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基层政府与地方产业选择——基于四东县的调查

发布时间:2018-05-05 15:29

  本文选题:基层政府 + 地方产业 ; 参考:《社会学研究》2014年02期


【摘要】:本文以东北某农牧县四东县的调查为例,分析了基层政府打造地方产业发展谋求晋升的运作机制,指出:在中国转型背景下政府干预经济与社会创新活动中存在共通的内在逻辑。在地方,围绕产业发展指标已形成了一套衡量政府官员政绩、上下级政府共同认可的制度安排与激励结构。这一制度结构约束并激励基层政府通过引领性干预——甄别、选择、投入、扶持、包装等方式达到打造地方产业的目的。为了在政府竞争中获得更高的比较效用,基层政府官员会选择与其他乡镇有所区别的产业打造策略,新任政府官员也会选择与本乡镇原有产业不同的产业策略,即打造某项(些)典型产业。上述状况导致的结果则是,基层政府联手塑造了地方辖域内以产业区别度高、更新率快、典型性强为特点的产业格局。
[Abstract]:Taking the investigation of Sidong county in a farming and animal husbandry county in Northeast China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operational mechanism of the grass-roots government to build local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seek promotion. It is pointed out tha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hina's transition, there is common logic in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in economic and social innovation. At the local level, a set of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and incentive structures have been formed to measure the achievements of government officials and the common recognition of the upper and lower governments around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dicators. This institutional structure restrains and motivates grass-roots governments to build local industries through leading interventions-screening, selection, input, support, packaging and so on. In order to achieve a higher comparative utility in government competition, grass-roots government officials will choose industrial strategies that are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other villages and towns, and new government officials will also choose industrial strategies different from the original industries in their own villages and towns. That is to build a typical industry. The result of the above situation is that the grass-roots government has jointly shaped the industrial pattern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high industrial differentiation, rapid renewal rate and strong typicality within the local jurisdiction.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社会学系;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国家体制与产权的社会界定”(项目批准号:10JJD840002)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1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正汉;;中国地方政府的战略转型:从经营企业转向经营辖区——对萧山地方政府的个案研究[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2 杨雪冬;;过去10年的中国地方政府改革——基于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的评价[J];公共管理学报;2011年01期

3 周黎安;;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2007年07期

4 乔翠霞;论政府在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J];理论学刊;2005年04期

5 乔坤元;;我国官员晋升锦标赛机制:理论与证据[J];经济科学;2013年01期

6 朱玉明,孙圣民;产业政策演变与地方政府角色转换——以江浙模式和风险投资分析为例[J];山东社会科学;2005年10期

7 李松玉;曲延春;;乡镇政府招商引资的行为逻辑及其治理[J];山东社会科学;2012年06期

8 冯猛;;后农业税费时代乡镇政府的项目包装行为 以东北特拉河镇为例[J];社会;2009年04期

9 梁波;王海英;;市场、制度与网络:产业发展的三种解释范式[J];社会;2010年06期

10 古学斌,张和清,杨锡聪;地方国家、经济干预和农村贫困:一个中国西南村落的个案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康建中;产业集群与二元结构反差的消除[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2 金志云;;双重激励下的地方政府间竞争行为的博弈分析——以投资支出竞争为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密婷;;土地财政的成因与危害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13期

4 王宇露;;基于产业视角的主产区农业家庭经营收入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4期

5 陆铭宁;;基于区域性分工协作的凉山“乌洋芋”产业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6期

6 施戍杰;吴大远;;限定延伸职能,强化核心职能——斯密动力视角下国家职能的调整[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7 李亦亮;集团规模扩大急需解决的三大问题[J];安庆师院社会科学学报;1998年01期

8 彭真明;陆剑;;农地流转的实践图景——鄂中个案的法社会学透视[J];中国不动产法研究;2010年00期

9 徐家良;;新组织形态与关系模式的创建——体制吸纳问题探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10 彭冰;;中央和地方关系中的上市公司治理[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必良;李尚蒲;;地方政府间竞争:基于土地出让反应函数的估算——来自省级面板数据的验证(1993-2009)[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李尚蒲;罗必良;;中央与地方博弈:来自1999-2009年土地审批与违法用地的证据[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3 刘宁;孙秋鹏;;投资宏观调控过程中的中央与地方博弈行为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4 曹正汉;;弱者的产权是如何形成的?——中国被征地农民的“安置要求权”向土地开发权演变的原因[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5 王景新;麻勇爱;詹静;;江南村落土地的产权分化与制度安排——基于诸葛古村落土地契约文书的研究[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6 尹恒;;中国县级政府支出偏向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倪子靖;;规制俘获理论的文献综述[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8 孙柳媚;王争;;转型时期的税收竞争、地方公共服务与经济表现[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9 张曙光;;政府经济管制的法律经济分析[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10 郎金焕;许盈盈;;法律缺失与替代性投资者保护机制——以配额制为例的研究[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辉;中国产业结构的动态投入产出模型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底偃鹏;发展中国家财政分权对减贫的作用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张富田;权力和权力博弈推动的平滑转型[D];南开大学;2010年

4 江依妮;中国式财政分权下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彭彦强;基于行政权力分析的中国地方政府合作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罗国亮;灾害应对与中国政府治理方式变革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常海庆;媒体规模经济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8 张长海;企业影响力、会计稳健性与资源配置效率[D];暨南大学;2010年

9 雷国雄;不确定性、创新不足与经济演化[D];暨南大学;2010年

10 江金锁;市场环境、实际控制人控制方式与负债治理效应[D];暨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昭;城市圈土地结构效率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宋学印;产业转型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毛世军;杭州市主导产业选择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4 焦晶;财政扶贫资金运行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5 刘嫦芳;FDI变动对山东省产业结构的影响效应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朱芳香;中国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的形成机理与实证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吴迪;湖南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8 孙刚;潍城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9 许华斌;江西省产业结构高度化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10 孙敦振;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锐;郭涛;;日本主导产业演进及其对我国主导产业选择的启示[J];当代经济;2005年11期

2 胡乐明;公共物品与政府的作用[J];当代财经;2001年06期

3 贾若祥,刘毅;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以我国东部沿海省市制造业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03年02期

4 赵晓峰;;税费改革后农村基层组织的生存逻辑与运作逻辑[J];调研世界;2008年03期

5 赵树凯;;农村发展与“基层政府公司化”[J];中国发展观察;2006年10期

6 罗必良;;广东产业结构升级:进展、问题与选择[J];广东社会科学;2007年06期

7 王伟;中国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研究综述[J];公共管理学报;2005年03期

8 杨雪冬;;简论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研究的十个问题[J];公共管理学报;2008年01期

9 周雪光;程宇;;通往集体债务之路:政府组织、社会制度与乡村中国的公共产品供给[J];公共行政评论;2012年01期

10 徐风华;王俊杰;;“十一五”规划指标体系更新与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改进[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7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范子英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张晓山;[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

3 王晶;[N];中国经营报;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申国华;发展地方产业切莫舍近求远[J];农村经济与技术;2000年11期

2 潘江;培育有竞争优势的福建地方产业群的探讨[J];发展研究;2003年04期

3 徐楚炫;地方产业政策要注重“四性”原则[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4 王重生,王梓先;环保产业的投资开发——攀枝花地方产业开发刍议之四[J];攀枝花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5 王缉慈;地方产业群战略[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03期

6 钱存林,彭骥鸣;地方产业政策与新型工业化道路不协调原因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03年06期

7 黄雪梅;谈地方产业群通道的建立[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8 归华;上海公布国内第一份地方产业能效指南[J];上海工业;2004年06期

9 李昌龙;;皖浙地方产业群优势比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10 张永宏;;发展型政府与地方产业的成长:乐从现象分析[J];广东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科学定位 找准目标 在服务地方产业发展中办出特色[A];全国纺织教育学会纺织教育交流会议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凯;软件业服务地方产业[N];汕头日报;2008年

2 孔辉 王赫;黑龙江垦区加强精细监管服务地方产业发展[N];中国工商报;2013年

3 CUBN记者 李正强;地方产业转型进入攻坚期 须探索升级新路径[N];中国联合商报;2013年

4 记者 王慧峰;国家鼓励支持地方产业创新平台建设[N];人民政协报;2010年

5 证券时报记者 贾壮;发改委鼓励和支持 地方产业创新平台建设[N];证券时报;2010年

6 笑蜀;重化工布局必须尊重民意[N];南方周末;2007年

7 CUBN记者 温艺晗;地方产业规划潮来临[N];中国联合商报;2012年

8 记者 路平 通讯员 黄薇 钟科;技术成果与地方产业“零距离”接触[N];广东科技报;2009年

9 陆 燕;根河工商推动地方产业发展[N];中国工商报;2005年

10 记者 俞佩忠 通讯员 邹建良 赵远远;对接地方产业 服务经济社会[N];嘉兴日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纵敏;地方产业竞争力[D];苏州大学;2005年

2 黄艳;群体投资作用下地方产业体系的结构调整与升级[D];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

3 叶干连;军队采购与地方产业一体化发展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4 陈广宇;结构升级与产业链:地方产业升级路径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龚振湘;地方产业园区发展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8482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8482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0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