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目标、道路和动力
本文选题:“两个一百年”发展目标 + 实现道路 ; 参考:《经济学家》2015年05期
【摘要】:本文揭示了新时期我国"两个一百年"发展目标的内涵,得出我国将在2027年左右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以及人均GDP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为主攻方向、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以及以改革为强大动力,并把握好改革与发展的平衡点。
[Abstract]:This paper reveals the connotation of China's "two hundred years" development goal in the new period, and concludes that China will surpass the United States to become the largest economy in the world in 2027 or so, as well as GDP per capita to enter the ranks of high-income countries. To achieve this goal, we must persist in taking economic construction as the center, taking speeding up th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as the main line, taking the strategic adjustment of economic structure as the main attack direction, and the simultaneous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information,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All the people are prosperous, the basic economic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ake reform as the powerful motive force, and grasp the balance point of reform and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研究”(08AJL001)
【分类号】:F12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赖凡;;论英国衰落之福利因素[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2 单福东,余谦;中国近代闭关锁国外贸政策的成因及其历史借鉴[J];安康师专学报;2000年03期
3 李平民;全球化与伊斯兰复兴运动[J];阿拉伯世界;2001年04期
4 赵继显;;国际权力基础与伊拉克战争[J];阿拉伯世界研究;2010年05期
5 赵存生,宇文利;邓小平与中国的和平发展之路——兼论邓小平的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6 王德中;列宁过渡时期理论与中国共产党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对过渡时期总路线理论依据的再认识[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7 杜丽燕;;浅谈软实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J];北京社会科学;2012年03期
8 邓海成;;比较视野下的中日近代对外认知[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9 吕书正;“三个代表”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2年01期
10 杨丽娜;;冷战后法国在非洲法语区国家的大国军事政策[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吴忠民;;略论20世纪中国的社会转型[A];中国现代社会转型问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2 徐艳玲;;从“双和”视角透视20世纪社会主义的制度实践[A];“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前沿和热点问题”学术研讨会暨2007年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李长久;;美元汇率波动的影响和启示[A];美国新经济周期与中美经贸关系——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赵存生;宇文利;;邓小平与中国的和平发展之路——兼论邓小平的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A];邓小平百周年纪念-全国邓小平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中)[C];2004年
5 吴志成;;19世纪的欧洲治理体制:历史考察及其相关思考[A];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二辑)[C];2005年
6 张宇燕;高程;;海外白银、初始制度条件与东方世界的停滞——关于晚明中国何以“错过”经济起飞历史机遇的猜想[A];经济学(季刊)第4卷第2期(总第15期)[C];2005年
7 刘涛雄;胡鞍钢;;外部掠夺下的国防开支与经济增长[A];经济学(季刊)第7卷第4期[C];2008年
8 朱宗友;;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选择的世界意义[A];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11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左凤荣;;苏联维护社会稳定的经验与教训——以勃列日涅夫时期为例[A];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13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2 陈小鼎;结构现实主义的理论评估及其发展[D];南开大学;2010年
3 罗向阳;当代华人社团跨境活动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4 张志元;东北地区制造业发展模式转型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袁丽丽;十月革命前俄国合作社的思想和实践[D];吉林大学;2011年
6 付竞卉;金融国家的形成与发展[D];吉林大学;2011年
7 孙兴杰;帝国·霸权·区域:权力边界与东方问题的演进[D];吉林大学;2011年
8 王巍巍;东北亚地区的国际冲突与危机管理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时新华;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理论·实践·经验[D];山东大学;2011年
10 耿兆锐;约翰·密尔的印度观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尚志远;西方国际货币体系的形成与发展[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刘莹;基于马恒昌小组精神的企业创新精神的思考[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3 马利军;产权、政府、开放:支撑长期经济增长的三大体制因素[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4 刘一舟;邓小平对美国外交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徐亮;二战德国地缘战略得与失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加河;英法两国的海上争霸(1688-1815)[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宇;论中国特色海洋战略的构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梁晨;伊拉克战争对构建和谐世界的启示[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静;英国与《澳新美同盟条约》(1945-1952)[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韩芳;玛格丽特·德拉布尔小说《冰雪时代》中的男性气质衰落及其重建[D];河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9227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922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