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转移投入要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滞后性分析——以北京市高技术产业为例
本文选题:技术转移 + 投入要素 ; 参考:《经济问题探索》2014年09期
【摘要】:本文从投入产出角度出发,将技术转移投入要素分为技术转移经费、技术人员和技术知识三部分。以经济产值为产出,利用投入产出变量间的协整关系和因果关系,构建具有滞后影响的贡献度模型。重点从滞后性角度考察了2001-2011年北京市高技术产业技术转移中各投入要素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结果表明高技术产业技术转移投入要素促进了北京的经济发展且经济贡献均有滞后性。经费要素经济贡献滞后性小,技术人员和技术知识的贡献滞后较大,北京市每年GDP增长主要受到技术转移活动中前1年的经费要素投入以及前3年的技术人员和技术知识投入的推动。最后本文为进一步提升高技术产业技术转移活动中各投入要素的效率和效益提出建议,以更好的促进北京经济高效发展。
[Abstract]:From the angle of input and output, this paper divides the input elements of technology transfer into three parts: technology transfer funds, technical personnel and technical knowledge. Based on the cointegration and causality among the input-output variables, the contribution degree model with lag effect is constructed. The contribution of input elements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high-tech industry technology transfer in Beijing from 2001 to 2011 was investigate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lag.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put factors of high-tech industry technology transfer promot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Beijing and the economic contribution is lagging behind. The economic contribution of fund elements is small, and the contribution of technical personnel and technical knowledge lags behind. The annual growth of GDP in Beijing is mainly driven by the investment of technical personnel and technical knowledge in the first one year of technology transfer and the investment of technical knowledge in the previous three years. Finall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and benefit of the input elements in the high-tech industry technology transfer activities, in order to better promote the efficient development of Beijing economy.
【作者单位】: 北京工业大学;
【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向北京可持续发展的高新技术转移监测体系研究(编号:9112001)
【分类号】:F276.44;F1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曲秋霞;;FDI对GDP增长的影响评价——基于山东省产业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2010年01期
2 吴延兵;;自主研发、技术引进与生产率——基于中国地区工业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8年08期
3 李洁;;国际贸易、技术转移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工业产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2008年11期
4 何建坤;吴玉鸣;周立;;大学技术转移对首都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7年05期
5 陈春根;胡琴;;FDI对金砖国家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2年11期
6 彭峰;李燕萍;;技术转移方式、自主研发与高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的关系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3年05期
7 郑伟;;技术转移与经济增长研究——基于科技支撑和引领经济发展的视角[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年10期
8 刘和东;施建军;;自主创新、技术转移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均衡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0年05期
9 费宇;王江;;FDI对我国各地区经济增长的非线性效应分析[J];统计研究;201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滕玉华;;自主研发、技术引进与中国工业能源强度——基于31个行业的实证分析[J];财经论丛;2009年02期
2 王维国;谢兰云;;我国区域R&D投入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11期
3 李姝;刘殿和;;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基于工业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2年06期
4 李经路;;内生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分析[J];财会月刊;2011年17期
5 周新苗;唐绍祥;;自主研发、技术引进与企业绩效:基于平均处理效应估计的微观考察[J];财贸经济;2011年04期
6 邓路;高连水;;研发投入、行业内R&D溢出与自主创新效率——基于中国高技术产业的面板数据(1999—2007)[J];财贸研究;2009年05期
7 滕玉华;;自主研发、技术引进与能源强度——基于中国地区工业的实证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09年05期
8 武鹏;余泳泽;季凯文;;市场化、政府介入与中国高技术产业R&D全要素生产率增长[J];产业经济研究;2010年03期
9 余泳泽;武鹏;;我国高技术产业研发效率空间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J];产业经济评论;2010年03期
10 张延;王智强;;知识生产函数、规模报酬和经济增长模式——R&D模型对中国的实证检验[J];当代财经;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盛亚;裘克寒;;浙江制造业技术转型路径选择的实证研究[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李成刚;林承亮;;FDI对东道国技术创新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研究[A];第九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Anyu Yu;Jie Ma;;Knowledge Spillover Structure within Shanghai Districts: A Spatial Analysis of Aggregation and Correlation[A];2013教育技术与信息系统国际会议论文集[C];2013年
4 李凡;章东明;;金砖国家技术吸收能力因素比较研究[A];第九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5 魏守华;周斌;张来军;;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绩效:创新能力、本国市场效应、抑或兼而有之?[A];第十一届中国技术管理(2014`MOT)年会论文集[C];2014年
6 周泳宏;邓卫广;;聚集条件下的多企业间外溢效应——基于DAG与Granger的面板分析[A];经济学(季刊)第9卷第2期[C];2010年
7 张海洋;;中国省际工业全要素R&D效率和影响因素:1999—2007[A];经济学(季刊)第9卷第3期[C];2010年
8 严成j;周铭山;龚六堂;;知识生产、创新与研发投资回报[A];经济学(季刊)第9卷第3期[C];2010年
9 陈林;朱卫平;;创新、市场结构与行政进入壁垒——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熊彼特假说实证检验[A];经济学(季刊)第10卷第2期[C];2011年
10 毛其淋;盛斌;;对外经济开放、区域市场整合与全要素生产率[A];经济学(季刊)第11卷第1期[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红兵;基于中国能源利用现状探讨劳动量损失模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2 邓路;基于技术创新视角的高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李战杰;专业化劳动力、经济增长与产业升级[D];南开大学;2010年
4 杨高举;中国高技术产业国际分工地位及其升级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葛小寒;进口贸易R&D溢出中人力资本的角色[D];浙江大学;2010年
6 唐晓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市场结构与技术创新[D];吉林大学;2011年
7 徐光瑞;我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马汴京;我国地区经济差距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陈林;转轨时期中国行政垄断的经济绩效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10 王瑞涵;技术进步的财政激励[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恩普;高技术产业R&D投入对技术创新产出的影响[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于霞;我国知识生产函数估计及应用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1年
3 庄静怡;环境政策、技术创新与陕西省工业生态效率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杨森;资源型企业规模扩张、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增长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5 高新亭;外商直接投资对辽宁产业结构影响效应分析[D];辽宁大学;2011年
6 向彦任;农业资源节约型技术创新路径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7 张玉萍;转型期宁波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因素分析[D];宁波大学;2009年
8 陈发雨;我国民营企业技术进步的途径研究[D];宁波大学;2009年
9 吴启;技术引进对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10 范爱华;经济转型中FDI技术溢出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增彦;;自主创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核心支撑[J];长江论坛;2006年06期
2 杨俊;李晓羽;杨尘;;技术模仿、人力资本积累与自主创新——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7年05期
3 吴ng超;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年03期
4 赵英军;吴俊杰;;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拉动的弹性分析[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5 夏业良;程磊;;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工业企业技术效率的溢出效应研究——基于2002—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7期
6 韩琪;陈幸玉;;中国与印度利用FDI比较分析[J];国际经济合作;2007年09期
7 王溪若;陈飞翔;肖峻;;外商直接投资、技术转移与经济发展[J];国际经贸探索;2006年06期
8 毛日f;魏浩;;所有权特征、技术密集度与FDI技术效率外溢[J];管理世界;2007年10期
9 陈爱贞;刘志彪;吴福象;;下游动态技术引进对装备制造业升级的市场约束——基于我国纺织缝制装备制造业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8年02期
10 马玲,赵文华;大学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马里兰大学和加州大学技术转移的个案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04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志军;;发挥政府职能 加快技术转移[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6年11期
2 李国杰;;关于技术转移的战略思考[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7年05期
3 马彦民;;北京要为全国技术转移发挥更有力的示范带动作用[J];科技潮;2007年06期
4 何海华;;技术转移:中小企业成功的阶梯[J];民营科技;2007年04期
5 ;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实施方案解读[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7年10期
6 郭泽民;;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正式启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7年10期
7 乔均录;;关于技术转移的战术思考[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7年06期
8 徐进;李作学;王前;;企业技术转移中隐性知识转化的制约因素与消解对策[J];社会科学辑刊;2008年02期
9 郑江绥;;我国跨区域技术转移体系构建问题初探——以长三角地区为例[J];学术界;2008年05期
10 ;安徽省3单位被确定为首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J];安徽科技;2008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栾明;;高校专利技术转移与自主创新[A];第三届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科教发展战略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2 张明国;;面向技术转移风险的伦理研究论纲[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靳静;;技术转移与生态殖民[A];云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与探索[C];2009年
4 徐二明;杨慧;;制度距离和跨国技术转移:进入合作模式的作用[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5 侯元元;郭鲁钢;黄裕荣;;国际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的技术转移探讨[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4)[C];2009年
6 黄西川;;区域间技术转移的空间经济性实证分析[A];第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马彦民;;加速技术转移 促进自主创新——对新时期技术市场工作的思考[A];齐鲁技术市场发展论坛文集[C];2006年
8 刘泽政;;技术转移中政府职能分析[A];第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李宏伟;;技术转移:经济学视角与哲学视角[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10 侯光明;贺新闻;王艳;;军民技术转移的组织竞合机制分析[A];中国工程科技论坛第123场——2011国防科技工业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郭涛;专家“会诊”北京技术转移服务业[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7年
2 冯秀英;北京发布技术转移行业规范[N];北京商报;2007年
3 郭涛;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正式启动[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7年
4 蒋勇;安徽加大技术转移力度[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7年
5 记者 刘晓军;我国首个技术转移行业服务规范出台[N];科技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叶建国;《国家技术转移促进条例》完成起草[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7 本报记者 马静t,
本文编号:18302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830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