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创新人才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度的实证分析——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为例

发布时间:2018-05-14 03:27

  本文选题:创新人才 + 区域经济发展 ; 参考:《理论探索》2014年04期


【摘要】:创新人才是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根本动力和保障,但是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数据样本的实证分析来看,目前创新人才对该区经济发展的贡献作用还很微弱,科技队伍创新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不相吻合,高端人才有相当大的缺口,创新人才不能满足经济区的发展。高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面对时代发展所提出的创新人才培养的课题,应该大有作为,当务之急要从以下方面努力:一是转变办学理念和定位,优化创新人才培养制度环境;二是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教学支撑;三是开展产学研合作,搭设创新人才培养实践平台。
[Abstract]:Innovative talents are the fundamental driving force and guarantee to prom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However, from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data samples from the blue economic zone of Shandong Peninsula, the contribu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 is still very weak. The innovation ability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eam does not coincide with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re is a considerable gap in high-end talents, and innovative talents can not mee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ic zon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an important base for training innovative talents. In the fa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great achievements should be made in the training of innovative talents. The most urgent task is to make efforts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first, to change the concept and orientation of running a school, It is necessary to optimize the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for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second, to adjust the professional structure and curriculum setting, and to construct the teaching support for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third, to carry out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production, education and research, and to set up a practical platform for training innovative talents.
【作者单位】: 山东财经大学;济南市委组织部;
【基金】: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面向山东区域经济发展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012RKB01395),负责人付瑶
【分类号】:F127;C96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武海峰;牛勇平;;山东省产学研合作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东岳论丛;2011年12期

2 刘建和;朱晓明;金雪军;;人力资本积聚差异的区域经济增长影响力研究——以浙江和陕西两省为例[J];企业经济;2011年03期

3 王金营;郑书朋;;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作用的东部与西部比较[J];人口与经济;2010年04期

4 丁辉侠;;制度因素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中国地方数据的实证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07期

5 叶山岭;;创新人才观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观的革命性变革[J];中国高等教育;2009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树畅;;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与创新探讨[J];创新;2011年03期

2 曹洪军;莎娜;;区域环境视角下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基于山东省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8期

3 吴树畅;;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10年04期

4 刘素杰;;地质技术经济复合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与保障[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17期

5 吴凡;;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6 王戈;;高校金融学专业建设刍议[J];黑龙江金融;2011年02期

7 俞晓晶;;制度经济学与制度效率文献综述[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年11期

8 解念锁;;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的探索与实践[J];机械管理开发;2010年04期

9 李玉保;刘斌;;人力资本投资与中部区域经济发展——以江西省为例[J];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12期

10 崔连翔;曾繁华;;试论廉价劳动力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阻碍[J];江西社会科学;2012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刘津汝;制度变迁下的技术进步与区域经济增长[D];兰州大学;2011年

2 陶小龙;中国经济增长的人力资本结构问题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3 韩作生;农业科技人力资本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及价值评价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4 谢波;中国区域资源诅咒问题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5 徐涤非;产权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王向华;基于三螺旋理论的区域智力资本协同创新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7 王文静;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及收敛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8 刘志华;区域科技协同创新绩效的评价及提升途径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9 付宇;人力资本及其结构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蓉;京津冀人力资本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关系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2 高怀明;我国基础教育品牌培育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3 陈莉;创新型国家视域下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系统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4 张金娥;基于“人才观”的黑龙江省普通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5 王薇;经济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人力资本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6 张明磊;陕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发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7 朱其堂;能源利用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8 朱治菊;人力资本视角下农村开发式扶贫的困境及消解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9 王建宁;河北省人才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

10 杨文敬;马克思主义人才观在当代中国的继承与发展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北京大学课题组;“教育规模扩展对短期经济增长作用研究”的基本结论[J];北京高等教育;1999年11期

2 高萍;孙群力;;制度变迁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以经济体制变迁和产权制度变迁为例[J];财经科学;2006年11期

3 刘勇;周宏;;知识产权保护和经济增长: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06期

4 刘元春;经济制度变革还是产业结构升级——论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源泉及其未来改革的重心[J];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09期

5 靳涛;;揭示“制度与增长关系之谜”的一个研究视角——基于中国经济转型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1978—2004)[J];经济学家;2007年05期

6 张军扩;;“七五”期间经济效益的综合分析——各要素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测算[J];经济研究;1991年04期

7 黄玖立;李坤望;;出口开放、地区市场规模和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06年06期

8 李富强;董直庆;王林辉;;制度主导、要素贡献和我国经济增长动力的分类检验[J];经济研究;2008年04期

9 谢万华;教育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J];教育与经济;1999年04期

10 霍妍;;产学研合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方法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10期



本文编号:18861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8861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e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