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结构与空间考量

发布时间:2018-05-28 10:11

  本文选题:产业转移 + 承接区域 ; 参考:《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年06期


【摘要】:针对目前对中西部地区意义重大的产业转移承接问题,以河南省为例进行了探讨。指出产业转移承接过程对不同规模区域单元的影响不同,较小的单元受承接产业的影响较大,而较大的单元受到的影响较小且对承接产业的影响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在讨论产业转移内涵特征以及河南省产业转移承接条件的基础上,对河南省产业转移承接的结构优化和空间布局进行分析,提出产业转移承接要受到河南省产业结构变化趋势约束,承接的产业应采取相对集中的空间格局,微观上集中在集聚区园区等各类产业发展平台,宏观上的重点则是主体功能上属于重点开发的中原城市群地区。
[Abstract]:Taking Hen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problem of industrial transfer and undertaking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at present.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 transfer and undertaking has different effects on regional units of different scales. The smaller units are greatly affected by the undertaking industry, while the larger units are affected less and play a restrictive role to the impact of the undertaking industry. On the basis of discussing the connot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industrial transfer and the conditions of industrial transfer undertaking in Henan Province, the structure optimization and spatial layout of industrial transfer undertaking in Henan Province are analyzed.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industrial transfer undertaking should be restricted by the changing trend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Henan Province, and the undertaking industry should adopt a relatively centralized spatial pattern, and microscopically concentrate on variou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platforms, such as the agglomeration zone and other industrial development platforms. Macro-focus is the main fun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entral plains urban agglomeration area.
【作者单位】: 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基金】:河南省软科学项目(132400410118) 河南省省属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
【分类号】:F1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志彪;;产业关联效应分析法与产业发展战略决策[J];中国经济问题;1992年04期

2 刘鑫;孙希全;;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研究综述[J];经济论坛;2011年11期

3 蒋萍;王勇;;基于投入产出的中国金融业产业关联效应[J];财政研究;2012年11期

4 白萍;袁学海;;对新疆承接产业转移的思考[J];中国经贸导刊;2013年17期

5 马晓红;促进我国产业群发展的思路与对策[J];经济问题探索;2003年12期

6 吴汉贤;邝国良;;广东产业转移动因及效应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15期

7 程火路;;试论体育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J];咸宁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8 梁楠;;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和对策[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7年01期

9 徐宏毅;叶星;;湖北省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关联效应分析[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10 唐光耀;欧阳友金;;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陈晓娟;;关于广西承接产业转移的几点思考[A];坚持科学承接产业转移 促进广西又好又快发展——“广西承接产业转移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7年

2 朱祁连;;全球化经济下区域与城市的产业集聚战略[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张艳辉;;上海市创意产业关联效应的实证分析[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绍兴市社科院 高雅芳;发展文化产业是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N];绍兴日报;2011年

2 王苹 钟声 胡燕;提升文化产业 打造成都经济发展新支柱[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叶健;变产业基础优势为竞争力的高效转化[N];辽宁日报;2008年

4 实习生 沈靖 本报记者 周晓东 整理;承接产业转移思考与建议[N];江淮时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王永珍;石化产业如何做大做强[N];福建日报;2009年

6 陈芳平;实现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化[N];兰州日报;2006年

7 记者 李舫;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成绩骄人[N];人民日报;2010年

8 ;山西要全面发展必须建构优势产业群[N];发展导报;2002年

9 上海社会科学院思想文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经济学博士 张来春;试析创意产业的经济效应与发展条件[N];中国企业报;2008年

10 翁智刚 谢强;制度创新与产业簇聚[N];四川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徐宗祥;湖南城市轨道交通产业投资的产业关联效应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2 许庆武;地方特色大米产业创新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3 李丽;黑龙江省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优化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费洁;江苏衰退产业及其退出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2 王溶花;当代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06年

3 罗丽娜;外资进入与工业行业污染:基于产业关联效应的经验研究[D];南开大学;2011年

4 卢联芳;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5 何风娟;南通接轨上海的产业发展对策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6 石林;新疆承接产业转移的行业选择与空间布局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4年

7 王颖瑞;甘肃省承接产业转移效应的实证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4年

8 丁秀梅;东营市产业转型对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9 李金鑫;网络经济影响下的传统产业生产方式变革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年

10 刘莉莉;贵州省产业集聚和外商直接投资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D];贵州财经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9463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19463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c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