RCEP和其他自贸安排相互沟通和互动,形成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彼此融合、互为补充的局面。APEC为推动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做出了重要历史贡献,有必要且已经具备相关条件制定新的地区经济一体化整体目标,即催生亚太自由贸易安排。
[Abstract]:In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Asia-Pacific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there is always competition between "open regionalism" and "competitive liberalization". The current TPP and RCEP are the continuation of this kind of competition. Each of them has its own advantages, and the impact on Asia-Pacific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is also pros and cons. The two regional free trade arrangements should be viewed from a developing and constructive perspective. Promoting mutual communication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TPPNRCEP and other free trade arrangements, forming a situation of mutual reference, mutual promotion, integration and complementarity. APEC has made important historical contributions to promoting economic cooperation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It is necessary and necessary to set up a new overall goal of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that is, the emergence of free trade arrangements in Asia and the Pacific.
【作者单位】: 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
【分类号】:F114.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蕴岭;;对东亚合作发展的再认识[J];当代亚太;2008年01期
2 李向阳;;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小国战略[J];当代亚太;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玉红;;东亚国家跨区域双边FTA的多样化动机分析[J];东北亚论坛;2011年05期
2 仇发华;;东亚共同体的主导与中日韩的自身定位[J];当代韩国;2010年04期
3 张燕生;;经济全球化新趋势与进一步深化中韩合作的战略思考[J];当代亚太;2008年05期
4 沈铭辉;;亚洲经济一体化——基于多国FTA战略角度[J];当代亚太;2010年04期
5 王双;;平衡、融合与引导——试析新世界秩序构建中的中国作用[J];当代亚太;2011年02期
6 沈铭辉;;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的成本收益分析:中国的视角[J];当代亚太;2012年01期
7 具天书;;“东亚共同体”建设的障碍与出路:韩国的视角[J];当代亚太;2012年01期
8 齐敏;;中日韩合作的务实战略[J];东岳论丛;2009年07期
9 朱虹;;共同文化认知是东亚一体化的基础[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10 苑基荣;;东亚公共产品供应模式、问题与中国选择[J];国际观察;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于迎丽;;东亚安全:模式的困境与出路[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8年
2 东艳;邱薇;;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历程回顾与战略思考[A];2008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姚晓东;基于国际货币合作视角的人民币区域化路径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2 刘会春;区域贸易协定审查机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3 李军睿;人民币国际化路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陈霞;区域公共产品与东亚卫生合作(2002-2009)[D];复旦大学;2010年
5 林永亮;东亚主权观念:生成方式与秩序意涵[D];山东大学;2012年
6 贺钦;拉美替代一体化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7 喻锋;治理视野下的欧盟区域协调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8 刘亮;东亚区域货币合作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9 曾勇;中美关系视角下的南海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春燕;论东亚区域性经济公共产品供给模式的转变[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2 倪睿;东盟国家在东亚区域合作中的战略选择与中国的应对[D];外交学院;2011年
3 庞引;转型中的日本对外经贸关系[D];外交学院;2011年
4 尚素娟;中国“第二轨道外交”与东亚共同体建设[D];复旦大学;2011年
5 李晓晨;中国在东亚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D];辽宁大学;2011年
6 余银萍;东亚区域合作中的中日关系(1991-2006)[D];湘潭大学;2011年
7 曹德军;基于国家间信任的联盟演变机制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8 高长贺;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主导权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9 杨琴;东南亚经济一体化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10 王双;中日“战略互惠关系”与“东亚共同体”构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向阳;新区域主义与大国战略[J];国际经济评论;2003年04期
2 李向阳;全球化时代的区域经济合作[J];世界经济;2002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春江;;区域合作背景下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2 赵春江;高晶;;区域合作背景下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3 张兆安;;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条件、现实、目标、趋势[J];上海企业;2007年07期
4 吴立广;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及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影响[J];世界经济;1994年01期
5 杨云母;论中国在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中的正确选择[J];当代经济研究;1997年03期
6 封小云;粤港澳区域经济一体化前景展望[J];经济前沿;1997年07期
7 孙烨,高元文;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中港自由贸易区[J];南方经济;2002年12期
8 晓牧;区域经济合作“东南飞”[J];工程机械与维修;2005年13期
9 王永青;;推动环渤海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现实选择[J];中国市场;2005年35期
10 花文苍;;自由贸易区: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形式[J];北方经贸;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建平;;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中自然资源合理使用与补偿法律问题研究[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2 Ulrich Volz;;全球失衡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英文)[A];北京论坛(2010)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全球失衡及其治理机制”经济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10年
3 邓峰;;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劳务合作中的劳动维权路径探析[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4 洪泓;;区域经济一体化社会保障与外来人员劳务合法权益法律问题研究[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5 刘新建;;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几个概念与原则[A];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文魁;;世界城市的地缘基础——华北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视角[A];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奠定世界城市基础——2010城市国际化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易凌;林建原;;如何突破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制度性障碍——基于长三角区域法规政策差异冲突的调查分析[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滕丽;;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水平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刘平海;;关于关天经济区中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思考——以泛蔡家坡地区一体化发展为例[A];第二届宝鸡天水发展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10 滕丽;;经济一体化区域的增长溢出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评论员;抓好整改落实 确保取得实效[N];闽南日报;2009年
2 青年学者、武汉大学法学院国际法博士 周敬之;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法律支持[N];南方日报;2009年
3 本报评论员;推开机会之窗[N];丹东日报;2010年
4 记者 安静;钟山区携手水城县 共商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大计[N];六盘水日报;2010年
5 付成贵 记者 马怀华;我市考察组赴黑河考察学习场县共建经验[N];鸡西日报;2010年
6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 梅新育;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考验中国能力[N];中国企业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杨川梅;东亚长期增长需推进结构改革[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8 记者 周悦 王建峰 通讯员 范达;吴文化是推动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强大动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钟小平;奏响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主旋律[N];中国工商报;2010年
10 方方;奥巴马踏进“多极化亚洲”[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宇;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构建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
2 吴航;经济全球化中的东亚经济一体化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3 彭际作;大都市圈人口空间格局与区域经济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凤玲;日本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陈志恒;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林丽华;独联体演进态势的交易成本视角分析[D];辽宁大学;2007年
7 陈晓文;区域经济一体化:贸易与环境[D];青岛大学;2007年
8 何谦;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下中日韩经贸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9 王微微;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济增长效应及模式选择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10 刘小辉;基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黑龙江省产业结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婷;南北合作型自由贸易区及对中国的借鉴[D];武汉大学;2005年
2 余实;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经济园区产业选择与布局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3 赵辉;行政协议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4 刘春梅;区域经济一体化态势下的政府合作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5 张浩;当代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省级政府间关系协调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志华;NAFTA农产品贸易政策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7 何莉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背景下的广西边境贸易发展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8 张婧;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长三角地区金融协调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瑞;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构建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10 包珍贞;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政府合作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8年
,本文编号:18148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814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